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以為腳踝扭傷 原來是「神經根痛」!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雜誌 | 2018.09.19 (新聞)

一名16歲高中女生,在體育課測驗100公尺短跑後,感覺右腳踝疼痛,起初以為是腳踝扭傷,嘗試了中西醫治療及敷草藥等民俗療法,治療效果卻不盡理想,轉而至醫院就診。經檢查發現患者從右膝、小腿到腳底都感到酸痛,確定病因不在腳踝,而是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神經根痛」。

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主任劉建廷指出,疼痛可分為「傷害感受痛」與「神經病變痛」,傷害感受痛是指身體受傷或發炎,刺激「痛覺接受器」,再把訊號傳至腦中,大家熟悉的拉傷、扭傷、挫傷屬於這一類。而「神經病變痛」,是指周邊神經或中樞神經病變所引起的疼痛,其中最常見的是椎間盤突出造成的「神經根痛」。

劉建廷解釋,每條脊神經支配皮膚表面不同的感覺範圍,椎間盤突出壓迫到哪一條神經根,就會讓症狀出現在對應的位置。此外,神經也掌管運動功能,因此有些患者會出現下肢無力的情形。椎間盤突出的典型症狀是下背或臀部出現酸、麻、痛的感覺,由腰部延伸到大腿及小腿;然而,為數不少的病人,症狀表現並不典型,只有下肢出現局部疼痛,沒有明顯下背或臀部疼痛,容易誤以為是腳的問題,直到看遍大小醫院,嘗試各種治療之後,才查出是腰部神經根的問題。

臨床診斷時會請患者平臥做直腿抬高試驗,兩腳伸直分別舉高,如果疼痛的腳抬高未達到正常腳的高度即感覺緊繃或痛或麻,就要懷疑神經根痛的可能,可藉由核磁共振造影檢查或神經傳導和肌電圖檢查,進一步確診。但各種檢查有其限制,可能出現偽陽性或偽陰性,最後還是需要醫師根據所有證據做診斷。

目前針對椎間盤突出的治療已相當進步,大多數初期症狀的患者經過保守治療可以痊癒,包括足夠休息、藥物治療以及物理治療如熱療、牽引和電療,可以對神經根減壓並伸展緊繃肌肉和韌帶。少數患者劇烈疼痛無法緩解,或是保守治療3個月無效,可以考慮接受外科手術治療。平常則需矯正姿勢並加強核心肌群(即腹肌和背肌)肌力訓練,預防椎間盤受傷。

一般民眾腰酸背痛或腳痛時,可能自行買消炎藥服用,而忽略了椎間盤損傷的可能性。劉建廷提醒,平時應維持正確姿勢、避免搬重物不當施力等外力傷害,若是長期痠痛影響生活品質,或是背痛伴隨腳麻、腳痛,應立即就醫檢查,及早治療才能杜絕後患。

 

延伸閱讀

歡迎加入<現代保險Fb粉絲團>&<現代保險LINE@好友>,每天接受最新保險、健康資訊!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中信銀行:與日本東京之星銀行捐款新臺幣1,000萬元助日本賑災
日本九州熊本縣發生規模7.3強烈地震,造成嚴重死傷及十多萬人流離失所,中國信託為發揮人溺己溺人道精神...
公、勞、農、健保
媳婦跑掉 兒子身故 媽媽可以領遺屬年金嗎?
淡水邱先生問:我的鄰居李財長年失業,都靠年邁母親賣菜維生,幾年前李財的越南老婆返鄉探親,之後就...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3年12月05日
衛福部:掌握3關鍵 護心保暖抗溫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