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剛退休的60歲周女士,老是覺得腹部有嚴重下墜感。退休前幾年常會在大笑、咳嗽、打噴嚏,甚至運動時,發生漏尿狀況,幾乎每天都得用護墊,也因此常常尿道感染發炎,造成極大困擾。
近來,下墜感更趨嚴重,有一次如廁時,居然有東西從陰道脫垂出一小部分,周女士嚇得趕緊塞回去並立刻就醫。
婦產科醫師表示,高齡、生產次數多、負重的勞動工作者,都是骨盆腔器官脫垂的高危險族群。人體器官會隨年紀增長與地心引力的牽引逐年下垂,尤其是生產次數較多的婦女,因為子宮反覆撐大和縮回,容易形成彈性疲乏、骨盆韌帶鬆弛;此外,女性若常搬重物或從事搬運等負重物的勞動工作,當用力時腹壓增加,器官會從內往外推而產生脫垂「器官走位」。這些症狀雖不至於威脅生命,卻令人相當困擾。
根據統計,骨盆腔脫垂症狀以子宮單獨脫垂的案例最多,大約占50%,其他如合併膀胱或直腸脫垂則占40%到50%;還有少數的嚴重者,甚至全部骨盆腔的器官都會從陰道掉出來。
醫師表示,骨盆腔器官脫垂會讓膀胱像是關不緊的水龍頭,患者常有解不乾淨的頻尿感覺,或是常在爬樓梯、肚子出力時產生漏尿。此外,若子宮向外脫垂,子宮頸會因接觸外界而引起摩擦,造成流血、感染和發炎等症狀。
骨盆腔器官脫垂合併尿失禁輕微者,可經由藥物或物理治療來減緩症狀。醫師表示,現今有很好的藥物可以增強膀胱出口緊縮的力量;物理治療可選擇骨盆底電刺激,增強膀胱出口肌力,用以改善症狀;或做骨盆底肌運動(凱格爾運動),即肛門用力收縮、肚子放鬆的動作,無論搭車、上班隨時都可以練習,不傷身又不花太多時間,對輕微症狀者,是非常便利有效的運動。若症狀嚴重,甚至躺在床上都會漏尿,藥物、物理治療及骨盆運動都無法改善,則建議採取手術治療,8~9成以上的患者手術後可以獲得顯著改善。手術方式有:
1. 微創尿路懸吊手術:
若器官脫垂不嚴重,但漏尿、頻尿已影響生活品質極大,可選擇這種手術方式,透過無張力吊帶,讓尿道口、膀胱懸吊拉緊,約可改善90%到95%尿失禁現象。病人很快就可以恢復工作及日常生活。
2. 微創骨盆重建手術:
若子宮嚴重下垂,通常需切除子宮,並將局部韌帶全部縫緊,還要做骨盆重建、陰道整形,把膀胱推回體內。微創手術傷口小,疼痛減輕,恢復很快。
3. 腹腔鏡子宮薦骨懸吊手術:
若子宮下垂較嚴重,但欲保留子宮或仍有生育需求婦女,可做此手術,無須切除子宮,用以改善症狀。
改善骨盆腔器官鬆弛、頻尿和漏尿的問題並不困難,醫師提醒,若有骨盆腔器官脫垂或尿失禁、器官走位情況,切勿一昧隱忍,積極就醫才能緩解症狀,恢復良好的生活品質!
(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 ||
財產保險 投保幽浮綁架保險 生下外星人小孩賠2千萬美元外星人一直是電影的熱門題材,過去推出的影片不下20部,其中一部名為「外星人綁架」(Alien Abd... | 市場訊息 健康署:投票放輕鬆 顧好您的心明天9 合 1 選舉登場,提醒民眾早起運動及出門投票時注意天氣變化,尤其是氣溫的差異,當溫度驟降時,... | 人壽保險 先生過世保價金要和前妻女兒均分?!台北吳太太問
我有一件與保險有關的爭議與課稅問題,想請教基金會的顧問。
我先生在民國九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