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富邦證券:AI精準醫療市場規模大 為未來不可忽視的產業
資料來源:富邦證券 | 現代保險雜誌 | 2018.07.27 (新聞)

根據美國最新報告指出,過去對於疾病治療多採用一體適用的暢銷藥模式,在研究後發現藥效的無效比例高於預期,抗憂鬱症用藥約38%,而癌症用藥更達75%,也就是說,這樣的醫療方式不但容易造成醫療資源浪費,更可能耽誤治療的黃金期。隨著醫療技術的提升以及科技發展,傳統醫療模式逐漸演進為AI精準醫療。富邦證券表示,透過AI人工智慧,輔助醫生診斷及治療,同時提供疾病預防及照護的服務,達到更準確、更快速與更有效的治療效果,包括AI醫學影像、基因定序與檢測、無線監測設備等領域,未來5-10年的商機不可限量,投資人可以關注相關投資標的。

圖說: 醫療技術的演進
AI精準醫療內容包括:個人化醫療、預防醫學、遠距照護、人工智慧藥物開發、微創醫療、影像判讀、基因定序與檢測、無線監測設備等。其中AI影像判讀簡化了過去繁複的檢測流程,並有效降低由醫生解讀大量影像資料所可能造成的誤診或漏診率,協助醫師快速且精確地做出判斷,爭取治療的黃金時效。根據VCBeat Research研究,美國醫學影像圖片量年增率高達63%、中國也達30%,但影像醫生僅成長2.2%及4.1%。全球大型企業紛紛投入AI醫學影像領域,投資金額為精準醫療中最高,占比達31%,超越醫療機器人的23%。
根據World Bank、Deloitte等機構表示,2017全球健康醫療市場已經達到8.6兆美元,預估到了2030年市場規模將大幅成長至21.4兆美元。其中結合人工智慧、基因體學、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AI精準醫療」在2011~2017年間全球投資金額累計達238億美元。美國、中國、英國及法國等主要大國也相繼宣佈投入精準醫療相關產業發展,估計未來5年將以年複合成長率19%成長,於2022年市場規模達到4708億美元。


圖說:AI精準醫療市場規模
生技醫療近年來成長迅速,但結合科技與醫療的AI精準醫療指數漲幅更為驚人。將AI精準醫療指數、那斯達克生技指數及MSCI全球生技指數各個期間的報酬率做比較可以發現,AI精準醫療指數漲幅遠高於另外兩檔生技指數。富邦證券表示,今年上半年美股高檔震盪幅度加劇,S&P500指數僅小漲1.67%,NBI生技指數上漲3.81%,不過AI精準醫療指數卻強勢上漲了18.53%,在各國相關經費持續投入之下,激勵AI精準醫療指數持續走高。由近三年走勢圖中可以發現,NBI及MSCI全球保健指數維持在三年前水位甚至下跌。而AI精準醫療指數卻持續上漲,近三年漲幅高達71.91%,平均每年漲幅達23.97%,成長快速。

圖說:AI精準醫療指數、NBI指數及MSCI保健指數走勢圖
在結合AI及生技醫療跨產業發展,以及全球領導國大力相挺下,AI精準醫療已是大勢所趨。因此,即便今年以來美國通膨升溫、中美貿易戰開打,甚至是美國總統川普開砲打壓藥價,衝擊傳統製藥、生技類股,AI精準醫療類股股價仍持續走揚。富邦證券指出,由於科技結合醫療的跨領域合作,讓醫療投資跳脫治療為主的製藥和生技領域,更延伸擴大為管理、預防、診斷、監測、治療,再到照護的完整醫療生態鏈。在科技巨頭號召下,預料未來5至10年,AI精準醫療將風起雲湧,商機不可限量。股神巴菲特、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與美國最大的摩根大通銀行也積極展開合作,進攻醫療產業,似乎預告AI精準醫療未來商機可期,顯示出在AI科技與醫療的結合下,將是未來不可忽視的產業,投資人可以關注相關領域的投資標的。




編輯推薦
退休規劃
樂退生活必備三金三保
當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後的退休生活規劃即成為重要的課題,因可能面臨長達三十年無薪收入的日子,卻又有...
市場訊息
食藥署:Trick or Treat!萬聖糖果標示藏攻略?
「Trick or Treat! Trick or Treat!不給糖就搗蛋!」充滿樂趣的西洋萬聖節...
市場動態
投資型保單連結基金你選對了嗎?
有個客戶告訴我,他兒子去年9月開始工作,第一份薪水就去買了投資型保單。但是他兒子對共同基金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