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到院前猝死已累計35人 醫:「快樂缺氧」需嚴防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1.06.11 (新聞)

國內新冠肺炎今(11)日新增24死亡,連續多日死亡人數持續攀升。而昨日死亡的28人中,傳其中一人就是年約56歲的雄獅集團欣傳媒資深總監林芳怡。據了解,她前一天晚上突然無法呼吸,緊急送醫,到院前人在救護車就過世,經檢查後確診為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近來傳出確診者因沉默缺氧,尚未就醫就猝逝等憾事,值得關注的是,近一個月已有35例確診個案是到院前就死亡,占比高達12%,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初步研判在家猝死者大多以「快樂缺氧」為主要原因,引發民眾群起購置血氧飽和濃度偵測儀(血氧機)。

醫師表示,確診病患需要積極監測動脈血氧飽和濃度,以利及早獲知病情變化;至於是否需要額外使用氧氣,必需由醫師評估後方可使用,以免影響對初期病情惡化與否的判斷。

缺氧狀況在多數狀況且適當配備下,可及早發現,無症狀或輕症居家隔離的確診者若有需求者,可透過遠端血氧飽和濃度監測,由醫療團隊遠距監測、及時介入。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肺癌團隊召集人、呼吸胸腔暨重症專科蕭世欣醫師表示,新冠肺炎確診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會依照病患的症狀有無、胸部X光表現、血氧濃度分成無症狀、輕微、中度、重度及極重度等五類,並依分類訂定醫療處置策略,任何一類確診者的病程都可能往不同方向發展,因此需要不同的監測追蹤策略。

新冠肺炎病患約有2~4成於確診之初尚未表現出明顯症狀,部份人可能前3~5天意識清楚、情緒平穩而且還能與人聊天,但卻在後續觀察中,病況因低血氧造成急速惡化。

蕭世欣醫師解釋,新冠肺炎病毒的攻擊特性與過往流行感冒病毒不同,主要透過ACE2接受器進到體內器官,而肺部中的肺泡上皮細胞及血管內皮細胞上有較多ACE2接受器,病毒進到肺部初期,主要破壞肺內前述兩種細胞,因而降低血管內血紅素及肺泡中新鮮氧氣的交換效率,形成低血氧,然而此時肺內細支氣管結構可能尚未受到嚴重破壞,因此感染者有時不易察覺低血氧或者只會感覺略有呼吸不順,這種現象特別容易發生在看電視或臥床休息等靜態活動中。

另外,新冠肺炎病毒也可能會影響呼吸系統中的化學接受器,某種程度的干擾確診者對低血氧的感受,讓身體慢慢陷入缺氧危機而不自覺,猝死風險提高。

蕭世欣醫師表示,若要減少沉默缺氧對身體產生的危害,重點在於適時偵測並獲知正確的血氧飽和濃度 (%)、血中氧氣分壓 (mmHg)等數值,才能及早掌握病情變化。

無症狀或輕症病患若於居家隔離狀態,無法透過實際抽血分析血氧飽和濃度、血中氧氣分壓等數值,可考慮透過遠距照護,使用攜帶式動脈血氧飽和濃度偵測儀,或再加上血壓計透過藍芽傳輸至遠距照護系統,當心肺功能有明顯變化,遠端的照護團隊可及時介入。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今年保經首罰!未落實電訪遭罰30萬 保戶如何自保?
今(2021)年1月維持裁罰0紀錄的保經代,昨(2/4)日宣告破蛋!某保險經紀人公司陳姓業務員,因冒...
投資理財
升級版投資型保險 創造雙贏
一只可以丟銅板的存錢筒或撲滿,和一本放壓歲錢的存摺,為很多人開啟人生第一道理財之門,也許因為對儲蓄、...
市場動態
台灣觀光迎困境 多元旅客成轉機
「陸客不來」四字堪稱毒咒,讓旅遊業者為之膽寒。觀光局統計,去(二○一六)年五月來台陸客三二.七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