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投資理財
投資平衡基金的5大考量
文/陳怡君 | 2004.07.01 (月刊)

每逢股市下跌,平衡基金就再度受到投資人的重視。

平衡基金就是同時投資股市和債市的基金,主要是兼顧長期資本利得和穩定收益。通常會有一定比重投資固定收益的工具上,如債券、可轉換公司債等,其他部分則投資股票,以追求資本利得。

新一代平衡基金 避險功能更強

今(93)年以來股市上沖下洗,股債平衡型基金規模因此快速成長,統計至4月底成長近8成,增加近1千億元。若再加上正在募集及將募集的平衡基金,預期平衡型基金規模將逾3千億元,超越股票型基金。

過去投信公司發行的平衡基金,因契約限制投資股市的上限為基金淨資產淨值的70%,下限30%。因此,雖較股票型基金能發揮抗跌效果,但因投資股市的下限限制,一旦股市大跌,還是無法完全規避投資風險。

但是今年發行的新一代平衡基金,除了股票布局在必要時可降低至零持股,充分降低股市大跌風險外,投資範圍還擴大到全球的股債市。例如大眾全球平衡、元大全球平衡、玉山全球平衡、瑞銀全球成長平衡、日盛全球平衡等。

另外,投資的商品也不再限於股票和債券,而可以運用部分衍生商品,例如選擇權、指數期貨等,發揮避險功能。有些平衡基金更導入計量操作機制,例如CPPI(固定比例投資組合保險)、TIPP(時間不變投資組合保護)策略做為客觀停損停利標準。

選擇平衡基金的5個考量

面對這麼多類型的平衡基金,投資人該如何選擇?專家建議,投資人可從以下5個項目考慮:

1. 績效穩定性:由於選擇平衡基金的投資人,屬性本就偏向穩健保守,因此基金表現是否平穩相當重要,如果淨值波動太大,代表該基金的操作上偏離「平衡」目的。

2. 基金定位:目前市面上的平衡基金,如果從風險和報酬再細分,又可分保守、穩健、積極。通常訴求保守的平衡基金,投資債券較多。像有些平衡基金投資債券部位達7至9成,這類平衡基金無異於債券基金。而穩健型平衡基金,債券投資部位稍多於股票,但仍以賺取固定收益為主。至於積極型平衡基金,股票投資比例會較高。例如德盛安聯中小型動態策略平衡,以及復華神盾基金、金復華精鑽平衡等。

3. 投資與組合:平衡基金的操作工具多樣化後,為了增進資產配置的效率、提升資產避險功能與增加投資收益,除了投資股市債市的相關商品外,投資組合會增加衍生性金融商品。例如運用可轉換公司債、台指選擇權與利率期貨,以增加避險功能。

4. 資產配置:目前市面上的平衡基金,就投資地區的配置,可分為全球型和國內型;全球型的投資地區囊括全球,國內型則投資國內股市債市。

以投資工具的配置來看,多半都強調股債平衡,但在股票投資部分,多半投資上下限,定在1成至7成間。選股部分,有些是緊跟著大盤指數,有些強調投資價值型股票,而少部分投資中小型股票。而債券部分雖然差異不大,但是有些平衡基金側重可轉債,主要是運用可轉債同時具有股票和債券的性質,獲取股債的收益。

5. 操作策略:平衡基金的操作策略,多半強調追求比定存高出3〜5倍的收益,但是將風險降到最低還是主要目標。因此有些是以基金公司集體會議決定投資策略,有些則除了經理人可決定外,並輔以電腦計量工具幫助基金達到避險、追求安穩報酬目的。至於投資全球的平衡基金,則以指數期貨和匯率選擇權達到避險作用。

有了以上的認知,投資人在挑選投資工具時,才能在認清風險與報酬間的關係,並考慮與自己的投資個性是否相符之餘,挑到一支適合自己的的平衡基金。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中信金控:最大贏家!中國信託勇奪2015「台灣併購金鑫獎」4大獎
中國信託呼應金管會主打「亞洲盃」政策有成,8日獲臺灣最具權威之「台灣併購金鑫獎」肯定,除了以中國信託...
財經時勢
斷橋意外釀死傷 勞保局:將從寬認定職災給付
宜蘭南方澳跨港大橋意外造成6死12傷,交通部長林佳龍表示將發給罹難移工每人500萬賠償金,若涉及保險...
市場動態
低收入戶買儲蓄險 補助資格恐取消
低收入戶可以買保險嗎?收入不豐,更應該用保險來保障可能發生的意外。要注意的是,保單也屬於有價證券,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