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上(9)月7日凌晨1點51分,台灣地區發生芮氏6.6級的有感地震。12日傍晚(台北時間7時10分),印尼蘇門答臘也遭受到芮氏規模8.4級的強震侵襲。翌日,又發生四起不同震源,規模都達到6級以上的有感地震。
現今科技發達,但人類還是難以有效抵抗大自然所引起的災害。
由現代保險金融理財雜誌企劃製作的「理財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邀請中華民國產險公會火險委員會委員陳正桐及火險委員會秘書呂文亞,為社會大眾介紹哪些天災是所有產險保單所「必保」?哪些天災可以另外加保?近年來,發生過哪些重大的天災理賠事件?並探討如何利用保險來分散天災所引起的風險?
閃電雷擊是基本保障項目
呂文亞表示,閃電雷擊、地震、颱風、洪水、海嘯、山崩、土石流等,都屬於天然災害,但國內現行的產險保單中,只有「閃電雷擊」所造成的損失,在住宅火災保險、商業火災保險及汽車保險中,可以獲得理賠,且不須另外加保、付費。
閃電雷擊與其他天災有何區別?為何將它列入相關保險的基本理賠項目?
陳正桐表示,國內的火災保險原本並未將「閃電雷擊」列為理賠項目。但在實務經驗上,由於許多火災發生的原因,無法經由事後的現場勘驗,正確判別出是否為閃電雷擊所引起,因此,保險公司後來均將「閃電雷擊」納入基本保障的範圍。
在這種情況下,儘管遭到閃電雷擊的機率不高,但只要發生高科技廠房、學校建築物、住宅因雷擊造成電器設備毀損,甚至爆炸、起火,以往必須先經過鑑定,才可以判定是否理賠的做法,現在不會再出現了,因為火災保險都會自動承擔這類的賠償責任。
住宅火險保單自動涵蓋地震基本保險
除了閃電雷擊之外,呂文亞指出,地震險也屬於住宅火險的基本保障項目。但因地震險自動納入住宅火險必保項目的法令,是從91年才開始生效,而且未溯及既往,因此,在91年以前購屋的房貸戶,除非自行加保地震險,否則即使有投保住宅火險,也未必可以獲得地震險的保障。
呂文亞表示,地震險雖自91年強制納入住宅火險的必保項目,但並非免費,保戶每年仍需繳交1,459元的地震險保費。而房屋若因地震倒塌並被鑑定為「全毀」,每戶可以獲得最高120萬元的理賠金及最高18萬元的臨時住宿費用(1日3,000元補助金,最高補助60日)。
但因住宅地震險只理賠房子主體的損失,因此,保戶如果希望屋內的動產、裝潢等部分,也一樣可以獲得保障,就應該透過加保的方式,來彌補不足的部分。此外,商業性質的建築若想獲得地震險保障則必須另外加保。
而台灣最常見的住商混合型建築,究竟應投保住宅火險還是商業火險呢?呂文亞表示,如果是純住家,或民眾只是在家中進行小型家庭代工,不會被認定屬於商業活動,只要投保住宅火險即可。但民眾若在家中從事商業營利活動,就不能保住宅火險,而必須改投保商業火險,才能獲得應有的保障。
民眾如何獲得多樣化保障?
