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常聽到保險業務員討論保險時都說「看個人需要」,這幾乎已成為保險業界琅琅上口的行銷語言,當然也是所有被介紹過保險的消費者最耳熟能詳的;消費者買什麼保險要看個人需要,銷售保險的業務員、公司則是除了讓消費者知道自己的需要有哪些?更要讓客戶相信這是一家值得信賴的保險公司。
踏出需求分析的第一步
以專業為訴求的保險顧問幾乎都強調幫客戶做需求分析,「為什麼要買保險?該買哪些保險?該買哪家保險公司的商品?」,但往往再懇切的建議仍然免不了會受到客戶的嚴格檢驗,「我不需要保險!我已經有保險了!我怎麼知道你公司的商品好呢?」這些消費者的拒絕與詰問是很直接的,卻也是第一線業務員要概括承受的。客戶願意做需求分析的前提是——對買保險的必要性有所認知,但要引導消費者認同保險的必要性,卻也是最困難的第一步。
廣告行銷助你達陣
要讓消費者認同保險,業務員的專業與服務熱忱固然重要,但除了業務員操之在己的努力之外,公司有沒有很高的知名度、售後服務做得好不好、社會的評價如何……等,都是業務員推展業務時很重要的因素。
投保時購買到的保險商品只有一紙契約,提供的保障看不到也摸不著,客戶的保險觀念通常是在被動推銷中建立,一般消費者對保險商品根本無從客觀認識比較,更不用說要在51家產壽險公司及數百家保險經紀、代理人中做出正確的選擇。對於保險這種無形的商品,如果能有強勢的廣告宣傳讓消費者產生強烈認同感,業務員在事後做解說、招攬時,就能收水到渠成之效。如果公司沒有知名度,就算有再專業與熱忱的保險理財顧問,當遇到客戶對自己公司一片茫然不知的樣子,恐怕還是難免搥胸頓足。所以,沒有知名度與品牌幾乎就等於失去了商機,而積極運用媒體廣告行銷手法,則是時下最能獲得消費者迴響的方法與捷徑。
保險業輸在廣告?!
保險業是以人為中心的金融服務業,比起其他銀行、證券、投信等金融機構,總多了一份濃烈的人情味,連主跑銀行與保險線新聞的各報社記者都能感受到,直誇保險業是個很有人情味的行業。此外,雖然保險業具有很高的社會責任性,但若論起民眾認同度,總是略遜銀行一籌。長久以來,銀行業的廣告曝光率總比保險業要高。銀行業不管在知名度、品牌認同及優質形象上,都在無形中拉大與保險業的差距,也容易吸引較高素質人力爭相投入銀行業,因而長久以來銀行工作一直是人人羡慕的金飯碗,其來有自。
保險業老闆們照過來
台灣保險廣告市場從鳳毛麟角到今日百花齊放,在社會大眾心中留下許多溫馨感人、懾動人心的創新廣告印象,也讓保險業受到更多的注目。從歷屆保險信望愛獎評選出的年度最佳廣告獎得主中可以發現,近年來保險廣告以電視、廣播及平面雜誌、報紙等媒體,為保險的保障功能做最好的代言,也讓民眾對積極做好風險管理與保險理財規劃有更深的認知,這樣的廣告風氣也逐漸改變社會大眾,保險公司、保險經紀人及代理人公司老闆們對廣告的態度,也從早期看待廣告是可有可無的費用支出,轉化為更積極地將廣告視為投資企業成長的利器。
一夜情VS.一生一世
對消費者而言,買保險就像談戀愛;有人是感覺對了就買,也有人因為人情而買,但卻可能類似時下的一夜情,從此不再相見,但因而信守諾言長相廝守到老的也大有人在,或許我們該想想:我們希望消費者給保險什麼評價?消費者要的可不只是需求分析,美麗承諾的保險廣告更不該是誘人的陷阱,它也算是保險契約一生一世的忠貞承諾,所以,賣保險要問消費者的需求在哪裡之前,先從提供大眾正確保險觀念的廣告做起吧!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3年05月04日
勞動部:國民年金保險費政府加碼補助 馬上繳 現省一半!... | 市場訊息 康健人壽:台灣老化速度超英趕美 重陽節用保險表孝心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中華民國人口推計 ,台灣目前65歲以上人口已達286萬為「高齡化」社會,推計將於... | 健康醫療百科 抬頭紋不只有礙美觀 心血管疾病風險多10倍抬頭紋是不少愛美女性的天敵,而近來一份研究指出,抬頭紋更是健康的天敵,它影響的不只美觀,抬頭紋愈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