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在工作時期每個月提撥部分薪水做理財,持續投資不間斷,是達成退休理財的重要關鍵,摩根投信指出,根據今年的摩根退休快樂指數調查結果,可以發現超過半數民眾(56.1%)認為,每個月撥出10%至20%的薪資為退休理財做投資,是較為合理的比例;進一步來看,若是有理財習慣的民眾,願意提撥20%以上薪資做理財的比例,明顯較沒有投資理財的人來得高出許多。
摩根投信執行董事劉玲君表示,退休理財如同馬拉松,如何持續不間斷的累積,並追求合理報酬率,才是能否達成最終目標的關鍵,調查顯示,台灣民眾普遍有即早準備的觀念,有56.1%的人願意每月提撥10%至20%薪資,甚至還有逾一成有意提撥30%薪資來理財。
劉玲君認為,退休後生活無虞的關鍵,正是在工作期間盡量投資,從摩根資產管理針對台灣環境所做的調查與估算,最基礎的門檻是在工作期間,每個月拿出薪資的一成專做退休理財投資,以年化報酬4.5%計算,只要持續投資30年,就能在退休時獲得一筆足以應付退休生活開支的資金。
工作時期撥出作為退休理財的薪資比重
比重 |
整體民眾 |
有投資習慣 |
無投資習慣 |
超過30% |
13.3 |
14.0 |
10.3 |
30% |
10.7 |
11.7 |
6.7 |
35% |
7.3 |
7.9 |
4.9 |
20% |
21.4 |
22.9 |
15.7 |
15% |
11.0 |
10.4 |
13.5 |
10% |
23.7 |
23.1 |
26.0 |
5% |
9.0 |
7.4 |
14.8 |
不滿5% |
3.6 |
2.5 |
8.1 |
資料來源:摩根資產管理。資料日期:2018.4,單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劉玲君指出,有投資習慣的民眾,對於提撥薪資的比例又比起沒有投資習慣者高出許多,統計顯示,「有投資習慣者」願意提撥薪資超過20%的比重為56.5%,相較之下,「無投資習慣者」僅有37.6%民眾認為提撥20%以上的薪資合理,與前者相差18.9個百分點,且逾23%「無投資習慣者」認為,每月只要拿5%以下月薪做投資就夠了。
再者,劉玲君說明,民眾心目中的理想退休金目標,也會影響他們設定的薪資提撥率高低,普遍來說,退休準備金設定金額越高的受訪者,為了順利達成目標,較願意提撥更高的月薪做投資。
劉玲君建議,如果有能力每月拿出超過一成的薪資做理財,可以加速達成心目中的理想退休金目標,或是達成目標後持續累積更多退休資金,不論哪一種方式,對於退休後的第二人生都有正面幫助。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聯博投信:經濟數據給力 美股、美高收後市不看淡美國多項經濟數據亮眼,大部分企業財報表現也優於預期。聯博投資專家表示,美國經濟復甦力道強勁,基本面可... | 財經時勢 固定利率傳統壽險、健康險 逆勢成長利變型保單降息、宣告利率調降、以及最低死亡保障門檻要求下,今(2020)年前10月壽險新契約保費,較... | 健康醫療百科 新衣服易殘留化學藥劑 專家:穿前先洗過!近來天氣突然開始變熱,儼然夏天已到來。許多店家將強調「涼感」或「排汗」的服飾紛紛上架,吸引消費者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