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醫療、健康保險
實支實付理賠修法設限? 對業者恐為「雙面刃」
文/許資旻|《現代保險》雜誌 | 2018.11.01 (新聞)
本文重點:日前傳出金管會將取消實支實付副本理賠,引起廣大民怨。究竟,實支實付副本理賠爭議從何而來?真的需要修法嗎?

日前傳出「金管會擬設限實支實付副本理賠」,總額不得超過實際醫療支出,在民間引起軒然大波,有網友甚至直言「買保險救自己,現在怪你讓保險公司虧錢。」昨(10/31)日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出席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接受備詢澄清,只要檢視實支實付醫療險後,並未產生道德風險疑慮,會傾向維持現狀。不過他也表示仍會詢問學者看法。

實支實付醫療險推出後一直是熱賣商品,民眾出具醫療單據,就直接理賠單據上的金額,若有第二張可副本理賠的實支實付醫療險,就可以獲得加倍理賠金,填補看護費用、工作請假損失。前評議中心主委、現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冠群表示,醫療險被歸類在人身保險,不適用損害填補原則是因為人的生命無價,但一直以來,也有學者認為,實支實付醫療險的理賠金額可估計,要適用損害填補原則不是不可以,因此才有修法聲浪出現,更傳出將以保險金額攤賠的方式調整。

然而實際以修法方式執行,相當困難。各家保險公司推出的商品理賠計算基礎不同、承保範圍不同,「攤賠的方式根本不可行!」張冠群指出,如果一張限額200萬元、另一張則為50萬元,這比例又如何分攤?保額高的保險公司就分攤比例較高嗎?且若真的修法,保險業者也要重新核算保費,起先以副本理賠基礎計算的公式就必須調整,保費勢必下降,但如果保費降低幅度不大,民眾可能轉而買日額醫療險,實支實付醫療險市場大受影響,如果要控制實支實付理賠率過高問題,修法對業者而言恐怕是個「雙面刃」。

顧立雄表示,經金管會內部討論過後,認為用修法方式無法解決實際複雜情況,且部分實支實付醫療險另可選擇日額方式給付,不需保戶提供醫療單據,業者亦不認為這屬於超額保險, 在民眾投保當下保險公司就已經允許,金管會也無插手必要。因此這次副本理賠設限修法是虛驚一場,如果未來真的要出手管制,保險業者如何因應、如何維持市場穩定等配套措施也要一併討論,並非只憑修法就能「覆蓋一張牌,結束這回合」。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宏泰人壽:降低失能風險對家庭幸福的威脅 宏泰人壽推出失能健康保險附約
經常聽到人說「意外與明天不知何者先來?」,最近幾年天災人禍特別多,讓人對於未來總是有莫名的不安全感與...
市場訊息
團體年金2017年表現亮眼
有愈來愈多企業為員工購買團體保險,統計顯示,去(2017)年前11...
健康醫療百科
追劇滑手機 當心急性玻璃體剝離
一位年輕女性無糖尿病、高血壓病史,因使用手機長時間追劇,突然發現左眼眼前內側上方有一塊陰影,看東西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