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英國《經濟學人》智庫公布二○一九年全球最安全城市報告(Safe Cities Index 2019),根據數位安全、基礎建設安全、醫療安全及人身安全等四大指標,評選出全球最安全城市。
報告指出,由於恐怖攻擊與環境變遷議題備受重視,城市安全指數評估重點在於城市的「復原力」,也就是城市受到人為或天災後,仍能迅速整頓、修復的能力。因此,城市安全指數也會根據緊急救災服務、交通設施、巨災保險、災害風險管理以及網路安全準備等項目,在六十個城市中進行評比。
今年十大最安全城市中,東方城市囊括六席,其中日本東京再次蟬聯全球最安全城市殊榮,亞軍為新加坡、季軍為大阪,另有第五名的澳洲雪梨、第八名的韓國首爾、及第十名的澳洲墨爾本。而前十名中唯二的歐洲城市,分別是荷蘭阿姆斯特丹(第四名)及丹麥哥本哈根(第八名)兩座單車大城。美洲則由加拿大多倫多及美國華府脫穎而出。不過報告強調,城市安全與其所在的地理位置無關。
如同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所言,「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悲哀。」各大領先城市不論在醫療保健、網絡安全、社區治安、或妥善的防災計劃等方面,都拿下漂亮的分數,不會有某項指標優異、其他指標卻很差的情況。研究人員說,「你可以經常看到一位女性獨自在夜間行走,這就是安全的城市。」這不僅代表人身安全合格,也象徵該城市在基礎設施上繳出良好成績單,比如有妥善的人行道及照明設備等,也就是說,各領域的安全是彼此緊密交織的。
四大指標中,數位安全表現最優秀的是東京,醫療安全則由大阪勝出,基礎建設安全及人身安全,皆由新加坡領先(詳上圖)。
其中,台北在整體成績上僅名列第二十二名,但在「醫療安全」躋身第十名。除了歸功於完善的全民健保制度,也凸顯台灣的醫療技術仍具有超前水準。
至於近來從「反送中」到「禁蒙面法」引起大規模抗爭的香港,整體排名已下滑至第二十名,人身安全仍居第三,研究人員解釋,因抗爭時間點太近,無法完整反映在該份報告中,但若公共建設損壞、政治動盪與警民衝突等狀況無法平復,未來香港排名可能繼續下滑。
NO.1東京:二○二○奧運人臉辨識
今年世界最安全城市,由東京再度摘下桂冠。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市中心東京為國際重要的政治、金融中心之一,循規蹈矩的百姓與良好的治安一直為人所樂道,也深受各國觀光客歡迎,日本更是這次十大安全城市中,唯二奪下兩席的亞洲國家。
世界各地每年有三千一百萬名觀光客湧入日本,其中東京占比約七成,相當於每年兩千多萬人飛往東京。東京還有全球最密集的軌道系統,地鐵每日平均運量超過八百萬人。這些,都絲毫無損東京的安全指數。
二○二○年即將上場的東京奧運,將採用人臉辨識系統,包括三十萬名運動員、贊助商、記者或志工等工作人員,都需要通過檢視。外媒指出,這套辨識系統由英特爾(Intel)和日本電氣(NEC)共同研發,以政府頒發的身份證上的照片進行註冊,可大幅縮短排隊入場的時間,也能更有效防止未經授權進入場館重要區域的情況發生。
NO.2新加坡:世界犯罪率最低的國家
四季如夏的新加坡有「花園城市」美譽,優越的地理位置,造就全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及亞洲金融中心之一,也是本屆第二大安全城市,曾獲CNN評選為最安全旅遊地區。
新加坡曾為英國殖民地,留下許多文化歷史建築及風俗民情,小小的七百平方公里,不到三個台北市大小,每年卻能胃納一千八百萬名旅客造訪。新加坡FinTech暢通,當地人愛買保險的程度與台灣不相上下,根據瑞士再保資料,去年保險密度台灣和新加坡分別排名第六和第七名。
著名的嚴刑峻法,讓新加坡成為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一,比如食用口香糖、在非吸菸區吸菸、隨地丟垃圾、不在指定處過馬路、使用公廁不沖水、在家中裸體走動等,都會面臨勞役、罰款、甚至是鞭刑,就連外國人也不能倖免。
NO.3大阪:治安死角西成區待翻轉
世界第三安全的城市是日本第二大城──大阪。古時候,大阪是貿易商人聚集的繁華都市,也被譽為「天下廚房」,凸顯大阪人對於美食的熱愛程度。日本三大祭典之一,在大阪舉行的「天神祭」延續了十多個世紀,是全日本規模最大的祭典。大阪每年有一千多萬名旅客入境,街道上,神社與高樓穿梭交織,大阪就以這副既現代又古色古香的風貌,迷倒萬千旅人。
儘管如此,當地也有一個治安死角──西成區,被視為日本旅遊禁地。在風光明媚的三百米摩天大樓阿倍野展望台的西邊,街道破舊冷清、流浪漢醉倒在路邊、遊民在公園隨地搭棚……很難想像這裡是繁華的都市一角。
而大阪二○二五年將舉辦世界博覽會,政府正致力在西成區打造一條「中華街」(類似中國城),改造城市風貌、翻新地鐵設施,二○二二年這一帶將有星野集團酒店落成,二○二四年將打造面積達一百萬平方公尺的賭場和會議中心,希望能翻轉該地形象。
NO.4阿姆斯特丹:自行車道綿延四百公里
不同於歐洲內陸扒手橫行,荷蘭的安全性具有指標地位。力倡環保的荷蘭是自行車大國,全國單車專用道總長達一萬七千公里,只靠一台自行車就能遊遍整個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更是世界最大自行車城市,擁有超過四百公里單車道,比台北到高雄距離更長。當地約有七十三萬居民,自行車數量卻高達六十萬輛。
荷蘭在城市健康發展上做了許多努力,包括設計自行車道、交通標誌及紅綠燈,不用擔心汽機車與自行車爭道,地鐵設置自行車專用之車廂,市區各大車站、商場、學校都設立自行車停車場,便利性相當高。
如此四通八達的單車路網,教育也不可少。當地多數學校都設有單車技術課程,小學生約從十歲開始接受騎乘訓練,兩年後考取交通規例筆試、路試,也因為有良好的教育及妥善的道路規劃,在荷蘭,騎自行車是一件非常安全的事,連頭盔也不需要戴。
延伸閱讀:
2019全球最安全城市 東方城市包辦6席 北歐2座單車之都爭光(下)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國泰金控:財金畢業生最想到國泰金控上班 今年釋出6,500職缺 橫跨數位科技、永續、財金領域
「全國財金保險系所畢業生就業意願」大調查結果出爐,國泰金控及國泰人壽、國泰產險連續11年度獲... | 市場訊息 中國輸出入銀行:挺台商 攜手渡過防疫難關
輸出入銀行受邀參加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109年6月16日舉辦「後疫情時代越南經濟局勢暨台商... | 市場訊息 國健署:清明祭祖 環保與健康兼顧清明連假來臨,祭祖掃墓的時節,民眾習慣焚香燒金紙,可能吸入因焚燒過程,所產生的PM2.5及其他有害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