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國健署:國小學童超過一半以上運動時間不夠 兒童運動3妙招 健康就不糟
資料來源:國健署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3.05.25 (新聞)

「運動」是兒童成長的關鍵因素之一,兒童階段正值身體發展的黃金時期,需要大量的身體活動來發展肌肉與神經系統,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兒童每天要累積6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每週累積達420分鐘1。家中的兒童有達到這樣的建議嗎?還是運動時間被強烈聲光刺激的3C電子產品取而代之呢?當動態活動的時間相對減少,也會減少與同儕之間的人際互動,無形之間增加兒童期肥胖及長大後罹患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根據教育部體育署110學年度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調查,國小學童認為運動時間充足比率為42.7%2,然而兒童期身高每年約增加5~8公分,體重約增加2~6公斤,此時若沒有足夠的身體活動量,將影響孩子的發育。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請家長陪伴孩子一起動起來,藉由運動可以增強孩子的免疫力、促進體能發展以及維持健康體位,並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和血清素,促進正向情緒,提升記憶力與注意力。

兒童運動3妙招  增加活動量及親子關係
一、有氧適能不可少:有氧適能運動又稱心肺耐力運動,以大肌群為主,建議以多樣化的方式進行,如丟皮球、溜直排輪、散步、騎自行車、推推球都是很適合親子共同參與的中度身體活動。此外,也可以跟日常生活結合,從坐車上學改為一起走路上學,或是假日到河濱公園騎自行車,不僅累積了運動量,還能增加親子的互動與感情。

二、強度增加慢慢來:在逐漸養成運動的習慣後,也可以循序漸進增加運動強度,例如溜滑板、游泳、踢足球、玩鬼抓人遊戲等,都能讓心跳加速,並達到運動強度而流汗。尤其,假日不妨與小朋友來場跑步比賽或是親子籃球鬥牛大賽,運用比賽或遊戲的方式增加親子互動,培養喜歡運動的好習慣。

三、強化骨骼長得高:適度的快跑或彈跳運動,可以刺激骨骼生長,促進身體發展,例:跳繩、單腳跳、快跑、跳躍性的球類運動(籃球、排球等),也都是很好的骨骼強化活動。

充足的戶外運動  強身又護眼
國民健康署提醒,日光下的運動愈多,可以減少近視的發生,且有益眼睛健康4,家長陪伴一起運動,創造多贏的健康身心靈。

 

 

 

 



編輯推薦
投資理財
別讓存款與保險權益被掏空!
今年一開始,整個金融業就被力霸集團掏空弊案的烏雲所籠罩,甚至連主管機關金管會也無法倖免,一開始...
財產保險
只有堅持專業 才能打造企業競爭力
當新冠疫情襲捲全球,二○二○年的台灣產險業卻逆勢成長六.二四%,達一八七四億元,而前三大公司的佔率合...
人壽保險
保單活化前的停看聽
阿傑是個單親爸爸,過去二十五年過著「一薪養三人」的日子,而他現在退休了,兒女皆已成人並有優渥的薪水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