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今年保經首罰!未落實電訪遭罰30萬 保戶如何自保?
文/何楷平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1.02.05 (新聞)

今(2021)年1月維持裁罰0紀錄的保經代,昨(2/4)日宣告破蛋!某保險經紀人公司陳姓業務員,因冒用消費者個資,擅自使用消費者的信用卡支付保險費,而該保經公司的電訪作業機制,也沒有做好把關,將冒名辦理的文件送交保險公司,遭金管會依違反《保險法》相關規定,開罰30萬元。

依規定,保險經紀人公司將要保文件,送交保險公司核保之前,必須對客戶進行電話訪問,以掌握保費資金來源是否為貸款、定存解約或保單借款等,並明確告知相關風險。且針對電訪內容進行全程錄音,以供紀錄備查。

愈來愈多消費者,選擇向保險經紀人買保險。因為相較保險公司業務員只能銷售自家商品,保險經紀人業務員能夠銷售不同公司的保單,因此在商品的選擇上更為彈性。

然而,根據保險局統計,2020年保經代的罰鍰出現「爆炸性成長」,相較產壽險公司的罰鍰下降,保經代罰鍰一年暴增5倍之多。其中,又以「未落實認識客戶KYC」為最大宗,常見的像是勸誘或利用話術,誘導客戶用保單借款、定存解約,或將房子抵押向銀行貸款,去買投資型保單等保險商品,以財務高槓桿方式買保險,還有業務員銷售時,未對客戶清楚說明商品內容,且未考量商品適合度等。

對此,保險局局長施瓊華提醒,「買了保險,就不該隨意解約,」消費者應該對自己的財務決定負責,不該單方面聽取業務員的話術,就貿然採取解約的行動。此外,不輕易將個人資料提供給業務員,投保任何商品都務必親自填寫要保書,誠實告知之餘,也要謹慎確認投保內容,留意業務員的銷售話術。

 

 

 

 




編輯推薦
健康醫療百科
天涼吃火鍋 慢性腎臟病患要小心!
近來天氣轉涼,國人最愛的火鍋就是聚會首選,但是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
人壽保險
林玲珠的保險哲學
二十年前,一位宜蘭漁家的平凡小女子,帶著懵懂的心情到台北找工作,只因為看到辦公室座落在高級大廈...
財經時勢
華南銀行:數位金融領導品牌 連續三屆獲得菁業獎最佳數位金融獎肯定
華南銀行近年大力推動「金融+AI」計畫,從內到外翻轉客戶的金融服務使用行為,其中於去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