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永達保經:職場小白財務三盤點 掌握年輕優勢 打造保險防護網
資料來源:永達保經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3.06.06 (新聞)

6月畢業季來到,許多年輕人即將步入職場,初入社會的職場小白風險承受力普遍較低,永達保經提醒,社會新鮮人應提早培養正確的保險觀念,盤點自身保障、收支狀況與財務計劃,善用時間、體況及保費上的優勢,從容應對未來的人生。

根據勞動部統計,2022年初任人員的薪資(月薪)平均為3.4萬元,高級中等(高中、高職)初任人員薪資平均為2.7萬元,大學為3.1萬元(納入延畢生及公教人員等),研究所則為5萬元。在可支配所得有限的前提下,抗風險的能力也相對較低,任何的疾病與意外都可能讓新鮮人好不容易存下來的第一桶金瞬間歸零。永達保經建議,新鮮人在思考如何支配薪資時,可進行三大財務現況的盤點:

一、盤點舊有保單與保障:剛步入社會的新鮮人,應該先檢視過去父母幫自己購買的保單有哪些,盤點自身的風險保障是否足夠,可以先開通壽險公會去年(2022)推出的「保險存摺」,了解過去父母為自己規劃的保險,釐清自己擁有的保障與額度,再思考如何為自己補足保障缺口,確保每一項保費支出都花在刀口上。

在求學階段或年輕時期,父母多數都會替孩子規劃意外、住院醫療等風險保障,因此年輕人出社會後,需要補足的缺口大都是重大傷病與實支實付醫療險,尤其重大傷病險越年輕保費越便宜,一旦發生醫療費用又非常高昂,一定要趁年輕時投保;再而,意外險的部分,多數都是意外身故、失能理賠,建議另外加保意外險的實支實付理賠,尤其熱愛運動、外出旅遊的年輕人,更建議可以增加保障額度,或者另外加保產險公司的意外險,拉高保障額度。

二、盤點固定收入與開銷:在收入有限的前提下,可以透過預算分配,扣除必要的開銷,盤點可供靈活運用的資金,採用433的方式進行財務配置,也就是「40%備用金、30%交際費用、30%學習費用」,而透過保險工具儲備「備用金」,可一次達到「醫療金補足、緊急使用、風險規避」這三大目的。

三、盤點財務規劃與目標:年輕人在保險規劃有體況、保費及時間上的優勢,越年輕保費越便宜,而且能夠避免體況不佳時想投保,保險公司卻拒保或加費的可能;而且面對未來的退休需求,透過利變型壽險保單進行規劃,有效貫徹「本金 × 時間 × 複利」的財富公式,讓年輕人輕鬆儲備人生的第一桶金;同時還能透過這類保單附加的失能與豁免保障,以一筆資金同時達到上述「醫療金補足、緊急使用、風險規避」這三大財務規劃目標。

如果25歲出社會工作、預計65歲退休、預期退休現金流每月3萬元,從25歲開始規劃利變型壽險,45歲繳費期滿,66歲開始支領使用,回推儲備總量大約只需要投入600萬元,就能擁有源源不決的退休金流,用剩還可以留給下一代。越年輕啟動規劃越輕鬆,年紀越大需要儲備的總量就會越多,所以許多保險專家都建議年輕人掌握時間優勢規劃利變型保單,也可以將其視為人生的緊急預備金。

保險究竟是必需品或者是奢侈品?永達保經提醒,許多職場小白因為初入職場、薪資不高,常常將保險視為奢侈品,陷入「生吃都不夠,還能曬乾?」的迷思,也因此與「年輕」在保險規劃上的優勢擦肩而過。事實上,不論在年輕的時候、打拼的時候、成家的時候、退休的時候,保險多元化的商品功能與機制,能夠在人們面對意外、疾病、癌症、失能、長壽等各種人生風險的時候,成為我們最堅實的後盾,讓長壽變祝福。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被保險公司留校察看 怎麼辦?】尋求保險經紀人協助
解套招式2 努力控制病情 根據保險公司公開資料顯示,拒保與加費因素大體上一致,只是程度不...
健康醫療百科
化療出現末梢麻木 中醫治療2個月搞定?
59歲的林小姐是卵巢癌病友,在「紫杉醇和卡鉑」化療第4週期,開始感覺手腳包一層膜,還有電流往上竄刺,...
醫療、健康保險
流感爆發 醫療險理賠問清楚
流感病毒全球橫行,H7N9流感在國內首傳死亡病例,患者是上月底自中國來台旅遊的陸客。壽險業者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