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國健署:「7天、2次、2遍」血壓變化的守門員
資料來源:國健署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1.11.23 (新聞)

時序進入冬季,天氣多變化,低溫與溫度驟降都會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因而增加心血管疾病之發生的機會。國民健康署提醒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及長者,由於血壓升高時,多數人自己認為沒有明顯不舒服症狀,惟有透過「定期量血壓」清楚掌握血壓狀況,才是做好血壓管理的重要關鍵。

遵守722守則 血壓變化好掌握
血壓不是固定的數值,會隨著時間、情緒、季節有些許變化,正常血壓值應等於或小於120/80mmHg,當血壓達130/85 mmHg即有偏高情形,140/90 mmHg以上就代表有高血壓,而且高血壓可能造成很多後遺症,會影響到腦部、心臟、腎臟和眼睛等。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高憲立醫師表示,很多人到醫院看病時才順便量血壓,這只能表示當時的血壓,並不是長期的血壓狀況,而且民眾到了醫院通常比較緊張,血壓會升高,恐怕不準確。為了要讓更多民眾注意到自己的血壓,如何正確測得血壓,台灣高血壓學會持續推廣居家血壓量測及722原則:「7」連續七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可以清楚掌握自己的血壓狀況。

生活型態要改變,血壓就不會變變變
高血壓的成因是多面向性的,包括環境因素,體重過重、攝取過多的鹽分與酒類、缺乏適量的運動等。國民健康署提醒,若有高血壓家族史,又屬肥胖體型,建議養成定期測量血壓習慣,更要從年輕時開始調整健康的生活型態,如採低油、低糖、低鹽及高纖的飲食、拒菸酒、適度運動(1天至少運動30分鐘),才是做好血壓管理的重要關鍵。對於罹患慢性疾病患者及長者,血壓控制更為重要,除落實良好生活型態外,更需持續規律服藥,切勿擅自停藥,讓病情得到妥善的控制。

天冷保暖要確實,若有徵兆速就醫
因應溫差變化大的天氣,提醒心血管高風險族群及長者,外出要穿戴帽子、口罩、手套及保暖衣物等,務必做好禦寒保暖的工作,防止因溫度差異太大或低溫誘發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如果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心臟病徵兆,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應該儘速撥打119就醫。

 

 




編輯推薦
人壽保險
壽險低利房貸 專攻優質客戶
物價攀升,民眾荷包愈來愈吃緊,除了對生活開銷斤斤計較之外,購屋時的房貸利率更要精打細算。為了配...
市場訊息
南山產物:取得「保單碳足跡」與「電子保單碳中和」雙認證 從營運與服務面落實碳管理 領先業界實現零碳電子保單
配合永續金融政策,金管會保險局近年逐步推動保單電子化,並將在兩年內全面落實保單電子化。電子保...
健康醫療百科
免治馬桶坐姿不當 小心尿道感染
具有沖洗私處功能的免治馬桶,愈來愈普及,不過臨床上卻發現,求診尿道感染的人數增加,不少醫師直指,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