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二○一九金融裁罰 保險業苦吞一億多罰金(上)
文/梁惠閔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0.02.01 (月刊)

二○一九年,該是金融業史上難忘的一年。近兩年來,因應金融科技(FinTech)銳不可擋的趨勢,金管會展開一系列法規鬆綁,如開辦監理沙盒、純網銀釋照、銀行Open API上路等,活絡了台灣金融科技圈競爭力。

但鬆綁法規的同時,金管會對資安、內控稽核要求愈加嚴格。在大力整頓下,金融業二○一九年裁罰金額創下歷史新紀錄。

罰鍰較目標超收近億元 預算達成率一四六%

自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上任以來,便強力整頓金融業法遵及內控稽核,同時強調維護金融消費者權益,近年陸續修法,銀行業罰鍰上限由一千萬提高到五千萬,保險業罰鍰上限由一千五百萬提高到三千萬,使去年金融罰鍰總金額累計達歷史紀錄。

據金管會罰款預算收入,二○一八年目標為一.九八億元,實際罰鍰收入高達二.六億元,預算達成率一三一%。去年原訂罰款目標是二億六百萬元,實際達成金額為三億一百八十二萬元,預算達成率一四七%。

去年一整年,銀行局、保險局、證期局共開出三七六張罰單,累計罰鍰為三億一八二萬元。其中保險業以累計罰鍰一億三六二○萬元居冠,其次為銀行業八四三○萬元,證期業八一三二萬元居後。在件數方面,則以證期業二八六件最多,保險業六十七件其次,銀行業為二十三件最少。

壽險業罰鍰增加近一倍 六大公司四家上榜

全台二十二家壽險公司,去年共有十三家公司因違反規定而遭到金管會開罰;臺銀、台壽與國泰三家公司,僅有糾正,未遭罰鍰;保德信、元大、第一金、康健、法國巴黎與安達六家公司,未受任何裁處。

以總金額來看,去年被罰最多的是南山,總金額為四千八百六十萬元,其次是遠雄一千零七十萬元。總保費收入六大壽險公司除了前述的南山之外,富邦、新光與中國,也遭罰一百五十萬元到九百六十萬元不等,台壽與國泰未被罰款。

以單筆罰鍰來看,去年最大一筆罰單,是九月時南山人壽因境界系統之亂,遭金管會重罰三千萬元,並勒令停止杜英宗董事長職務二年。因保單銷售缺失,另外開罰一百八十萬元,且停止銷售投資型保單,直到系統完善為止。這也是《保險法》修法提高罰度之後,最重的一次裁罰案。

去年罰鍰金額次高和第三高的罰單,也是由南山吃下,分別是五月時因葉姓經理人炒股案,遭罰共計六百六十萬元,以及四月時因之前裁撤收費員影響保戶權益,罰鍰六百萬元,總經理許妙靜遭停職六個月。這幾張罰單重創南山,加上停止銷售投資型保單的處分,使中華信評於九月時宣布將南山人壽與南山產物列入信用觀察負向名單。

以挨罰金額來看,去年裁罰金額次高的是遠雄,罰鍰共計一千零七十萬元,三張罰單都與投資有關,特別在投資不動產部分,雖僅被開兩張罰單,總罰鍰卻高達九百五十萬。再加上二○一八年同樣因不動產投資遭罰,短短一年半內就因不動產投資不當,罰鍰累計二千三百九十萬元。

此外,去年壽險公司重大違規事件,尚有富邦因不肖業務員在二○一六至二○一八年間非法透過人力仲介平台取得個資,公司因內部控管缺失遭罰一百八十萬元。像這種因未妥善保護客戶資料,或不當獲取個資,也是金管會重點管理項目。

金管會對壽險公司開罰的另外一大重點,在於壽險業投資的風險控管。如前面提到遠雄投資不動產缺失遭罰外,宏泰、全球等公司,也曾因投資不動產未同時符合「即時利用」與「有效收益」兩項而遭罰。此外,若是投資股票或債券,未作好風險評估,也會開罰。

延伸閱讀:

2018年吞60張罰單 保險業7,460萬元飛了​

保險業變乖了!2017年裁罰創5年新低

 

 




編輯推薦
調查&排名
保障底薪25K,壽險電銷向新鮮人招手
法令規範趨嚴,壽險電銷通路今(2014)年前4月新契約保費較去年同期衰退一成,為了突破業務困境...
財經時勢
年金改革轉戰立院 最快3月可審
年金改革會議前日落幕,目前勞保年金由勞動部提出修法,包括18%優存等公務人員退休法則由銓敘部提案,立...
市場訊息
台灣人壽:助攻永續能源 參與設立「星耀控股」
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子公司台灣人壽保險公司(以下簡稱「台灣人壽」)11月7日董事會通過,透過股份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