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雖然官方的確診人數仍在高原期,民間黑數也多不勝數,但是中央的放寬政策已非常接近與病毒共存的理想,尤其可能牽動防疫險理賠的措施大多已浮現,剩下的是理賠實務與服務要解決的問題。
去年第一張防疫險讓原本在產險業排名12的台灣產物一口氣成長33.59%,擠身前10大,神單發功也讓其他產險公司奮力跟進。短短時間創下數百萬件的銷售紀錄、甚至迄今還有上百萬件的在途保單排隊等核保,不只創下台灣保險紀錄,放眼全世界恐怕也是前所未見。
這樣的奇蹟見證了台灣保險經紀人與保險業務員全面動員、舖天蓋地的爆發力,「因為商品好啊!」,數百萬民眾也用實際投保行為肯定保險的重要,「萬一確診很划算啊!」,而這張保費毫不起眼的個人險竟然輕輕鬆鬆立下彪炳戰功,也讓一向獨大的產險公司商業險部門跌破眼鏡。
這個曾被認為「各方皆贏、沒有輸家」的保險,在短短幾個月變成過街老鼠,「各方都輸、沒有贏家」,唯一看似站在上風的某些民意代表、名嘴,即使義正辭嚴,但幾無上限的扭曲言論,不經意曝露出偽專家的身份,其實也是另一類輸家。
這幾個月來,台灣似乎只有防疫險這種保險,保險問題也只剩幾家產險公司如何面對與處理核保的問題。但是不管保戶是否確診、理賠是否順利,防疫險的紛擾終究會過去,在推出保單時沒想到、沒精準評估風險,也不能再犯。產險公司是風險管理專家,不可能不知道「就因為經驗與數據不足,決策才要更嚴謹」,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保險業已經繳出如此高昂的學費,在未來的商品設計、服務與溝通都應該要看到學習成果。
隨著染疫人數持續爆量,後遺症成為疫情之外另一個焦點議題,令人擔心的是很多專家指出即使是輕症患者,也可能提高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風險,台灣的確診人數已超過150萬人,未來確診者投保各種保險是否會受影響?只要曾通報確診,保險公司就會拒保、加費或延遲承保嗎?輕、中、重症各有不同核保門檻嗎?不曾通報的黑數如何履行告知義務…….?現行各險種的要保書能否因應潛在客戶中有數以百萬計確診者的狀況?尤其連公衛專家都未必能掌握COVID-19的變異,更遑論對後遺症的認知,未來的醫療險、壽險等直接與體況相關的保險如何因應,是保險業現在就要面對的課題。
確診者投保任何一種險種不順利,保戶、業務員不滿難免,但是審慎評估風險才能避免理賠爭議。在任何情況下業務考量都不宜凌駕於保單設計、核保、理賠原則之上,因為台灣保險業真的經不起另一次這種規模與強度的風暴。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強制車險二十年 滿意度衝上雲霄不知不覺,強制汽車責任保險陪伴全國車主即將屆滿二十個年頭,國人漸漸養成一個習慣,當發生行車意外受傷,... | 調查&排名 7大指標檢視19家產險公司在產險行業中,企業是該領域的主要客戶,企業為了遵守法令、履行合約並做好風險管理,必須透過產險安排以確... | 健康醫療百科 腫瘤90天長3倍的肝癌
肝癌篇
羅淑媛(化名),59歲。14年前在一次健康檢查中,發現肝臟長了一顆直徑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