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人口高齡化是先進國家的象徵,也是對銀髮族的挑戰。在台灣,提到「銀髮族」或「老人」,經常被貼上「老」、「病」、「貧」的標籤,但這群六十五歲以上的族群,正是參與締造台灣經濟奇蹟的戰後嬰兒潮,因此很可能是相對富裕、學識涵養俱佳的「金領銀髮族」。
然而,據警政署統計,高齡詐騙案件年年增加,平均每天有超過三位長輩被詐。這群知識、經驗,甚至財力相對豐富的「金領銀髮族」世代,為什麼會淪為被詐騙或被剝削的受害人而無法自保?
電視節目【健康保險大家談】邀請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董事長林志潔,以及淡江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郝充仁,一起探討「高齡金融剝削」這個攸關長者晚年財務安全、甚至衝擊社會安定的「銀髮金融風暴」。
金領銀髮消費者
最常發生哪些爭議?
「步入退休的長輩應該以穩健型的投資為主,但人性恰好相反,因為缺乏主動收入,高齡者反而更容易被說服投資高報酬的商品,過度關注投資報酬率而做出錯誤決定。」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董事長林志潔分享,曾有一名六十六歲長者因為急於投資,獨自到銀行臨櫃開辦網路帳戶、變更手機號碼、變更約定轉帳戶,結果一週內帳戶被轉走九百萬元,才發現已遭不肖人士詐騙,認為銀行風險控管有疏失,氣得向評議中心申訴。
經評議中心進一步瞭解,認為銀行內稽內控並無瑕疵,且都有告知消費者相關權利義務,最終長輩被騙走的九百萬元,也只能付諸流水。
→銀髮族固老本的第一個「千萬」:★千萬不要只關注報酬
「高齡者的財富相對充裕,對於財富的想像空間也更大。在所有金融商品中,保險是最適合長者的,但不論是保本型或投資型的商品,都是有附帶條件的,如果沒有清楚了解,就把一大筆錢都投入,之後就很可能產生爭議。」淡江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郝充仁分析。
→銀髮族固老本的第二個「千萬」:★千萬不要「不懂裝懂」
以保險業來說,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前三大非理賠爭議為「業務招攬爭議」、「解約爭議」及「要/被保險人非親簽」,前三大理賠爭議則為「理賠金額認定」、「手術認定」及「事故發生原因認定」。
「高齡族群的招攬爭議,又以『投資型商品』最常見,因為高齡者在各方面的脆弱性較高,對複雜的投資型商品內容較不容易理解,如果業務員沒有講清楚,或沒有考量高齡者的需求和商品合適度,就容易產生爭議。」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認為,正因為比年輕人握有較多財富,讓高齡者更容易成為保險業務員銷售投資型保單的目標客戶,因此,若對保單內容沒有充分了解,甚至產生錯誤的認知或期待,就更容易產生爭議。
→銀髮族固老本的第三個「千萬」:★千萬要了解是否符合需求
高齡社會下的「信任騙局」?
全球「銀髮族保護」意識升溫
近年來,不僅國內對「銀髮族保護」特別關注,全球對高齡消費者的保護措施也不遺餘力。
已邁入高齡社會的日本,二○一九年首度在二十國領袖會議(G20)提出「高齡與普惠金融優先政策」,這項政策被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視為全球因應高齡議題的政策綱領;此外,全球保險業的發源地英國,也在二○二一年針對高齡消費者規範保險業招攬及核保保護措施。
「高齡問題不只是關心高齡者,同時也是關心年輕世代;若高齡者受到財務剝削或詐欺,無法安享晚年,最終也會由年輕人承擔。」蔡火炎認為,應以一個跨世代的思維,來看待高齡金融消費者保護的議題。
也就是說,若忽視高齡金融剝削的問題,不但將增加子女或後代的財務負擔,未來日益沉重的社會成本及財政支出,擊垮的不只是一個家庭,更可能擴大社會不平等,衝擊國家安定與經濟安全。
「所有的商品購買都是基於信任,對專業的信任、對友情的信任,甚至對愛情的信任,」林志潔認為,即使是合法機構、合法理專、合法商品,如果非常明顯是銷售給「不適合該商品的客戶」,也是一種金融剝削。
→銀髮族固老本的第四個「千萬」:★千萬不要輕易被說服
當「年齡」成為唯一標準
保護VS.擾民 一線之隔
隨著台灣高齡化腳步加速,主管機關對高齡銀髮金融保護的措施也持續推進,其中,最受關注的莫過於,銀髮族購買投資型保單強制錄音錄影的年齡,從原本的「七十歲以上」調降至「六十五歲以上」。
高齡投保錄音錄影新措施,去(二○二二)年十月上路,當月投資型商品新契約保費就攔腰砍半,投資型壽險大減四十一%,投資型年金也減少二十%,同年十一月、十二月、今年一月,以往熱賣的投資型保單,買氣依舊持續低迷。主管機關的「高齡保護」是好意,但是否間接導致部分銀髮客戶「投保退卻」?值得深思。
「六十五歲以上」是所有高齡保護對象的唯一條件,然而,目前的高齡銀髮族不乏學養俱佳或社會精英,這種以年齡一刀切、不問個別差異的保護,有沒有改進的空間?
「現在雖然是用年齡一刀切,但其實每一個人的狀態,都不相同;以年齡作為唯一的條件,確實可能讓『好意』變成『障礙』。」郝充仁認為,也許應該用更細膩的方式去區分對銀髮族的保護措施。
銀髮防詐保護之餘
更需友善金融環境
台灣社會普遍存在「能力隨著年齡遞減」的迷思,認為「銀髮族判斷力不足」,這無疑是一種年齡歧視,許多銀髮族長輩即使體況仍佳,在保障型保險商品的投保上,也常因高齡而被視為「次等公民」,因而買不到符合自己真正需要的保障。
「過去年輕時沒有做壽險規劃的長輩,現在可以透過小額終老保險,獲得壽險保障,保額最高可達七十萬元,今年五月將再調高至九十萬元。」蔡火炎表示,除了提供高齡長者保障需求的壽險,針對體況較差的銀髮族,目前市面上也有針對糖尿病、特定癌症、B肝帶原等體況較差民眾所設計的醫療外溢保單,有助於讓亞健康及弱體族群,獲得更多元保險保障。
長輩本身固然需要更多關心與保護,但有自保的能力,就可以減少被詐的可能;掌握「四千萬」──千萬不要只關注報酬、千萬不要不懂裝懂、千萬要了解是否符合需求、千萬不要輕易被說服,就能固老本,不怕淪為金融剝削的受害者。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深耕專業 不怕客戶跑
國內的一年期定存利率自九十七年底跌破二%以來,已連續五十個月維持在一點多的低檔,扣掉物價漲幅後... | 市場訊息 宏利投信:經濟數據開始回溫 中國以更積極財政政策刺激成長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指出,中國第一季GDP年增長為6.7%,雖是自2009年以來最慢的速度,... | 健康醫療百科 子宮內膜異位想懷孕 就診科別不搞錯!子宮內膜異位症是造成不孕的原因之一。原本應該長在子宮腔的子宮內膜跑到別處生長,該病灶的週邊組織都會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