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近日市場上傳出壽險業恐有流動性風險的疑慮,引來壽險公會大動作發新聞稿澄清。壽險業真的面臨資金危機嗎?
「流動性風險」是指無法及時變現資產或取得足夠資金以履行契約責任,簡單來說,就是一旦壽險公司資金不足,可能會影響到清償能力,進而損害保戶權益。而根據最新統計,今(2023)年前9月壽險業累積保險給付為1兆7,445億元,累積總保費收入1兆6,158億元,光看這2項數據,若單從帳面上來看,確實是「入不敷出」。
對此,壽險公會解釋,壽險保險給付的資金來源,除了保費收入,還有利息收入;若加上今年前9月壽險業利息收入6,195萬元,壽險業的淨現金流為4,907萬元,也就是現金流入大於保險給付;此外,截至9月底壽險業銀行存款為7,121億元,資金充裕,並無流動性危機。
然而,保險業將於2026年接軌ICS 2.0(新清償能力指標),再次考驗著壽險業的現金流與清償能力,壽險公司能安然過關嗎?
事實上,為了協助壽險業順利接軌新制,金管會今年通過2項方案,包括允許發行長年期次順位債、鬆綁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表示,這2項方案對於緩解壽險業的資金壓力很有幫助。
據統計,目前已有6家壽險公司發行10年期以上的次順位債,包括國泰、富邦、南山、台灣、中國及新光,發債額規模突破千億元,創史上新高;而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方案,則有利於壽險公司發揮晴天儲糧、雨天撐傘的特性,降低避險成本。
此外,金管會今年9月曾對保險業進行壓力測試,對於死亡率及罹病率提高的保險風險測試,壽險業整體資本適足率及淨值比分別為266.2%及5.66%;而對於全球金融環境劇烈變動的市場風險測試,壽險業整體資本適足率及淨值比分別為203.7%及3.35%,皆高於資本適足率200%及淨值比3%的要求,可見整體壽險業的清償能力仍算穩健。
延伸閱讀:
| 編輯推薦 | ||
市場動態 保單配息涉本金 明年起加註警語
為了確保消費者了解投資型保單的配息機制,保險局上(10)月底正式發文壽險公會,要求自明(103... | 財經時勢 遺贈稅課稅級距 明年調升!如何用保險節稅、傳承資產? 主計總處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來到12.42%,已達遺贈稅課稅級距金額調整的10%... | 市場訊息 富邦產險:官網推「道路救援險」 年保費平均一天不到0.7元 享3萬元理賠金春節期間為開車出門的旅遊旺季,車流量增多也較容易引發交通事故、車子故障、拋錨等突發狀況,若無道路救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