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好像是今年年初開始吧!我明顯感覺到自己體力的衰退,身上的零件毫無預警的一個個出現毛病。先是膝蓋,老是隱隱作痛,讓喜愛登山的我覺得很不服氣!一向自詡有二十年登山資歷的我只好去找醫生,醫生說我的膝蓋已過度使用,半月軟骨都磨損的差不多了,當然會痠痛。
接下來,我發現睡前躺在床上看小說、散文時,不知是不是光線不足的關係,還是姿勢不對,感覺右眼常霧茫茫,經常會看到揮之不去的黑斑點在眼前轉阿轉,去看醫生才得知,我有了飛蚊症。」……
當生日蛋糕上的蠟燭出現四字頭,你是否也感覺到雖然精神內涵是人生的巔峰,但身體零件卻一個接一個開始故障?身心的變化,讓人在感慨之餘也開始正視「老後是否健康狀況多?」的相關課題。
變老 人生必經之路
內政部103年的統計通報顯示,我國自82年起邁入高齡化社會以來,65歲以上長者所占比率持續攀升,102年底已達11.5%。衡量人口老化程度的老化指數為80.5%,近10年間已增加33.9個百分點。102年老化指數雖較加拿大、歐洲各國及日本等為低,但高於美國、紐西蘭、澳洲及其他亞洲國家。
日本作家曾野綾子在「中年之後」一書,道盡自己活了74歲的肺腑之言,告訴年輕人或年長者,面對人生的下坡路,該如何培養晚年的愉悅美學,走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變老是人生必經之路,大家都希望自己能老的優雅、老的安心。但是,若希望能老的安心、幸福,活出自在的晚年,則必須提醒自己,從年輕開始及早規劃,理性妥善的處理個人投資、儲蓄與保險的「老本」,才能達到未雨綢繆的目的。
「老本」,說來俗氣,卻也實際,提前做好準備,才不會老了、病了,徒留帶病的殘弱病身到老。
退休與準備好 哪個先到?
如果能夠自由決定退休時間或可以順利工作到屆齡退休,或許還有機會在離開職場前準備好足夠的退休金,等待逍遙自在的日子到來。但是因為任職公司的經營狀況改變,或自己的健康、家庭或工作有突發狀況,而被迫必須提早停止工作或退出職場的人,就沒那麼幸運了。
雖然因為社會保險等政策機制的啟動,大多數人不至於「空手」退休,但即使如此,緊隨「退休」而來的必然是年紀變大、身體變差、就醫變常、收入變少、照料需求變多,靠著這些基本的保障,想要幸福退休可不容易。
「沒有人知道意外與明天哪個先到」這句話很多人耳熟能詳,其實,「退休」與「準備好」哪一件事會先來,一樣無法預測。
至少500萬 退休你準備好了嗎?
面對人口結構的高齡化,醫藥衛生進步使得疾病型態慢性化,以及家庭結構小型化,退休後如何做好規劃與保障,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想要幸福退休養老必須靠自己做好準備。
要如何才能輕鬆享受退休後長達20~30年的日子,是另一個必須及早考量的問題。
一般而言,退休準備約需準備500萬~3,000萬元,以退休後還有二十年餘命來計算,如果有500萬元退休基金,平均每個月只有1萬多元可以維持基本生活,如果能有3,000萬元,那麼每個月平均有10萬元以上可以花用,退休歲月可以過得更舒適。
兩性平均餘命79.86 歲對抗死神 銀彈夠不夠?
醫療科技進步的另一個貢獻是,常常有機會把人從鬼門關搶回來,而年紀越大,被死神點名召喚的機會當然越多。接下來的問題是,養老本夠不夠拿來當與死神對抗的銀彈?
退休不僅是收入減少甚至經濟死亡的問題,隨著年紀增加罹病率提高,老年的醫療支出與照顧費用也相對可觀,規劃退休收入絕對不能遺漏老年的醫療費用支出。
內政部統計處103年公布的「102年國人零歲平均餘命估測結果」,顯示國人零歲平均餘命已達80歲,高齡化已經是無法逆轉的趨勢。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迅速抵達事故現場 2005~2017已服務273,083人次
... | 醫療、健康保險 可還本、大眾運輸加倍賠 殘扶險規劃比較要細心!許多人以為身障、失能大多由意外造成,但其實疾病才是主要原因,而年輕的失能者愈來愈多,提早規劃長照險,... | 財經時勢 保險業投資自經區不動產 開發時程不受限
自由經濟示範區引資,向壽險業招手。為進一步配合自經區引資計劃,金管會昨(27)日同意保險業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