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醫療、健康保險
好「險」保健康
文/平安出版有限公司 | 2014.01.01 (月刊)

來到這個世上,成長、茁壯、老去到死亡,是人生無可避免的過程,在漫長的八、九十年中,難免會有因生病、意外需要就醫的時候,幸而現在醫療科技發達,不管是小病、慢性病或是癌症、心肌梗塞等重病,都能醫治,死亡不再是國人最迫切需要分散的風險,醫療才是。

全民健保實施後讓國人擁有基本的醫療保障,但是「病不起」這件事情,依然如影隨形,成為國人生命安全最大的隱憂,就拿癌症治療來說,雖然健保已開放給付十多種標靶藥物,可只有少數幾種能在第一線治療時與其他化療合併使用,其他通常得等到第二線甚至第三線治療才能使用,而且大部分都需要事先向健保署申請。如果病患希望能提前使用標靶藥物,或是沒有通過健保審核許可,都必須自費,以治療非小細胞肺腺癌常使用的「得舒緩(Tarceva)」來說,一年就要70萬元。

即使是使用健保給付的醫療服務,如果不是領有重大傷病卡的病患,還是有部分負擔的支出,以住院為例,急性病房前30天內病患需自負10%,若在急性病房住了14天,醫療費用是17萬元,必須自行負擔為1萬7千元(17萬元×10%=1萬7,000元),雖然健保有同一疾病每次住院部份負擔上限為3萬1千元,全年住院部份負擔最高上限5萬2千元的規定,但是急性病房住院31天以上或慢性病房181天以上的部分負擔,以及民眾自費使用的醫材、病房升等差額等,都不能向健保署申請核退。

除了就醫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花費,積極治療結束後的長期照護也是不能忽略的風險,高齡老化、意外、罕見疾病、癌症等,都是需要長期看護的原因之一,不管是要托付養護機構照顧,還是要由家人自行照料,對整個家庭來說都是沉重的負擔,提前做好準備,才能無後顧之憂。

《好「險」保健康》手冊,羅列最新的醫藥技術,並分析醫療風險可能帶來的各種花費與容易被忽略的各種損失,除了是民眾檢視自己醫療保障是否周全的工具書,也是所有保險從業人員服務客戶的最佳利器。








編輯推薦
醫療、健康保險
外溢保單有多夯?新創AI、超商、運動用品…都加入戰局!
人生風險難以預測,但風險不是「命運決定」,而是可以透過努力扭轉,改善未來風險!人一出生之後,面對的就...
財產保險
淘汰二行程機車 車險業務恐流失近2億
台北市率先提出禁止二行程機車上路,為響應環保,其他縣市若陸續跟進,陸續約有140萬輛機車被淘汰,產險...
健康醫療百科
高齡肌肉無力患者 如何補充鉀離子?
年約70多歲的病人,因為吃不下,全身虛弱無力,頭暈好幾天後,被家人送來急診。患者過去有中風過創傷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