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最近保險司終於核准了第一張分紅保單。對過去已經買了壽險的保戶,這稱不上是好消息,但是對未來要買保險的民眾來說,在台灣買得到「真正的」分紅保單,不只是多了一種選擇,而且還是一種公平的選擇。
拜「始終沒有真正的分紅保單」之賜,過去四十幾年,壽險這個行業創造了好幾位知名的富豪。因為除了員工,股東是唯一可以分享經營成果的人,而不少家族味濃厚的壽險公司,大老闆所擁有的股權十分可觀,當計算財富時,這些老闆當然就成為富豪排行榜的常客。
雖然盈餘由員工與股東共享,是所有企業的常規,不同的只是分配比重的問題。既然如此,為何獨挑壽險業?原因很簡單,因為壽險業的資金超過九成來自原屬保戶所有的保單價值準備金,保險公司以這些外來資金經營,除了負擔預定利率之外,其他經營成果絕大多數歸股東,少數歸員工,而保戶則完全無權分享。
過去所謂的保單分紅,只不過是計算純保費所採用的死亡率偏高,或預定利率偏低,所致保費溢收的退返而已,與一般人對「分紅」指的是利潤共享的認知毫不相干。因此,壽險公司用保戶的錢去賺錢,雖然虧損時保戶不必負責增資,但是賺錢時,也絕對沒有保戶的份。
在利率逐年走低時,大部分的壽險公司確實都面臨「利差損」的威脅,換句話說,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收益率,已遠低於當初給保戶的保證利率,因此頻頻調降預定利率,造成保費大幅飆漲。但是,賺利率的價差只是保險公司的利源之一,發生利差損,不等於保險公司必然發生虧損。以去年為例,雖然有些公司受利差損之累出現虧損,但在各行各業一片不景氣聲中,壽險業仍有超過八十五億的盈餘。其中規模最大的國泰人壽的年度盈餘,甚至超過一百六十億,但是,對資金有實質貢獻的七百萬保戶卻無緣分享。
過去很多人總以為只有相互保險公司做得到「保戶即股東」,因為向相互保險公司買保單,保單持有人同時也就取得類似股東的權利,因此頗受民眾歡迎,難怪美國最大的壽險公司都是相互保險公司。而台灣既沒有相互保險公司,保戶就規規矩矩的當保戶,顧好保戶的權益,不必也不能羨慕股東的分紅,除非自己也去買幾張壽險公司的股票。但是就算保戶想成為自己所投保的公司的投資人,也未必能夠如願,因為台灣大部分的壽險公司並沒有上市或上櫃。
如今,真正的分紅保單終於審核通過,雖然很多細節仍付諸闕如,消費者與業務員甚至經營者本身,對這個保單的遊戲規則也仍十分陌生,但是,未來分紅保單對整個壽險買氣的提振及督促壽險公司克盡經營之責,必有積極的貢獻。因為,只要買了就有分紅的機會,而買到經營績效越好的公司,分紅的機會就越高。回歸壽險資金來源的本質,讓真正出資的人有分享經營成果的權利,分紅保單雖是遲來的正義,也算是正義。
編輯推薦 | ||
醫療、健康保險 <電視節目預告>猝死好意外 能防能賠嗎?
猝死事件時有所聞,每一則都讓人覺得「好意外」,到底猝死是甚麼原因造成的?... | 市場訊息 群益投信:現在布局印巴雙星 年底收成逾一成 定期定額正逢時時序來到下半年,雖然今年以來全球金融市場表現動盪,不過投信業者表示,歷年的下半年新興股市表現優於成熟... | 市場訊息 <電視座談預告>從心出發 給未來留希望(詳全文)保險本質從「愛」和「關懷」開始,除了將愛留給未來的自己、最疼惜的家人外,因為秉持關懷國人、回饋社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