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保險將不再是富人的節稅天堂?!
文/陳淑惠(現代保險金融理財電子日報主編) | 2004.12.01 (月刊)

有鑒於人身保險兼具安全保障及儲蓄性質,並可彌補政府社會福利政策的不足,一直以來我國對於人身保險均給予雙重優惠,也就是除了保險費每人每年可自所得總額中列舉扣除之外,取得保險給付時(指定受益人),也免徵所得稅或遺產稅。因此,節稅或避稅的效益,就成了保險規劃的附屬功能之一。

不過,隨著國人投保率明顯升高,原以租稅獎勵保險的時空背景已有所變遷,且近年來時有傳出富人利用高額保險規避遺贈稅的新聞,因此財政部稅制委員會在蒐集美、日等國人身保險課稅的相關規定,並考量我國國情後,已於91年10月30日將研擬的「人身保險相關課稅問題之檢討」,呈給行政院財政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財改會)審查,並列為中期財改方案之一。而日前財政部長林全已正式對外宣布,中期財改方案將自明(94)年起啟動,預計將於5年內,也就是98年以前定案。

除原有2.4萬外 勞健保保費將可全數列舉扣除

由於近年來,陸續有許多業者及消費者透過不同管道反映,認為2萬4千元的保費扣除額太少,光勞健保就已經快將2萬4千元的額度用光,商業保險部分根本扣不到多少。另外,也有人建議將目前投保率仍相當低的住宅火災地震險保費也納入可列舉扣除的範圍,鼓勵大家多投保住宅火災地震保險……

這次的稅制改革報告中,就採納多數人的建議,除了維持原來人身保險保費每人每年有2萬4千元的限額扣除外,對於全民健保、勞保及軍、公、教保險等強制性保險的保費,則可不受金額限制,全數列舉扣除。

這項建議對廣大投保民眾是一大利多,如果以月投保薪資4萬2千元的上班族來算,1年所自負的勞保費為 6,552元($42,000×6.5%×20%×12月)、健保費為6,876元 ($42,000×4.55%×30%×12月),合計為13,428元,這13,428元的勞健保保費,民眾在報稅時,就可全部當扣除額從所得額中扣除,當然同一申報戶的其他撫養親屬也一樣,至於商業保險的部分則仍維持原來2萬4千元限額的規定。

死亡給付將由「全額」免稅改為「定額」免稅

在保險給付方面,未來除了軍、公、教及勞保給付,以及商業保險的醫療險給付、傷害保險殘廢給付等,仍維持免稅的規定之外;其他商業保險死亡給付的部分將改採定額免稅的方式,也就是受益人所領的保險給付,在超過一定的額度時,超過的部分便須連同其他所得一併繳納所得稅。

此項建議,主要針對許多富人利用高額保險規劃來規避遺產稅,以及將資產轉為保險給付來規避所得稅的情形。不過根據稅制委員會表示,為尊重保險法第112條已規定,指定受益人的死亡保險給付,不得做為被保險人的遺產,故不去修改遺產稅的相關規定,但仍必須在所得稅的部分課徵。也就是說,未來的死亡給付雖然沒有遺產稅的問題,但受益人可能要被課所得稅,至於超過多少額度的死亡給付才須課所得稅,則有待進一步研商。

事實上,關於死亡保險定額免稅問題,賦稅署與保險業者曾經對免稅額度提出不同的建議,賦稅署曾提的免稅額度是1百萬,而壽險公會代表則建議6千萬元,兩者差距甚遠。而未來所敲定的額度如何,將是消費者及業者都很關心的問題。

投資型商品在投資收益部分也將有課稅問題

至於目前市場占率持續增加的投資型保險,日前財政部邀集相關單位會商結構型商品(結合固定收益商品與衍生性商品所組成的新金融商品,如連動式債券等)收益課稅問題時也被點名,金管會官員表示,根據賦稅署的構想,將來投資型保單連結的投資標的,有關結構型商品的部分,也要比照銀行、證券商發行的結構型商品課稅,也就是保戶所買的投資型商品所產生投資收益部分,也將被視為其他所得課徵所得稅。

針對這一點,雖然目前尚未定案,不過業者表示,投資型保險其實也是保險商品的一種,它也附有社會安定性的功能,因此也應該一視同仁,做整體性考量,而不應該以特別的險種來看待,而且在計算上也可能產生問題,也就是如何完全區分保險成本及投資的部分。

滿期給付扣除已繳保費後  也要課所得稅

而除了死亡給付外,滿期給付也面臨了被課所得稅或贈與稅的問題。根據稅制委員會的建議,未來滿期給付在扣除已繳保費後的餘額,也應納入所得總額課徵所得稅。但是如果受益人與要保人非同一人時,財改會則建議改課要保人贈與稅。至於所謂的「滿期給付」涵蓋的範圍,除了目前市面上銷售的滿期仍生存時可領回一筆滿期金的養老保險之外,是否也包括繳費期間每3年或5年可領回生存還本金,或繳費期滿每幾年可領取年金的還本型或年金型終身壽險,則須進一步討論。

贈與稅原則上是以要保人也就是贈與人為課稅對象,不過該份報告最後也建議,為了簡化稅務行政(要保人仍有變更契約的權利,一旦受益人更換將可能影響稅務作業),故建議僅對受益人課徵所得稅,而不對要保人課徵贈與稅。

年金險將採遞延課稅或定額免稅

此外,近幾年因利率下滑及銀行保險行銷通路發展而銷售量大增的年金保險,在未來的稅制規劃裡,將會參考國外的作法,採遞延課稅或定額免稅,也就是遞延到領取年金時方課所得稅(遞延課稅);或是領取年金給付時超過一定額度,必須課所得稅(定額免稅),因此比起目前的情況而言,未來年金保險和其他投資理財工具比較起來的稅惠優勢將減弱。

稅法修訂後所買的保險才適用

據稅制委員會表示,上述相關課稅內容及細節的部分,仍有待賦稅署與相關人員進一步研商,不過基於法律不溯既往原則,未來將以新法通過後發行的新保單為適用對象。也就是說,稅法修訂通過後買的壽險保單,才適用新稅法的規定。

至於參與研商的代表,除了財政部各賦稅署相關稅制人員之外,還將包括經濟建設委員會、行政院主計處、金管會以及壽險業等代表也都受邀參與。不過據壽險公會表示,目前為止並未接獲參與相關研討會議的通知,因此,尚未能針對相關議題提出看法。

雖然人身保險課稅的相關額度及險種等細節均尚未塵埃落定,但保險稅惠的改變已有階段性的規劃時程,因此不論是消費者或壽險業務員,在未來著手進行保險規劃時,更應密切注意此相關訊息。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遺贈稅課稅級距 明年調升!如何用保險節稅、傳承資產?
主計總處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來到12.42%,已達遺贈稅課稅級距金額調整的10%...
市場訊息
「愛」的關鍵字~保險
保險就是「愛」的關鍵字,有了未雨綢繆的風險與財務規劃,讓我們與所愛的家人生活更有保障,而保險從業人員...
公、勞、農、健保
退勞保後生雙胞胎 連同先生農保領20萬生育補助!
為鼓勵生產,公教人員保險已增訂生育給付,勞保也從一個月加碼到二個月,但被保險人若同時符合多種社保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