陳正桐指出,地震、颱風、洪水、山崩、地層下陷、土石流等天然災害,基本上都是可投保的項目,但是民眾必須先投保住宅火險或是商業火險,才能再加買這些保障。
陳正桐同時表示,一般而言,颱風與洪水險是民眾最常選擇加保的項目。但住在山區的民眾,也可以根據個別需要,考慮加保土石流損失及山崩等保險;而住在低窪地區的民眾,則可選擇將地層下陷加入要保項目。只是,要加保土石流、山崩、地層下陷這些項目,還必須先購買颱風及洪水險。
此外,民眾也可以加保擴大地震險。因為一般地震險只涵蓋基本保障,在高房價時代,這筆基本理賠金額恐怕難以支應重建家園的需求。
國人住宅地震險投保率24% 颱風洪水險僅1千多件
由於多數天災都必須額外加保,才能獲得保障。因此,目前除了地震險之外,颱風洪水等附加險的投保率都不高。
呂文亞表示,國內住宅目前約有760萬戶,地震險投保率約24%,也就是180萬戶住宅擁有地震基本保險的保障。而商店、工廠的投保件數,則分別約有4萬7千多件及2萬多件。
至於颱風、洪水險方面,一般民眾投保意願不高,目前全國僅約有1千多張保單,商店及工廠投保率較高,有4萬多張及2萬多張。
陳正桐說,由於地震以外的天災保費較高,又不是每個人都有需要,因此是設計成附加險方式,讓民眾視個別需要加保。像是住在高樓層的人,因為比較不需要擔心洪水問題,就不一定要加保颱風洪水險。
全球重大天災理賠事件
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台灣地區發生百年來最大的震災。當時,國內有5萬1千多戶房屋全倒,5萬3千多戶半倒,經濟損失約1,200多億元。
呂文亞說,當時有投保觀念的民眾不多,因此,產壽險理賠金額加起來僅約250億元,並且以新竹科學園區的商業性損失理賠金額佔大宗,不但遠低於實際損失金額一般民眾也大多沒有地震保險的保障。
另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天災,就是2001年的納莉颱風。當時,台北市幾乎一半以上的地區淹水,產壽險的理賠金額達140多億元。
此外,近年來全球也發生多起令人印象深刻的天災。
像是1995年的日本阪神大地震,由於地震之後引發阪神地區大火,結果光是火災損失即達到33億美元,約折合新台幣1,000億元。而2004年發生的南亞海嘯,損失金額也高達21億美金。
至於發生在2005年8月底的美國卡崔娜颶風,不但橫掃路易斯安那、阿拉巴馬、密西西比、肯他基及喬治亞等5州,紐奧爾良市甚至因為損失過於慘重,使得布希總統做出棄城的決定。因卡崔娜引起的損失更高達663億美元,有近27萬人受到影響。
卡崔娜颶風讓4家美國保險業者倒閉
陳正桐指出,類似巨災對保險公司的影響極大,特別是財務結構與信用評等方面。像是卡崔娜颶風,除了使得美國南部嚴重受創,理賠金額也改寫史上天價之外,不管美國本土或全世界的再保公司,幾乎都受到相當大的衝擊。
比如A.M. Best信評公司在隔(2006)年6月份時,針對所有的保險及再保險公司作了信評調整,結果共有25家保險及再保險公司因此被調降信用評等,另有16家公司因為理賠金額過於龐大,發生財務困難,被取消信用評等。其中,更有4家美國本土保險與再保險公司因此而宣佈倒閉。
什麼樣的天災 保險公司拒保?!
今年8月聖帕颱風來襲,造成許多農業損失,產險公司有沒有提供所謂的農作物保險呢?答案是:「沒有!」因此,即使農民想為自己的作物投保,也沒有保險公司承保。
不過,呂文亞表示,國內保險公司目前已研擬出一種新的保險產品-「天氣保險」。這項商品不僅適用於農業,甚至連養殖漁業、娛樂業、遊樂場等行業都可以投保,被保險人只要因為天氣異常或溫度變化影響到營運,就能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只是這項產品才剛研發出來,目前僅針對個別客戶量身訂作,還沒有適用一般商家。
此外,陳正桐指出,高科技產業一向是產險公司最主要的客戶,也是讓保險公司賠款最多的行業。因此,保險公司在審核高科技產業的投保案件時,一定會多方考量,比如是否位在斷層帶?是否擁有抗震設施?地勢是否低窪等。但如果高科技公司已經做好防震準備,保費自然也會跟著降低。
平日做好防範,可降低重大損失的風險
在一般民眾方面,陳正桐認為,如果居住在經常成災的地區,雖然不至於因此被保險公司拒保,但保險公司在核保時,難免會有相當程度的限制。但即使如此,為防患於未然,一般民眾還是要有平日就做好防範的準備,以減輕發生重大損失時的風險。
總之,天災發生雖然機率不大,但影響及衝擊卻是既深且遠。人類還無法跟大自然對抗的情況下,如何為自己生命與財產預先做好風險保障,值得一般民眾多加注意。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壽險業帶頭衝 金融業獲利再新高8月股災雖減低壽險業獲利,但隔月已回復獲利水準,超越銀行及證券的損失,隨著亞洲盃效應發酵,亞洲地區獲... | 財經時勢 接軌IFRS17影響發酵 前11月傳統型年金險FYP下滑35%壽險保費收入穩定成長中!根據壽險公會最新公布統計,2024年前11月壽險新契約保費(FYP)來到7,... | 健康醫療百科 長者也要做矯正?65歲的林太太掛號門診,主訴想要做假牙。臨床檢查後發現,因為長期缺牙,加上牙周病,導致多顆牙齒歪倒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