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依據108年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國人因高血壓導致的心血管疾病死因,例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等,分別列在十大死因第2位、第4位及第8位,共造成38,290人死亡,即每4.5個死亡人數中就有1人是死於高血壓直接相關的三種死因。
「沉默殺手」高血壓--中風、心臟病的元凶之一
高血壓的成因是多面向性的,包括環境因素、體重過重、攝取過多鹽分與酒類、缺乏適量運動等。依據2016-201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18歲以上國人的高血壓盛行率達25.82%,推估約有508萬人罹患高血壓,且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由於血壓升高時,多數人沒有明顯症狀,很多人都是在健檢或是看醫生的時候才發現,甚至有人第一次發生症狀就是中風。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醫師表示,血壓是血液流動時衝擊血管壁所引起的壓力,正常血壓值應等於或小於120/80mmHg,當血壓達130/85 mmHg即有偏高情形,140/90 mmHg以上就代表有高血壓,而且高血壓可能造成很多後遺症,會影響到腦部、心臟、腎臟和眼睛等。
「全國社區血壓測量網絡地圖」提供3000家血壓服務資訊
國民健康署提醒若民眾出現白袍恐懼症,即為看到醫護人員血壓會不自覺飆高,建議可善用國健署建置「全國社區血壓測量網絡地圖」(網址:https://reurl.cc/7oKQG5),提供全國約3,000家血壓量測服務資訊,幫助民眾找到生活周邊的血壓站來量測血壓。若量血壓採居家進行,建議使用衛生福利部核發「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的血壓計作為家中常備血壓計,並注意要定期校正檢查。此外,量血壓時須注意不交談、不憋尿、不翹腳、壓脈帶不低於心臟、挽袖、腰部挺直、腳底自然垂放,才能正確量血壓。
血壓3C自我管理—了解身體密碼120/80
今年全球經歷COVID-19疫情的衝擊,個人自我防護固然重要,但血壓自我管理更不容忽視。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民眾,掌握以下三個簡易步驟,就能輕鬆做好血壓3C自我管理:
一、記得定期量血壓(Check):國民健康署呼籲18歲以上的民眾每年至少要量一次血壓,有高血壓家族史更應該從年輕起養成定期測量血壓的習慣,並利用紙本或手機下載相關健康管理軟體紀錄血壓數值,除可自我監測血壓變化情形,亦可幫助醫療人員瞭解血壓控制情形,做為治療依據。
二、健康生活型態不可少(Change):在日常生活上,更要落實良好生活型態,如採低油、糖、鹽及高纖的飲食、拒菸酒、適度運動(1天至少運動30分鐘),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有助於血壓控制,減少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的風險。
三、按時吃藥要記牢(Control):血壓不是固定的數值,會隨著時間、情緒、季節有些許變化,除落實良好生活型態外,更需持續規律服藥,切勿擅自停藥,讓病情得到妥善的控制。高血壓治療目標值依罹患慢性疾病種類及年齡層不同,會有所差異。一般民眾仍建議至少維持在血壓值140/90 mmHg以下,對於罹患慢性病及老人族群,血壓控制則更為重要,針對個人合適的控制範圍建議仍遵循醫師專業諮詢。
此外,時序進入秋季,天氣多變化,低溫與溫度驟降會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因而增加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國民健康署呼籲牢記FAST中風口訣:「臉歪手垂大舌頭 記下時間快送醫」,避免錯失治療黃金時間。
(本文由國健署提供)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華南銀行:信貸「前3個月1.68%起」 貸您幸褔起飛暑假旅遊旺季來臨,對於心動的旅遊行程就缺那麼一點資金嗎? 現在,就讓華南銀行助您一”幣&... | 市場訊息 臺銀人壽:永續公益 114年綠化植樹月 「手植希望 綠網相連」為迎接綠化植樹月,臺銀人壽攜手公益夥伴朝興啟能中心、樂憨之家於114年3月22日,共同參加臺南市政府... | 醫療、健康保險 <電視座談預告> 台灣每天38人失智
2013年,台灣65歲以上失智盛行率已達4.97%,且每增加5歲,老年失智發生率就增加1倍;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