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戰勝不景氣,投資型保險蓄勢再發?
文/吳秋蓉 | 2003.12.01 (月刊)

一九九○年代,投資型保險在西歐蓬勃發展,所謂單位連結型壽險保單(Unit-Linked Life Insurance)在一般家庭的理財規劃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自九六年到千禧年間,投資型保險的發展飛快,經通膨調整後的保費收入每年增加二十四%,相較於平均五%的傳統型壽險,可謂不可同日而語。而投資型保險保費收入佔壽險總保費收入的比例,則由九七年的二十一%,增加到二○○○年的三十六%;截至二○○一年底,壽險業者投資在單位連結型商品的資產,已達一兆零二百億歐元,相當於西歐整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十一%。

異於傳統的投資特性 吸引業者與保戶投注

所謂單位連結型壽險,指的是保單中屬於儲蓄性質的部分,可直接連結股票、債券、房地產與貨幣市場,而投資風險則由保戶自行負擔的變額壽險保單。相較於傳統壽險保單,這種投資型保單對於壽險公司而言,既可將投資風險轉移到保戶身上,而不用再肩負傳統保證收益保單的重擔,對清償能力的要求較小,也使得股權資本的需求較小。而對保戶而言,股市大發時,他們可以恭逢其盛順道參一腳,且在多數西歐國家中,相較於投資於基金市場,購買投資型保單的稅賦要求較顯優惠,外加可兼顧投資與保障、透明度較高、基金標的可轉換……等,都是吸引人的特性。

所以,在九○年代晚期利率走低、股市牛動的推波助瀾之下,即使是投資於定存、債券的謹慎投資客,也忍不住將投資移往股市,而持有傳統分紅保單的人,則紛紛轉持投資型保單,對於保單持有人而言,手上握有的投資型保單,與其說是保障商品,倒不如說是儲蓄工具,因此繳費形式多為躉繳。

因股市重挫頓失光環 但資產縮減有限

只是,這一波股市的盛世並未歷久不墜。自千禧年年中開始,投資型保單的銷售狀況便緩和下來,至二○○一年股市開始下瀉,單位連結型商品的需求便隨之低迷不振,在法國、西班牙、芬蘭等國,投資型保險的業務甚至減少四十%以上。而西歐市場上另一類附保證收益的壽險商品,則多數在二○○一年歡慶重生,因為三%的保證收益對消費者而言,突然變得非常具有吸引力;除了三%收益遠較其他投資工具的獲利率高外,投資型商品還要收取的資產管理費,在此時則更加令消費者卻步。

不過,景氣不佳,單位連結型商品的資產價值卻不特別受到影響。自一九九八至二○○一年間,單位連結型商品的資產年增率高達十八%,而非連結型商品僅增加五%,而二○○一年,即使股市下挫,投資型商品因為有部分投資是由壽險公司進行避險,且某部分投資於債券,所以資產縮減量有限。

若以從投資型商品累積而來的資產佔壽險總資產的比例為依據,西歐國家大致可分為三個區塊:一是佔率二十%以上的國家,包括因為稅惠而享有大量境外業務的愛爾蘭與盧森堡、投資型商品發展成熟的英國和荷蘭、以及銀行保險發達促使投資型商品業務迅速拓展的義大利、法國與葡萄牙。二是佔率約十五%左右的國家,包括剛導入投資型商品不久的國家,其銷售業績迅速爬升,但在二○○一年才驟降的西班牙與比利時。第三則是傳統商品較受重視而使得投資型商品尚處於初始發展階段的奧地利、瑞士、挪威、德國與丹麥。

成熟市場有其特性 但業者仍面對多重風險

歐洲的投資型商品因為設計的多樣化,包含了終身壽險、退休險、甚至只為利用稅惠的短期相互基金投資。相對而言,這也反映出消費者購買投資型保險,是因著監理環境與其他市場因素而定。不過,有個有趣的現象是,銀行保險或獨立財務顧問發展穩固的市場,其投資型商品保費收入佔總保費收入的比率也較高。銀行保險業者因可結合保障與投資商品,推展單位連結型商品自然大為有利;獨立財務顧問則通常較為專業,比保險公司業務員具備更多投資專才,因此以銀行保險為主要行銷管道的西班牙、義大利、法國、芬蘭、比利時與瑞典,以及以獨立財務顧問為主的英國與愛爾蘭,投資型商品市場都較成熟。

無論如何,販售投資型商品的業者經常必須面對財務、經營與監理方面的風險。財務風險來自於保單設計可有各種不同的選擇與組合,以長期眼光看來,在定價上便相對較為困難,更何況金融市場反覆無常,對於業者的獲利往往造成影響。再說,業者由收取資產管理費而來的獲利,相對而言,也須視累積的基金價值而定,更別提監理改革有時也不全然是提供業者機會;對於市場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的監理決策,對於業者的獲利狀況,顯然也是舉足輕重的。

競爭與創新帶來正向展望

展望未來,歐洲投資型商品市場的榮衰掌握在下列決定性因素上:

一、股市回春:只有股市大漲時,投資型商品才會特別顯得具有吸引力。

二、替代性業務:傳統分紅保單相關資訊披露的不夠透明,必使得無法滿足的客戶,將保單轉為投資型保單。

三、年金制度改革:目前德國、西班牙已開始實施老年年金制度,義大利、法國及其他西歐國家,也在進行相關議題的討論。預計會有越來越多年金商品將被設計成變額年金,固定收益年金計劃轉化為投資配置較自由的固定繳款計劃,對於業者而言,也較有利。

四、稅賦規定:對某些市場而言,消費者購買投資型商品的部分動機在於稅賦優惠,假使這些有利因素有所改變,對於投資型商品業務,必是一項打擊。而沒了稅賦優惠,壽險公司在與銀行競爭時,在資產管理面便會因為較高的取得成本而失利。

五、銀行保險潛力:金融服務業跨越行業與國界藩籬的進一步合併,將對投資型商品的發展與保費成長造成刺激作用。對於銀行保險觀念尚未穩固的市場,或對競爭利基未有清楚認知的保險業者,市場的合併、變化對他們而言,機會更是無窮盡。

總括來說,歐洲的投資型商品未來展望是正向的。對保戶與保險公司而言,附保證收益的投資型商品提供了傳統商品之外的另一個選擇。投資型商品對壽險公司而言,不僅沒有投資風險,所須預備的清償資本也比較少。消費者買到的商品,透明度較高,也可參與股市的復甦。預料目前投資型保險滲透度尚低,且年金制度正在研議或進行的市場,最具高成長可能。如果能紓緩資產管理費所帶來的壓力,促使目前尚未大舉攻佔這塊市場的大型業者採取強進策略的話,投資型商品的戰國時代與商品創新的百花齊放,將指日可待。《資料來源:Swiss Re, Sigma No. 3/2003》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新光人壽:贊助「2018亞洲魔術方塊錦標賽」 鼓勵青少年手腦並用 培養正當休閒娛樂
魔術方塊發明已久,至今仍是相當受歡迎的腦力激盪益智遊戲,新光人壽為善盡企業社會責任,鼓勵青少年從事正...
市場動態
台灣訊息集錦
【保險訊息】 ‧產險費率自由化98.1.1起實施 金管會上(6)月19日公布「產險...
市場訊息
新光人壽:倍好保障旅程更盡興 網投旅平險活動 總保額達800萬 即抽頂級行李箱
台灣人喜好海外旅遊,根據交通部統計,2017年國人出國超過1565萬人次,創下歷來新高,然而,出國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