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富過三代的節稅規劃
文/王文和 | 2011.03.01 (月刊)

從報章雜誌常發現,因生前未將財產妥善分配給下一代,導致去世後小孩為爭家產而鬧到互不相往來,甚至成仇人。因此,已有眾多人體會「生前贈與」給下一代比「死後繼承」更符合財產所有人的意思,也讓下一代財產分配較能心服口服,所以採「生前贈與」移轉財產給下一代將是未來的趨勢。

然而生前贈與涉及「贈與稅」規定,如何節省稅賦,並達到最大節稅效果?

分年贈與 節稅法寶

以往遺產及贈與稅採累進稅率課徵(最高稅率五十%)以達社會公平,但也使國內資金外流極為嚴重。為拉近與鄰近國家的租稅差異,政府在九十八年一月二十三日修正遺產及贈與稅法,不但將遺產稅及贈與稅改採單一稅率十%,還將贈與稅免稅額度從每人每年一一一萬元拉高到二二○萬元。增加國人將財產分年贈與的誘因。附表案例將說明,分散越多年度贈與,節省的稅賦就越可觀。

為下一代規劃保單 合法節稅

希望達到分年贈與的節稅效果,又擔心孩子太早拿到錢而變成好吃懶做,怎麼辦?保險規劃沒有直接贈與孩子金錢的缺點,而且又能享有分年贈與的好處。

為孩子購買保單需注意,要以孩子為要保人(至少要滿七歲)及受益人,這樣每年幫孩子繳納保險費即「視同贈與」,保費金額加上其他贈與合計,每年不超過二二〇萬元就不用繳納贈與稅。

當然規劃兒童保單最好是滿期時正好是孩子心智已成熟的年齡。必須注意的是,若父母為要保人,小孩為受益人,就無法享有分年贈與的好處。因為一旦保險期滿,而要保人仍健在,受益人領回的滿期金即屬贈與行為。如滿期金與當年度其他贈與金額合計超過免稅額二二〇萬元,要保人就需課徵贈與稅。萬一保險繳費期滿後要保人才去世,受益人領取的生存保險金就需納入最低稅負計算,也就是根據所得基本稅額條例,受益人領取的保險給付需計入個人基本所得額。

取得不動產時間久 分年贈與效果小

對於不適宜以分年贈與方式移轉給下一代的不動產,怎麼辦?

如果父母取得不動產時間不久,可改用買賣方式轉讓,也就是由父母先逐年贈與給小孩資金,待小孩資金足夠後,再由小孩以受贈資金向父母購買不動產。

以買賣方式轉讓不動產給下一代,應考慮繳納土地增值稅及契稅金額。其中,土地增值稅是以增值倍數累進課稅,持有土地的時間越久,增值稅就越多,最高稅率可達四十%。相較之下,遺產稅率不過十%,且繼承的土地不用繳納土地增值稅。因此,若父母持有不動產的年份較久,則讓下一代以自然繼承取得不動產,比起贈與或買賣方式取得更能達到節稅效果。

以分年贈與方式將財產移轉給下一代,其節稅效果雖然可觀,但仍應考量個人財產多寡及財產種類,不同的財產,規劃方式將不一樣,個人也應隨時注意法令的變動,而保險是一個極為有效的節稅方式。

在利率偏低情形下,保險既能享有分年贈與好處,又可不讓小孩太快拿到錢而養成不良習慣,其獲益率也與定存利率相差不大。當然對一般民眾來說,稅賦法令甚多,又常變動,所以由專業人士規劃,應是較為安全可靠的方法。

 

 

 

 




編輯推薦
醫療、健康保險
海外就醫 保險理賠要打65折!?
醫療險,也能保到國外去嗎?出國期間萬一發生緊急醫療事故,在海外住院治療後,高額的費用可以獲得全額理賠...
醫療、健康保險
超過6個月未交齊可保證明 還能復效?
因未繳保費而停效,超過6個月才申請復效,保戶未繳齊可保證明法院卻還是判定保險公司須接受復效申請,原因...
醫療、健康保險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預告>健保署前署長李伯璋的健保改革夢
剛卸下6年8個月重任的健保署前署長李伯璋寫下任期最長的健保署長紀錄。健保是台灣的驕傲,為了讓健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