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痛不死但又惱人的「張力性頭痛」
資料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0.09.10 (新聞)

張力性頭痛為最常見的頭痛,佔所有頭痛患者的80%,從前也稱為壓力性頭痛、緊縮性頭痛。其發生原因有很多,常認為此種頭痛是由於頭顱周圍肌肉筋膜收縮,刺激血管或筋膜周圍的疼痛受器所引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神經內科主任廖岐禮解釋,依照發生頻率和時間可分為:
1.偶發性頭痛(不一定每個月都有頭痛)
2.頻繁性頭痛(每個月有1至14天會頭痛)
3.慢性頭痛(每個月超過15天會頭痛)

典型頻繁性張力性頭痛的症狀有:
1.輕到中度的頭痛、雙側疼痛、壓痛或緊痛感、走路或爬樓梯等日常活動不會加重(至少有2個症狀)
2.頭痛持續30分鐘至數天
3.畏光或怕吵、沒有噁心感或嘔吐

廖岐禮說,急性發作時,可以考慮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或是阿斯匹林,合併咖啡因成分的藥物,其治療效果比單一成分止痛藥可能再好一些;另外研究顯示雖然Acetaminophen成分(例如普拿疼)的效果差一點點,對於孕婦比較安全。

慢性張力性頭痛持續很久,而且常常造成明顯的生活困擾,預防或治療的方式可分為:
1.藥物治療:抗憂鬱劑(如Amitriptyline, Mirtazapine, Venlafaxine)、抗癲癇藥物(如Topiramate, Gabapentin)、肌肉鬆弛劑(如Tizanidine)、或局部注射。

2.非藥物治療有熱敷或冰敷、針灸、按摩或推拿、休息、調適生活型態、協助了解並面對壓力或負面想法的認知行為治療。非藥物治療尤其適用於希望不要吃藥、已經吃很多止痛藥、吃藥反應不好、身心壓力大的患者,或是孕婦。

若是張力性頭痛,一般而言不需要特別的影像學檢查,正確地使用藥物或非藥物治療即可;倘若出現突發性劇烈頭痛、頭痛伴隨發燒/視力模糊/頸部僵硬疼痛/意識不清、姿勢改變或用力時頭痛加劇、甚至出現臉歪嘴斜、一邊手腳無力等不尋常症狀時,建議及早就醫尋求專業協助。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元大人壽:癌症治療費用高 全方位癌症保障不可少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104年統計報告指出,癌症已連續34年居國人十大死因榜首,因癌症就醫的病患人數便高...
市場訊息
遠雄人壽:攜手果陀劇場開辦戲劇工作坊 幫助家庭照顧者重拾快樂與自信
台灣家庭照顧者約有90萬人,他們總忙於滿足被照顧者的各種需要,卻長期將自身的生理、心理需求放在最後,...
醫療、健康保險
有氣喘病史 會被拒保嗎?
台灣因氣喘發作而不治的名人不少,而受氣喘痼疾困擾的人更不在少數。氣喘的病因為何?第一次發作時通常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