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採訪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內科主任兼總院跨產業合作規劃發展中心副主任的江碩儒醫師的助理告知「江醫師正在搶救一個急診病人,請你們稍等」。一個小時後江碩儒匆忙現身,「暫時救起來了!」他的表情參雜著有驚無險的欣慰。「病人突然倒地被送進來,邊電擊邊穿導管裝支架,總共電了二十幾次!」又是一次高難度的救援行動。看著江碩儒額頭上清晰可見的手術帽痕跡,腦海裡浮現日本電視劇《醫龍》中每次「救心」成功,醫療團隊鼓掌的感人畫面。
救人是醫師的天職,也是心臟科醫生經常要面對的事,但是像這樣分秒必爭的搶救行動能否成功,卻必須看醫師的經驗、醫術與是否具備良醫特質而定。
學經歷背景亮眼 江碩儒是名醫更是良醫
二○一二年日本天皇因為心血管嚴重堵塞,必須進行手術,當時執刀的是東京順天堂大學醫學院心臟科教授天野篤,也是整個醫療團隊中唯一不是東大的醫生。在天皇御用醫療團隊束手無策之際,天野教授臨危授命並成功執行任務,七十八歲的天皇不只順利復原,手術後三個月更遠赴英國參加女王壽宴。天野醫師與順天堂大學因而一夕爆紅。
江碩儒是目前台灣心臟科唯一取得順天堂大學醫學博士的醫師,而這位日本家喻戶曉,享有「神的手」美譽的天野教授,正是江碩儒博士論文口試的主考官。江碩儒說,當初選擇順天堂大學進修不只因為該校學風自由,很歡迎外國研究人員,更因為心臟科是該校的強項。
在進入順天堂大學之前,江碩儒獲得公費留學補助,分別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與哈佛大學麻州總醫院研究節律器與超音波,學經歷都非常亮眼。很多名醫因為病人太多或太忙,看診時無法靜聽病人敘述及充份了解病況,但從對病人的用心、耐心與細心以及每天花在醫療工作的時間來看,江碩儒不只是名醫也是良醫。
在研究方面,江碩儒不只經常到國外進修、研究、定期發表論文,還為心臟的三大問題──心臟病、心律不整與心肌梗塞,各寫了一本書。這三大領域在很多醫院的醫療分工其實很細,卻同時是江碩儒的專長。但是心臟的問題很複雜,醫師常用的專業術語,病人大多有聽沒有懂,「我寫這三本書既是一種反思也是一種訓練,希望把這三大心臟問題用圖與文字表達到一般民眾看得懂,我看診時也會直接翻書用圖解釋心臟問題給病人聽。」江碩儒說。
不滿業績導向商業化KPI 江碩儒轉換跑道
一年半前江碩儒重返公立醫院體系,因為他無法適應私立醫院越來越商業化的經營環境,每個月用掉幾隻塗藥支架、自費項目增加多少、增加多少「業績」…⋯等這一類的KPI,不是當初沒有加入父親的事業而選擇從醫的江碩儒想要的工作環境。
很多私立醫院沒有底薪、論量計酬醫師收入無上限,這樣的制度難免產生過度檢查、過度醫療的現象,有些醫師因此感嘆自己像生產工具或業務員,徐志明也說,這種醫院的經營其實很像工廠管理。正值手術醫師人生最精華巔峰的江碩儒毅然決然回到有底薪、收入有上限,雖要求合理成長,但更重視醫療品質的公立醫院。
公立醫院一般被認為比較保守,但每個醫院裡都有社會評價不同的醫師,江碩儒認為選擇醫師比選擇醫院重要。徐志明也說,自從認識江碩儒,「不只我自己、家人,我的很多朋友也因為我的推薦成為江醫師的病人,甚至有需要看其他科醫師的時候,我也都是請江醫師介紹」,原因無他「信任而已」。江碩儒說,醫病之間最重要的其實是「醫者要盡心,患者要信賴,醫病關係良好才能共創健康未來」。
~精彩全文與圖表請詳見9月號(357期)現代保險雜誌,請至各大連鎖書店購買,或 訂閱現代保險雜誌(https://www.rmim.com.tw/news)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保險有愛躺在醫院的阿弟,所需要的每一分治療都必須用一張張鈔票去換取,但阿弟在醫院待了第十四天,早已被醫療費用... | 財經時勢 一次看懂 7個FinTech關鍵字(下)InsurTech市場有多大?瑞士再保(Swiss Re)統計,全球保費收入近5兆美元,每年在IT資... | 市場訊息 元大人壽:春節服務不打烊 生存保險金、滿期保險金提前給付 讓保戶安心過好年面對即將到來的農曆新年,元大人壽考量保戶於春節期間可能有較多的資金需求,特別針對春節期間應給付之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