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不認真更快樂? 你錯過的是「幸福」
文/黃秀玲|《現代保險》雜誌 | 2020.09.16 (新聞)

常常聽到有人在安慰感情受創或工作受挫的人,說「不要太認真」。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因為對人、對事太認真,不僅自己很容易受傷,也可能變成別人的壓力。

有時,我也會想,有些事真的有那麼嚴重嗎?而且許多教人如何維持身心健康的專家,也都會說凡事不必太在意、太認真。感覺上不那麼認真的人,應該過得比較快樂。

然而某次錄【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談「頭腦保養」,邀請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學院教授胡海國教觀眾精神健康之道,這位精神科權威醫師卻說,「認真」是充實腦力非常重要的良方,不只要認真做事待人,而且不論快樂、悲傷、痛苦都要很認真地去體驗。

原來做事不認真,會讓人體驗不到充實感,對人不夠認真,會讓人得不到歸屬感與自我價值感。面對喜怒哀樂不能認真地去感受,既錯失生命累積豐富度的機會,也因而無法習得對別人類似情境感同身受的能力。

我的父親在辭世前跟我講的最後一句話是「把事情做好最重要」,這是對工作、對責任的認真,而父親徹夜不眠地研讀資料的身影,正是我腦海裡對「認真」最深刻的印象。

我的母親離開我們之前講的最後一句話,則是對照顧她八年的看護說的「謝謝妳」,這是對人、對感情的認真。尤其媽媽說出這句話,是在無數次萬般痛苦的抽痰之後。當時對臉上罩著呼吸器又十分虛弱的她來說,講話是非常困難的,每次抽痰也都是萬分掙扎的。

記得我即將離家上大學前,媽媽堅持親手為我織一件毛衣外套。只要有一丁點的不滿意,媽媽便拆掉重來,我總在一旁說「沒關係啦!不要再拆了,沒有人看得出來啦!」,「做甚麼事都要仔細認真,怎麼可以隨隨便便?」媽媽永遠這麼說。

從我很小到我長大,媽媽親自為我縫製過無數漂亮的衣裙,雖然贏得很多人的讚美,但是當時我並不懂媽媽對細節的執著。一直到過了大半生,我才深刻體會,原來媽媽的精湛手工縫出的,正是她對人對事的認真。

爸爸媽媽都是幸福的人,他們的幸福來自於對人、對事的用心與認真,因為這樣,他們一生充實,而認真關懷別人,更讓他們的人生意義不凡。

幸福,原來就在認真裡。

 




編輯推薦
投資理財
<電視座談預告>年節理財 開春一路旺旺來
年關已近,又到了領年終獎金、發紅包的時節。據法人推估,去(2016)年整體金融業,包括銀行、證券和保...
人壽保險
全球瘋聊天機器人 金融保險業也愛用!
買一台iPad當作媽媽的生日禮物,沒想到一個下午,媽媽竟問了十遍「電話簿在哪裡?」這才突然想到,可以...
市場訊息
摩根投信:全球利空淡化 亞洲股市上週清一色獲資金買盤
國際市場利空消息淡化,不論是中美貿易戰爭或是英國脫歐進程,都傳來正向消息,帶動國際資金回流亞洲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