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第六屆「南山醫務社工獎」今(23)日於臺北南山廣場藝文中心舉行頒獎典禮,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李麗芬、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司長蘇昭如、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尹崇堯以及中華民國醫務社會工作協會理事長溫信學皆共同出席,公開表揚本屆獲獎的六個醫務社工團隊及六位醫務社工(獲獎名單詳如表一),感謝醫務社工夥伴長期駐守在醫療領域第一線,解決病人及家屬關於經濟、社會及情緒的各種困難,帶給臺灣社會更溫暖美好的未來。
衛生福利部部長薛瑞元肯定「南山醫務社工獎」的設立,表彰醫務社工運用專業知能和方法,協助病人與家屬解決醫療照護過程的各種問題,對於彰顯醫務社工的專業形象與貢獻助益甚鉅。衛生福利部向來重視社工夥伴的權益,並於今年推動通過「社會工作師法」修法,從制度面改善社工師執業環境及人身安全,並將持續完善社工專業制度,使醫務社工可無後顧之憂發的揮助人專業,在醫療團隊中扮演積極角色,達到健康照護全人服務。
醫務社會工作協會理事長溫信學表示,儘管臺灣逐漸脫離新冠肺炎的暴風圈,然而全國近2,000位的醫務社工依舊穿梭在門、急診和病房間,不停為了病家、各項團體及社區工作而忙碌著。因應後疫情時代醫療服務的新挑戰,醫務社工發揮其多元角色及應變能力,連結新的資源及整合數位科技發展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品質並提供更全面的服務。溫理事長感謝「南山醫務社工獎」讓更多跨領域的專家學者及醫事人員,得以認識與理解醫務社工的專業角色與任務,也激勵每一位醫務社會工作者,持續守護病人及家屬最佳福祉的信念。
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尹崇堯表示,醫療服務重視精準與效率,醫務社工則努力發揮光與熱,陪伴病患家庭承擔身心壓力,度過難關,他們不僅是病患與家屬的守護者、弱勢的支持者、資源的連結者,更是醫護人員的堅強後盾。「南山醫務社工獎」發掘許多醫務社工的事蹟與大眾分享,從保險本業出發,關注醫務社工的身心健康與執業安全,持續為其提升風險保障;並進一步影響各界專家賢達,共同為醫務社工的工作權益與專業發展環境倡議發聲。尹董事長期許,在公部門與民間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厚植醫療照護服務的能量,強化社會安全網。
本屆「南山醫務社工獎」共收到來自全臺72家醫院、近百件的申請,服務範疇橫跨兒少保護、高齡長照、全人照顧、病友心理支持等,經過由社工、醫療、社福、媒體、公部門等跨領域專業評審團的評選,12名得獎團隊及個人脫穎而出,獲得評審的一致肯定。
本屆團體組獲獎的醫務社工團隊,對於精進社工專業不遺餘力,以系統化服務,提升照護效能,配合智慧科技,降低服務阻礙,提升服務能量;同時,深入社區,藉由連結社會安全網,串聯並整合醫療照護及社福中心資源,強化跨域合作。個人組獲獎者則長期深耕實務工作,致力服務安寧療護、癌症、身障等對象,尤其,對於弱勢兒少之保護,積極符合國際人權公約趨勢,勇於創新,提升服務品質及工作能見度。
「南山醫務社工獎」是全國唯一專為醫務社工設立的獎項,由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與醫務社會工作協會共同發起設立,並獲衛生福利部擔任指導單位。「南山醫務社工獎」每年發掘全國各地醫務社工的專業堅持與創新作為,不僅成為臺灣各醫療單位醫務社工的共同交流平台,也讓醫務社工的專業與價值,能透過此舞台發光發熱。展望未來,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期盼繼續與各界攜手前行、共盡心力,優化臺灣醫療及健康照顧環境,持續為社會帶來正面力量。
表一:第六屆「南山醫務社工獎」得獎名單與服務事蹟摘要
團體組(共6名,依醫療單位筆畫順序排列)
卓越獎 |
|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
首創融合式老幼共學長照中心,協商學校並結合醫院資源及導入AI智慧科技輔助系統,規劃國小學童參與老幼共學,創新社區長期照顧中心服務。健全都市獨居長者服務,結合醫院及企業資源,提供區域獨居老人健康評估、餐食及物資輸送,並組織企業志工定期關懷。 |
義大醫院 |
推動高風險病人出院追蹤機制,實施兒少保護及高風險病人社區外展追蹤,率團隊家訪評估個案生活或健康困境,提供更適合的照護及生活支持。投入偏遠離島醫療服務,結合醫院義診團隊,關懷澎湖弱勢島民,評估並連結醫療及社會福利資源。 |
