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保險公司照過來 這些共享行業有商機!
文/許伊婷 | 《現代保險》雜誌 | 2018.07.25 (新聞)

【本文重點】共享經濟全球發酵,沒想到保險缺口這麼大!
本刊盤點台灣各種共享經濟風險,提供保險業開發保單的一個參考,並提醒共享經濟參與者必須考慮的風險。

共享經濟快速成長,從根本上改變了商業模式,是未來重要趨勢。有交易就有風險,透過投保保險可以讓共享經濟更安全地發展,保險公司應跳脫傳統,依各種共享模式風險需求(如:失去財產、責任侵害……等風險)提供客製化保單,更有效幫助共享經濟。

勞合社(Lloyd’s)和勤業眾信(Deloitte)針對中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聯酋)、德國、法國、英國和美國等6個共享經濟主要市場調查,過去三年分享者(約5億人)及使用者(約6.8億人)通過共享平台創造的情況及為共享經濟活動投保狀況。

中國共享經濟最普及,使用者占73%人口,分享者占55%,是美國及歐洲市場的兩倍:英國共享經濟參與率最低,僅不到1成人口分享,比鄰近國家德國低1成。

調查發現有57%分享者為共享經濟活動投保保險,其中有37%房屋分享者為房屋投保保險,僅不到一半的乘車共享司機(如Uber)有更新或升級原有的保單,送貨司機(如UberEAT)更只有37%,另外只有五分之一自由工作者有為自己投保責任險,足見共享經濟仍有不小的風險缺口。

共享經濟中的自由工作者
在各種平台上展現自我特長及專業,累積人氣接案的工作者,如:代購、攝影、設計、文案……等。

以下盤點台灣共享經濟行業中的保險發展機會:

一、汽車共享(如:ZipCar、iRent)

平台應為車隊汽車投保車體險及要求預定租車用戶投保責任保險。

二、乘車共享(如:Uber 、 TaxiGo)

司機在工作以外的時間自由駕駛接待乘客,個人駕駛時間增加,道路風險增,共享平台應要求或提供司機投保責任險及乘客傷害險。

三、共享電梯停車位(如:Uspace)

隨時搜尋附近未使用的可分享升降機停車位,平台應要求或提供租借用戶以小時計費的電梯意外險。

四、自由工作者

各種專業領域者應為自己投保專業責任險、設備保險和資安保險,目前自由工作者投保率極低,對保險業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機會。

五、房屋共享

台灣住宅火險投保率僅3成,換言之,有7成房屋沒有火險保障,通常屋主認為房屋未使用就不需投保火險、地震險的必要,但提供房屋共享提高房屋使用率,風險隨之增加,共享平台應要求或提供租借用戶投保短天期的火險、地震險等房屋相關保單。

六、P2P借貸

投資者可能發生投資損失風險,保險業可考慮開發轉嫁投資失敗風險的保單。

 

另外,調查發現有不少人將共享經濟當作全職,靠此維持所有生計,但有些共享行業、薪資不穩定(如自由工作者),且若因故無法繼續從事,轉職也有一定難度。調查的六個國家從事出售或出借的人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買壽險(24%)、年金(18%)、健康險(29%),存在巨大的保險缺口。

而共享平台大多使用網站或APP,Uber過去發生過大量資料外洩事件,高達5,700萬用戶受害,調查的六個國家有6%受訪者表示過去三年曾被駭客入侵過,資安風險愈來愈高,保險業在此可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調查顯示,目前共享平台為用戶投保保險的情況有增加的現象,負擔起縮小共享經濟所有參與者的保險缺口差距是目前保險業的重大使命。

 

延伸閱讀

共享經濟當道 保險機制不可或缺!

【共享經濟 & P2P保險】P2P保險「共享」盛舉 傳統保險業如何面對?

 

 

 




編輯推薦
人壽保險
出境前沒保 國際救援代價高
藝人Selina在上海拍攝爆破戲時發生意外,造成身體五十%以上燒燙傷,所幸投保的保險有附加海外...
市場訊息
中國人壽:入選「臺灣永續指數」 壽險業唯一
 企業永續及社會責任在全球受到高度重視,根據全球永續投資聯盟(GSIA)2018年調查報告...
調查&排名
全台895萬戶住宅 高達574萬戶沒保地震險
台灣位在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交界,地震頻繁。光是去(2020)年1到11月,全台便發生了325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