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今(2008)年9月可說是金融史上最慘烈的一個月,擁有158年歷史的投資銀行,同時也是華爾街4大券商之一的「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突然聲請破產保護,美國政府見死不救的態度,更大出金融市場專家意料之外。
緊接而來的,是其它投資銀行因為流動性風險及信用風險也岌岌可危,突然間,市場一片腥風血雨,全球投資人無不憂慮自己的投資可能在一夕之間化為烏有,其影響之大,就如同美國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所形容的,「這是百年難得一見的金融風暴」。
衍生性金融商品如水能載舟也能覆舟
造成這次金融風暴事件的元兇,主要就是CDO(擔保債權憑證),因為投資銀行買入這些債權憑證,再結合選擇權透過財務工程包裝成連動債,並由信評機構給予較佳的信用評等,之後交由通路銷售到客戶手上。
為了擔保信用違約事件發生,無法履行給付責任,投資銀行又向保險公司投保,因此衍生出CDS(信用違約交換)的金融商品,將違約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如此透過一層一層的包裝,造就近幾年衍生性商品熱賣的現象,使得投資銀行業績如日中天,投資銀行的獲利更是驚人。
但水能載舟也能覆舟,這次次級房貸引起的金融風暴,就如同剝洋蔥般也一層一層擴散,導致華爾街前幾大投資銀行一一倒地,而影響台灣投資人權益最鉅者,即是雷曼兄弟公司宣告破產。
恐慌心理湧現,投資型保單亦難倖免
根據我國金管會的調查統計,台灣的投資人透過金融機構購買雷曼兄弟金融商品的人數高達5萬1千人,其中絕大部分所購買的是保本型的連動債,亦即不論連結標的的績效如何,到期時投資人保證至少可以拿回投入的本金,投資人本以為可以安心賺到高於市場利率的利息,但卻因為發行機構及保證機構的信用風險,導致連本金都不保的狀況發生。
雖然很幸運地,在主管機關保險局嚴格把關下,雷曼兄弟因不符合投資型保單連動債發行機構的資格,因此,國內保險公司並未銷售由雷曼兄弟擔任發行或保證機構的連動債而逃過一劫。
但在客戶對連動債恐慌性的心理影響層面下,占投資型保單銷售比重最高的連動債出現窒息性的停滯,尤其銀行通路紛紛宣布暫停銷售連動債,投資型保單銷售量瞬間一落千丈。
認清投資風險與理財需求
將本求利是每個投資人共同心態,但投資人必須了解的是,只要是投資,就會伴隨著風險。甚至把現金抱在手上不做投資,也會有因通貨膨脹,導致實質購買力降低的風險。
其實風險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投資人是否了解風險的本質及自己可忍受風險的程度,如果因為害怕風險而忽略投資的重要性,或輕忽通貨膨脹的可怕性,而不做投資理財規劃,反而是不智之舉。
投資人進行投資之前,應該先確認自己的理財目的是什麼?是為賺取穩健的固定收益、幫子女準備教育基金,或者幫自己儲備養老退休金、資產保全、稅務規劃等等,了解自己的需求後,再評估自己承受風險的屬性及程度有多大,進而再決定可用來投資的金額多寡,以及可接受商品的風險程度有多高。
先風險規劃後理財,無後顧之憂
人生有三大風險,一是「走的太快」的風險(死亡風險),二是「活的太久」的風險(長壽風險),三是「走不掉」的風險(疾病及失能風險);理財的第一步是先做好風險保障,惟有充分妥適的人壽險、年金險、養老險及健康醫療險規劃,才能克服三大人生風險。
因此,投資人應該先做好完整的保險計畫,幫自己做好風險保障後,再做投資理財規劃,才能讓投資無後顧之憂。
另外,壽險業者也應先確認投資型保單的目標市場,以下提出幾點建議:
- 回歸需求分析: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週期中,保險和理財的目的和需求不同,投資型保單透過不同的保險和投資組合,可以滿足投保人保障、理財、子女教育金、退休養老及稅務規劃、資產保全的需求,因此,確實分析客戶需求再做商品銷售規劃,自然不會受短期市場因素影響。
- 慎選連結標的:投資型保單連結標的相當完整,不同的標的追求不同的目標報酬率,但隱藏的風險程度也不相同,因此,除了了解客戶的保險及理財目的外,也要了解客戶的風險屬性,在篩選連結標的時應更加謹慎。
- 訴求資產配置:資產配置包括投資幣別、投資區域、標的類別等等,國人習慣將資金擺在銀行存款,雖然理財風險性較低,但卻忽略了通貨膨脹的風險,尤其是近幾年通貨膨脹率往往高於存款名目利率,造成實質負利率的結果,因此銷售投資型保單,資產配置的訴求是很重要的賣點。
- 定時定額:根據專業機構統計,在多頭時定時定額與單筆投資方式都有不錯的獲利績效;但在空頭時,定時定額的績效卻比單筆投資亮麗,因此,訓練通路銷售定時定額的投資型保單,應該是業者必須加快腳步進行的計畫。
- 市場區隔:如何在競爭的對手中脫穎而出,保險公司應該具備與市場差異化的能力,無論是商品、作業平台、教育訓練或者售後服務,都是可以跟市場區隔的條件,否則即無競爭力。
加強風險保障,消費與銷售端共同課題
這次金融風暴對保險業者未來推展投資型保單的影響,與其說是危機,不如說是轉機或契機,因為經過這次事件,不管消費者或銷售通路,將會更注重投資商品的風險及保障的需求。
未來業者在投資型保單的發展,會是站在浪頭上挺進,抑或被金融海嘯吞沒?能否化危機為轉機?端視各家公司的應變能力,以下提出幾項淺見供參考:
在保險公司方面,應該加強:
1. 商品設計與市場及通路結合
2. 成立退休金教育訓練小組
3. 發展完整資訊平台
4. 後台服務功能提升
在業務員、經代人通路方面,應該強化:
1. 金融商品專業訓練
2. 客戶需求分析訓練
3. 資訊能力提升
在銀行通路方面,應該檢視及改善:
1. 保障型保險商品專業能力
2. 定時定額商品銷售比重
3. 理財獎酬制度修改
著重多元規劃 才能讓危機化為契機
投資型保單具備完整的保障及理財功能,很可惜以往偏重於連動債銷售,而忽略了保障的功能,未來隨著人口老化、家庭結構改變及平均壽命的延長,投資型保單在退休金市場上將更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具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
只是未來仍待保險業者及銷售通路在商品規劃、教育訓練、系統平台及售後服務上緊密合作,才能有效的推廣,將此次次貸及雷曼兄弟破產事件引發的危機,化為轉機與契機。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三商美邦人壽:捐贈微型保險 持續守護致理科大學子
三商美邦人壽為善盡企業社會責任,連續第2年以捐贈保險費方式提供致理科技大學免繳學雜費學生一年... | 市場訊息 王媽媽的兩千萬元保險金王媽媽是我第一個客戶。
二○○六年,入秋時的某一個早晨,早會剛進入主題,不斷震動的手機,是王媽... | 市場訊息 新光金控:校園徵才戰開打! 大舉徵才近4,000人畢業季即將來臨,每年約有25萬名社會新鮮人即將投入職場,根據人力銀行去年統計資料,去年有高達9成6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