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電視節目>不怕老天爺變臉-進擊的農業保險!
文/賴思穎 | 現代保險雜誌 | 2018.05.14 (新聞)

台灣是一座複合性風險集中的風險之島,颱風、地震、豪雨、土石流、寒害通通都有,2007~2016年期間,因此等天然災害造成的農業損失,平均每年高達126.4億元,但平均每年現金救助金額僅34.6億元。

了解台灣農業風險缺口,政府力推農業保險,但至今投保率仍低,究其原因不外乎農民觀念、期待補貼、保障項目、商品設計等多方面仍須加強並多方研討。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林聰賢表示,有鑑於全球氣候快速變遷,極端天氣發生頻率增加,重大天災往往造成農、林、漁、牧業者嚴重損失,以政府預算辦理救助或補助,尚不足以保障農民基本收益或彌補損失,所以農委會參考國外農業保險制度及作法,推動農業保險,進一步保障農業收入,協助農民分散營農所面臨之風險,保障農民收入。

農委會自104年起,陸續試辦高接梨、梨、芒果、釋迦、養殖水產、水稻、石斑魚及家禽禽流感保險,本(107)年已規劃開發農業設施、香蕉、木瓜、鳳梨、甜柿、文旦柚及虱目魚等保單,將持續擴大辦理,提供多樣化保單提高農民投保意願。

但他指出,農業保險推行不易,也源自於早期農民習慣接受現金救助,保險觀念有待提升,且農業保險保費較一般商業保險高出許多,而農民收入相對弱勢,過高保費將降低其投保意願,導致投保率不高等現象。「為了克服這個問題,我們結合地方農會協助宣導、也提供相關數據供產險公司規劃更符合農民的保單,更洽詢外部專家或青年農民之實務意見,以契合農民對保險之期望及需求。」

針對國外採取強制措施來提高投保率乙事,林聰賢坦言,採取強制性措施的確能快速提高投保率,但須考慮到農民的接受度、相關政策配套措施是否完整,應從調整產業整體結構、宣達風險管理著手,讓農民自然提高接受度,產生漣漪效應。

目前農委會亦積極推動「農民職業災害保險法」,使農漁民因職業造成的災害能有所保障,更研擬放寬「農民資格」,讓從農者獲得應有的農業經濟及職業安全保障。

林聰賢口氣堅定地表示,「我們將秉持『創新、就業、分配、永續』原則,結合保險、產業技術及政策資源,以增加農家所得,建立強本革新的新農業為目標。」讓「地方政府、農漁民、保險公司」三贏!

 

主持人:現代保險健康理財媒體集團創辦人 黃秀玲

來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林聰賢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元大人壽:小資家庭照過來 小錢一樣 擁有大保障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105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資料顯示,105年每戶家庭可支配所得平均數為99.3萬元,若...
市場訊息
金管會:遭未投保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或肇事逃逸之汽車發生交通事故,受害人如何申請保險理賠
在汽車交通事故中,肇事車輛未投保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下稱本保險),或是肇事駕駛人於事故發生後逃離現場,...
市場訊息
現代保險教育基金會:圓夢人生公益教育講座 台南場已額滿、台北場2/15(三)前免費報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