臺大醫院 |
創新發展社會心理評估,發展器官捐贈移植、早期療育兒童家庭功能、精神疾病病人入院後評估等社會心理評估,周全醫療團隊評估視野。與兒少保護醫療中心成立跨專業傷勢研判會議及個案管理追蹤;並與基因醫學部及特殊疾病門診合作,建立主動接觸關懷機制。 |
優秀獎 |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
致力守護兒少安全,積極推展保護工作,致力兒少驗傷流程之建置與推廣,與家防中心及警政跨網絡緊密合作。落實活體捐贈前,捐贈者及受贈者之社心評估;設立活體器官移植權益代言人制度,作為移植捐贈者權益之守門員。 |
台中慈濟醫院 |
建構全人、全家、全程照顧服務,運用個案工作緩解或排除弱勢及高風險病人及家屬面臨之複雜需求及困境,以個案管理方法協助案家建構社區適應及居家照護計畫。規劃辦理多元化病友團體及活動,依不同疾病別的病患需求,發展聯誼性、成長性等各類團體。 |
嘉義長庚紀念醫院 |
發展多元化病友團體活動,運用社工助人專業,激發病友復原力並提升疾病適應能力,於COVID-19疫情期間透過多元方式,持續提供病人及家庭各項支持性服務。整合醫療外展服務團隊,提供社區兒少安置機構及脆弱家庭個案身心健康維護服務,由醫師及社工到宅,進行兒童健康照護評估及照顧者親職衛教諮詢。 |
個人組(共6名,依獲獎人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卓越獎 |
|
王春雅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
不懼特殊與複雜個案服務挑戰,秉持醫務社工專業長期投入複雜個案服務工作,疫情期間積極緩解病家不安,並陪伴多元需求之病人走過幽谷。投入成立及帶領院內多個病友團體,系統化管理並成立乳癌、鼻咽癌、喉癌等癌症病友團體。 |
柯錦雀 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 |
致力協助精神康復者回歸社區,推動居家及自主生活輔導、團體家屋成立、同儕支持員訓練等多元社區生活支持方案,有效提升精神康復者回歸社區比率。以創新方案推動精神障礙去汙名化,透過繪本製作、病友圖書分享、創立Podcast頻道等方式,讓精神康復者為自己發聲,促進外界理解精神疾病。 |
陳羿潔 臺中榮民總醫院 |
陪伴早產兒、兒癌等兒科急重症病童家庭,關照心理情緒議題,協助病童家庭度過艱難的治療期;緩解外籍新生兒及國際醫療個案在臺醫療限制與困境,給予溫暖及安穩的力量。發揮資源整合與方案管理精神,媒合政府及公益團體,推動床邊教學、藝術治療、遠途就醫病童家庭短期住宿等服務。
|
優秀獎 |
|
周政仁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 |
建置兒少保護醫療網絡,促成公部門與醫院合作,推動連續性兒少保護案服務計畫,透過教育訓練、個案討論及成立專業輔導團隊,提升兒少安置機構之醫療照顧品質。提供重大傷病、受暴、器捐家屬有溫度的專業服務及關懷,展現社工全人關懷特質。 |
黃淑真 亞東紀念醫院 |
建置高風險兒少個管模式,盤點衛政、警政、社政、司法及民間團體資源與需求,整合24小時轉介、諮詢及服務。投入兒少保護司法服務,擔任司法訪談員,增強兒少在司法偵查審判期間表述意見之權益,發揮社工專業,協助司法單位釐清兒少身心狀態及家庭動力。 |
劉佳羽 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 |
投入安寧病房、安寧共照與居家訪視等服務,開發與連結多元資源,協助與陪伴末期病患及家人走過臨終;持續提供遺族關懷,充分發揮醫務社工社會、心理及靈性照護價值。推動長者友善照護服務,參與跨團隊早期篩選具憂鬱傾向的長者,早期介入關懷並連結醫療、諮商與支持資源。 |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食藥署:保濕不踩雷 正確保濕報你知想要肌膚維持潤澤透亮,保濕很重要,但你知道保濕化粧品該怎麼挑?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提醒您,保濕的... | 公、勞、農、健保 想要月領二萬勞保年金 應該怎麼做?新北市王先生原本是電子公司資深協理,在民國一○一年五月剛滿五十八歲時,依公司規定辦理退休,當時勞保年... | 公、勞、農、健保 媳婦離家兒子身故,爸爸可領勞保遺屬年金?
新營吳小姐問:我哥哥國中畢業後就到食品工廠上班,在工廠認識一位山東女孩,前(101)年年初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