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分紅保單—遲來的正義
| 2003.09.01 (月刊)

最近保險司終於核准了第一張分紅保單。對過去已經買了壽險的保戶,這稱不上是好消息,但是對未來要買保險的民眾來說,在台灣買得到「真正的」分紅保單,不只是多了一種選擇,而且還是一種公平的選擇。

拜「始終沒有真正的分紅保單」之賜,過去四十幾年,壽險這個行業創造了好幾位知名的富豪。因為除了員工,股東是唯一可以分享經營成果的人,而不少家族味濃厚的壽險公司,大老闆所擁有的股權十分可觀,當計算財富時,這些老闆當然就成為富豪排行榜的常客。

雖然盈餘由員工與股東共享,是所有企業的常規,不同的只是分配比重的問題。既然如此,為何獨挑壽險業?原因很簡單,因為壽險業的資金超過九成來自原屬保戶所有的保單價值準備金,保險公司以這些外來資金經營,除了負擔預定利率之外,其他經營成果絕大多數歸股東,少數歸員工,而保戶則完全無權分享。

過去所謂的保單分紅,只不過是計算純保費所採用的死亡率偏高,或預定利率偏低,所致保費溢收的退返而已,與一般人對「分紅」指的是利潤共享的認知毫不相干。因此,壽險公司用保戶的錢去賺錢,雖然虧損時保戶不必負責增資,但是賺錢時,也絕對沒有保戶的份。

在利率逐年走低時,大部分的壽險公司確實都面臨「利差損」的威脅,換句話說,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收益率,已遠低於當初給保戶的保證利率,因此頻頻調降預定利率,造成保費大幅飆漲。但是,賺利率的價差只是保險公司的利源之一,發生利差損,不等於保險公司必然發生虧損。以去年為例,雖然有些公司受利差損之累出現虧損,但在各行各業一片不景氣聲中,壽險業仍有超過八十五億的盈餘。其中規模最大的國泰人壽的年度盈餘,甚至超過一百六十億,但是,對資金有實質貢獻的七百萬保戶卻無緣分享。

過去很多人總以為只有相互保險公司做得到「保戶即股東」,因為向相互保險公司買保單,保單持有人同時也就取得類似股東的權利,因此頗受民眾歡迎,難怪美國最大的壽險公司都是相互保險公司。而台灣既沒有相互保險公司,保戶就規規矩矩的當保戶,顧好保戶的權益,不必也不能羨慕股東的分紅,除非自己也去買幾張壽險公司的股票。但是就算保戶想成為自己所投保的公司的投資人,也未必能夠如願,因為台灣大部分的壽險公司並沒有上市或上櫃。

如今,真正的分紅保單終於審核通過,雖然很多細節仍付諸闕如,消費者與業務員甚至經營者本身,對這個保單的遊戲規則也仍十分陌生,但是,未來分紅保單對整個壽險買氣的提振及督促壽險公司克盡經營之責,必有積極的貢獻。因為,只要買了就有分紅的機會,而買到經營績效越好的公司,分紅的機會就越高。回歸壽險資金來源的本質,讓真正出資的人有分享經營成果的權利,分紅保單雖是遲來的正義,也算是正義。

 

 

 

 




編輯推薦
市場動態
客戶選擇你的最佳理由
保險從業人員肩負的責任重大,除了幫客戶的資金做最妥善的處理,規劃適合的保單;甚至不幸發生事故時...
市場訊息
合庫人壽:與合庫銀行攜手 共同推出美元養老保險、攜手客戶永續未來
2025年上半年度,全球投資市場波動劇烈,合庫人壽與合庫銀行攜手推出全新美元養老保險專案「美好安心」...
市場訊息
哪間保險公司,在六都的增員力最強?
本文重點:壽險業搶市,更要搶業務尖兵,增員的重要性不亞於銷售。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