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財經時勢
今年保經首罰!未落實電訪遭罰30萬 保戶如何自保?
文/何楷平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1.02.05 (新聞)
今(2021)年1月維持裁罰0紀錄的保經代,昨(2/4)日宣告破蛋!某保險經紀人公司陳姓業務員,因冒用消費者個資,擅自使用消費者的信用卡支付保險費,而該保經公司的電訪作業機制,也沒有做好把關,將冒名辦理的文件送交保險公司,遭金管會依違反《保險法》相關規定,開罰30萬元。
依規定,保險經紀人公司將要保文件,送交保險公司核保之前,必須對客戶進行電話訪問,以掌握保費資金來源是否為貸款、定存解約或保單借款等,並明確告知相關風險。且針對電訪內容進行全程錄音,以供紀錄備查。
愈來愈多消費者,選擇向保險經紀人買保險。因為相較保險公司業務員只能銷售自家商品,保險經紀人業務員能夠銷售不同公司的保單,因此在商品的選擇上更為彈性。
然而,根據保險局統計,2020年保經代的罰鍰出現「爆炸性成長」,相較產壽險公司的罰鍰下降,保經代罰鍰一年暴增5倍之多。其中,又以「未落實認識客戶KYC」為最大宗,常見的像是勸誘或利用話術,誘導客戶用保單借款、定存解約,或將房子抵押向銀行貸款,去買投資型保單等保險商品,以財務高槓桿方式買保險,還有業務員銷售時,未對客戶清楚說明商品內容,且未考量商品適合度等。
對此,保險局局長施瓊華提醒,「買了保險,就不該隨意解約,」消費者應該對自己的財務決定負責,不該單方面聽取業務員的話術,就貿然採取解約的行動。此外,不輕易將個人資料提供給業務員,投保任何商品都務必親自填寫要保書,誠實告知之餘,也要謹慎確認投保內容,留意業務員的銷售話術。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華南產險:啟動地震受災戶快速理賠 3日內理賠結案
針對日前花蓮大地震,華南產險副總經理暨發言人林適祺表示,華南產險於地震發生後隨即成立「地震災... | 醫療、健康保險 台灣多少人有長照險?最新統計令人震驚!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5人就有1人是65歲以上長者。距離超高齡社會還有2年,但在台灣... | 市場訊息 台北富邦銀行:行動銀行APP「輕鬆收付款」功能再升級"跨行轉帳"嘛A通 聚餐、團購分帳最佳幫手聚餐團購用富邦,輕鬆收款好Easy!台北富邦銀行創新推出的富邦行動銀行APP-「輕鬆收付款」手機Q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