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播下種子 總有發芽的一天
文/黃秀玲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0.03.10 (新聞)

過年前隨旅行團去北海道,在旭川動物園看到一對北極熊,我不但沒有絲毫驚喜,心情反而十分沉重。牠們全身毛色黯淡發黃,在布置了假山的狹小空間裡反覆甩頭踱步,從這頭走到另一頭,再從另一頭走回來,只不過五、六步的距離,牠們卻得用一輩子去走!牠們的肢體語言透露的盡是失望、無奈與不安。即使不愁食物匱乏,也不用擔心氣候變遷,而且當天旭川零下十幾度的氣溫,對北極熊來說應該很舒適,我仍舊在牠們無神的雙眼看到絕望。回想起在東京上野動物園看到的北極熊,同樣毛色泛黃、不斷晃動頭頸來回走動,當時我以為是氣溫偏高讓牠們不安不適,原來讓牠們焦躁的是喪失自由與自尊,以及日復一日徹底的失望。

記得小時候逛動物園與看馬戲團是我最喜歡的活動,只要國外的馬戲團到台灣演出,爸爸媽媽都會帶我們去觀賞,當時看到每一種動物和牠們的每一個動作都覺得很新鮮、很好玩,長大後每一次出國,只要是自由行一定會找機會去當地的動物園走走。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到動物園看動物的感覺在我心裡慢慢走味,尤其看動物表演時,我不但無法像過去一樣從中獲得快樂、新鮮,浮上心頭的反而是動物被馴服過程的辛酸。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日本一處芝櫻景點看到的猴子表演,當觀眾掌聲不斷時,在一旁待命的小猴子雙腳直立,兩手在背後緊握,滿臉仇怨,雙眼幾乎迸出怒火,主人募款收場觀眾散去後,我瞥見主人狠狠「修理」牠,那一幕讓我難過至今。

我因而想到,很多觀念的改變都在不知不覺之間,也都需要時間,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必須要有一些不計成敗與個人利害得失,不放棄持續努力傳遞這些觀念的人,包括環保、動保、食安、空污、保健……等議題,一開始可能被大多數人視為無病呻吟或嘩眾取寵的異端,短期內也看不到成效,但當改變的種子散播出去,總有發芽的一天。

回想我對動物的想法有這麼大的改變,就是在接觸廣泛的資訊時,不知不覺受不特定的動保人士影響,加上經常閱讀有關動物保護與自然生態的報導,至少能夠體認「喜歡」動物與「愛」動物是不同的。愛裡有尊重,對人對動物皆然。

保險觀念也是如此。台灣保險發展至今,民眾的觀念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一九六三年僅一六.四萬人投保壽險,二○一五年增加到五千五百萬人次,是五十二年前的三三五倍,若不是無數人不斷傳述為自己、為家人買保險有多重要,這種奇蹟式的改變與成長是不可能發生的。

 

延伸閱讀:

英雄只比常人多勇敢5分鐘而已!

【專欄】最好的功課和挑戰 就是耐心等待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摩根投信:MSCI半年度調整 外資買超失靈 台股再遇雙降風
MSCI今(16)日公布最新半年度權重調整,僅管今年來台股大獲外資青睞,但本次再度遭受雙降命運,在「...
市場訊息
華南產險:榮獲金管會『微型保險身心障礙關懷獎』肯定
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舉辦的「113年度保險業配合政策推動各項業務頒獎典禮」於21日盛大舉行,華...
市場訊息
富達投信:5大動力持續運轉 亞洲投資人不應太擔心希臘危機
重點摘要: .希臘只是歐洲邊陲國家的一個小經濟體,無論未來幾天歐洲發生什麼情況,沒有任何事情令人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