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國內房地產市場景氣去年下半年出現緩降趨勢,根據最近陸續公佈的3項房地產景氣調查,包括經建會「96年第3季住宅需求動向調查」、內政部建築研究所「96年第3季臺灣房地產景氣動向季報」及永慶房屋「96第4季永慶購屋趨勢大調查」,在在說明未來景氣將逐漸趨緩的走勢。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國內房價上漲幅度遠高於所得成長的幅度,導致房價所得比(即房價佔所得的倍數,如果是10倍,表示要不吃不喝10年才能買房子)愈來愈高。其中,台北市房價所得比由96年第2季的9.9倍,攀升至96第3季的10倍,尤其明顯,民眾購屋負擔沉重。
因此,就整體趨勢而言,未來除少數高區隔性的產品之外,房市的議價空間將會逐漸擴大,整體市場亦將由賣方市場逐漸轉變為買方市場。
影響今年房市的7大因素
至於影響今年房地產景氣的主要因素,則可歸納為以下7點:
- 房價已攀升至歷史高點
這波房價飆漲的過程中,台北市預售房價在96年已攀升至每坪53.1萬元的歷史高點。其中,台北市大安區更高達74.5萬元,而且近3年的漲幅達32.8%;信義區其次,為70.1萬元,近3年漲幅亦高達27.9%。
所以如此,應與近年大安區、信義計劃區的預售豪宅價格,屢創每坪逾百萬元的超高價位,息息相關。
此外,台北縣預售房價也在這波飆漲過程中,攀升至每坪24.4萬元的歷史高峰。其中,板橋、新店地區每坪動輒高達50萬元的售價,更遠超過一般預期。
- 預售屋推案量持續增加
根據住展雜誌統計,96年預售巿場的推案量高達1.15兆元,較95年成長1成以上;其中,北部地區約9,000億元,台中地區1,500億元,高雄地區1,000億元。而97年則將再創新高至1.4兆元。影響所及,預售屋市場競爭必然愈趨激烈,其次便是中古屋市場的議價空間亦將隨之擴大,並且以中南部受到的影響最大。
- 供需逐漸失衡
台灣的住宅建造執照與使用執照申請量,近4年均超過10萬戶,也顯示今後新成屋將大量增加,並導致房價下跌的警訊。進一步分析如下:
- 住宅存量大於家庭戶數︰
96年第3季的住宅存量為762萬2,492戶,家庭戶數為749萬1,916戶,在住宅自有率高達87.83%的情況下,顯示近年整體住宅存量已有超越實際需求的趨勢。
2.住宅建照申請量連續4年超過10萬戶︰
93年住宅建造執照申請量為11萬981戶,94年為12萬1,652戶95年更高達11萬6,166戶,96年如就11月底的9萬8,039戶申請量推算,全年數量約在10.7萬戶之譜,就當前每年8至9萬戶的需求量而言,未來市場供給大於需求的情況,勢所難免。
3.住宅使用執照申請量連續2年超過12萬戶:
95年使用執照的申請量高達12萬3,552戶,96年約為12萬9700戶,因此,從今(97)年開始,市場將會逐漸感受交屋高峰期帶來的壓力。
- 投資客急遽退場
- 按永慶房仲網96年初的調查顯示,高達76.2%民眾認為當時並非投資房地產的好時機,其中,高達64.4%的民眾認為行情已經偏高,更有6成民眾擔心因供需失衡而導致投資損失,甚至擔心房市泡沫化。
在投資性需求方面,由於套房、店面等較具投資價值的產品均已大幅漲價,除地點特殊者外,勢必壓縮未來的報酬率空間,尤其未來利率看升,投資性需求勢必降低。
- 消費者購屋能力普遍下降
- 由於國內房價漲幅遠高於所得成長幅度,導致房價所得比愈來愈高,加以「房貸支出占每月所得比」亦已普遍超過30%,一般民眾購屋負擔沉重。
