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財經時勢
今年保經首罰!未落實電訪遭罰30萬 保戶如何自保?
文/何楷平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1.02.05 (新聞)
今(2021)年1月維持裁罰0紀錄的保經代,昨(2/4)日宣告破蛋!某保險經紀人公司陳姓業務員,因冒用消費者個資,擅自使用消費者的信用卡支付保險費,而該保經公司的電訪作業機制,也沒有做好把關,將冒名辦理的文件送交保險公司,遭金管會依違反《保險法》相關規定,開罰30萬元。
依規定,保險經紀人公司將要保文件,送交保險公司核保之前,必須對客戶進行電話訪問,以掌握保費資金來源是否為貸款、定存解約或保單借款等,並明確告知相關風險。且針對電訪內容進行全程錄音,以供紀錄備查。
愈來愈多消費者,選擇向保險經紀人買保險。因為相較保險公司業務員只能銷售自家商品,保險經紀人業務員能夠銷售不同公司的保單,因此在商品的選擇上更為彈性。
然而,根據保險局統計,2020年保經代的罰鍰出現「爆炸性成長」,相較產壽險公司的罰鍰下降,保經代罰鍰一年暴增5倍之多。其中,又以「未落實認識客戶KYC」為最大宗,常見的像是勸誘或利用話術,誘導客戶用保單借款、定存解約,或將房子抵押向銀行貸款,去買投資型保單等保險商品,以財務高槓桿方式買保險,還有業務員銷售時,未對客戶清楚說明商品內容,且未考量商品適合度等。
對此,保險局局長施瓊華提醒,「買了保險,就不該隨意解約,」消費者應該對自己的財務決定負責,不該單方面聽取業務員的話術,就貿然採取解約的行動。此外,不輕易將個人資料提供給業務員,投保任何商品都務必親自填寫要保書,誠實告知之餘,也要謹慎確認投保內容,留意業務員的銷售話術。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元大人壽:強化國人金融素養 推動普惠金融教育
「偏鄉的民眾對於風險概念薄弱,加上購買保險上較無判斷能力,很容易在不懂保障內容下買到不適合的... | 財經時勢 業界響應! 國泰富邦調降宣告利率為因應金管會要求,保單不得虧本、不得產生利差損,壽險公司陸續響應,繼台灣人壽聲明將陸續下架高IRR(... | 財經時勢 長照納保險扣除額 高逾2.4萬財政部長表示,綜所稅扣除額項目,擬增加長照費用扣除額;因應長照保險等,則擬將列舉扣除額度在2.4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