其次,依據中央銀行統計,國內的不動產貸款總餘額,去年年中已高達5兆4,090億元,創歷史新高,高達銀行貸款總餘額的69%,從88年不動產貸款占個人各項銀行貸款比重約60%,95年底已攀升到66.99%來看,消費者因房價高漲、購屋能力普遍下降,未來購屋時將更趨理性,購屋決策時間可能隨之延長,甚至採取觀望,部分超額供給地區的議價空間亦將隨之擴大。
另外,根據內政部統計,因首購與投資熱絡,95年全年的房屋買賣移轉戶數高達45萬167戶,創9年來的新高,惟96年以來在新成屋逐漸增加下,市況已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全年的房屋買賣移轉戶數降至約41.64萬戶,可見市場景氣確已降溫。
- 交屋高峰期-新成屋正快速增加
台北市近年新成屋供給有限,預售屋銷售快速,導致中古屋價格急速竄高,但其他縣市的新成屋存量,卻因推案量太大,預售屋銷售普遍不理想,逐漸增加,進而導致新成屋與中古屋競價求售,影響所及,整體房價亦普遍下滑。
其次,就近2年新申請房屋使用執照均超過12萬戶來看,當市場逐漸進入交屋高峰期,隨後必然是新成屋大量增加,因此,除地段區位較佳與產品區隔較明顯者外,均會逐漸感受到市場交易趨冷的氣息。
七、房貸利率逐漸上升
- 貸款比例縮減:
- 由於這波景氣已超過4年,有些區域的房價漲幅亦遠超過消費者負擔,加以市場逐漸進入交屋高峰期,導致各銀行的房貸成數已大幅縮減1至2成。
在市場供過於求,房貸成數大幅降低,消費者購屋能力逐年下降下,金管會最近又調整、緊縮房貸政策,必然對購屋者帶來更沉重的財務壓力,加上利息長期看升,民眾房貸利息負擔也將增加。
更值得注意的是,當市場普遍預期景氣趨緩之際,消費者購屋意願亦必大受影響。
2.利息調升,套房、店面賣壓面臨考驗:
(1)中央銀行連續升息,對利用高槓桿財務操作的投資者而言,必然因負擔增加而引發賣壓,套房及店面產品將首當其衝。
(2)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房貸利率普遍在3%左右,一旦利率上升到5%以上,將嚴重影響首次購屋的需求。
(3)由於國內房地產價格持續飆高,各銀行紛紛對房貸業務踩煞車,除調高利率外,並且調降貸款成數、縮短寬限期,相關財經首長更不斷呼籲銀行應有風險意識,希望降低授信風險,也可能導致房市降溫。
房市未來5大發展趨勢
至於國內房市未來的發展趨勢,則可歸納為以下幾項:
◎市場主軸仍以台北縣市為主,惟售價不易再創新高。
◎原為市場主力的首購自住需求趨緩,投資性需求也快速降溫。
◎新成屋存量將呈現增加的趨勢,中古屋的議價空間也逐漸擴大。
◎消費者購屋行為漸趨理性,購屋決策時間將逐漸延長,議價空間亦會隨之擴大。
◎整體市場景氣雖呈逐漸趨緩走勢,惟銷售情況仍需視個案的地段區位與產品區隔而定,更值得重視的是,消費者未來購屋將不只是選擇地段區位、產品品質,亦將愈來愈重視品牌價值。
編輯推薦 | ||
市場動態 市場要聞
滯美旅行團員可獲旅綜險理賠
受到美國遭攻擊事件影響,估計國內有二千多名旅客因此滯... | 市場訊息 健保署:為提升心血管外科手術品質 健保114年5月1日起納入給付「手術封合劑」中央健康保險署(以下簡稱健保署)為持續提升外科手術治療品質,於114年5月1日起將原由民眾自費使用之... |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2年02月10日
國健署:試管嬰兒補助 助好孕 福虎生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