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外資對亞股態度依舊偏向保守,在國際市場雜音不斷,且美國升息趨勢持續的影響下,上週外資對亞股買少賣多,包括台灣、印度、南韓、泰國、印尼、菲律賓全數遭賣超命運,僅有越南與馬來西亞力守資金淨流入。
值得注意的是,受到科技產業下挫影響,上週台股成了亞洲最大賣壓市場,外資單週賣超金額超過10億美元,為2月12日當週以來最大資金淨流出金額,讓台股年迄今累計賣超金額突破40億美元,為亞股賣壓最沉重的股市。
不過,即使遇到外資賣超亂流,亞洲股市上週表現仍挺得住,除台灣、菲律賓、越南週線下跌之外,其它市場皆為上漲格局,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股市週線漲幅甚至逾1%之多,顯見仍有不少內資資金看好亞股未來展望,趁低搶進市場卡位。(見下表)
表:亞洲主要股市外資買賣超情形(億美元)
日期 |
台灣 |
南韓 |
印度 |
泰國 |
印尼 |
菲律賓 |
越南 |
馬來西亞 |
4/16當周買賣超(億美元) |
-10.07 |
-2.57 |
-4.59 |
-1.50 |
-1.10 |
-0.56 |
1.07 |
1.44 |
4/16當周漲跌幅(%) |
-1.70% |
0.87% |
0.65% |
1.93% |
1.07% |
-2.19% |
-3.22% |
1.03% |
2018年以來買賣超(億美元) |
-41.11 |
-11.84 |
15.26 |
-21.69 |
-20.41 |
-7.40 |
5.36 |
8.64 |
2018年以來漲跌幅(%) |
1.28% |
0.36% |
1.05% |
2.71% |
-0.28% |
-9.72% |
13.78% |
5.06% |
資料來源:彭博,當地證交所,統計至4/20,印度、馬來西亞統計至4/19,摩根投信整理。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產品經理張致寧表示,亞洲股市資金動向近期遇到逆風,在外部環境不確定因素升溫之下,對亞洲市場的態度持續站在賣方,使得今年來多數市場呈現資金淨流出窘境;但綜觀亞洲整體經濟表現並未轉壞,不論亞洲企業獲利預估或景氣指標皆持續上揚,隨著近期指數拉回整理,反而更加突顯其投資價值。
張致寧說明,自今年起,亞股中獲利上修的企業家數正式超越下修家數,顯見盈利上調趨勢不變,另外,不少國家的政策方針皆有利民間內需消費成長,有望成為新一波帶動股價揚升的動力,包括之前中國19大聚焦由消費引領長期增長,印度、印尼、菲律賓等東協與南亞市場則有稅制改革等,均有利民間消費增溫。
張致寧認為,雖然短線亞洲市場暫不受外資青睞,但亞股現階段估值僅落在長期平均水準,看好未來受惠景氣增長、美元偏弱的環境,再對比美國股市估值已來到歷史新高區間,一旦國際雜音與不確定因素解除後,資金將重新回流價值面具吸引力的亞洲市場。
有鑑於亞洲股市近期走勢震盪,張致寧建議,投資人不妨以網羅亞洲多元收益的亞太收益策略方式布局,廣納亞洲高息股、REITs、亞債等標的,以亞債來說,由於亞洲經濟增長與財務體質均明顯優於其他新興區域,搭配企業違約率大幅滑落,看好持續有利亞洲債券價格表現;此外,因旗下標的多元,能隨景氣變化與利率環境動態調整投資組合,有助掌握最佳市場機會。
摩根中國雙息平衡基金經理人應迦得指出,美方針對科技產業出禁令,加上川普再批中俄操縱匯率,顯示美方施壓中方上談判桌強烈意圖,陸股上週震盪加劇,但外資瞄準入摩前A股估值創兩年新低,互聯互通北向淨買入於4月18日創73.4億人民幣的半年新高,且觀察中國近期宣布的改革開放、降稅降費將提高中長期效率,貿易摩擦也有利產業提升競爭力與自主性,陸股有望自震盪中逐步反應實質增長。
此外,應迦得說明,中國首季GDP與去年第四季持平達6.8%,地產投資與零售銷售表現強勁;除增長持穩,中國人行上週再宣布實施大範圍定向降準1%,以置換陸續到期的MLF(中期借貸便利),預估可釋放4000億人民幣增量資金,緩解外界對金融市場快速收緊的疑慮,亦有助銀行的負債壓力。
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指出,台股上週受到美國科技股重挫衝擊,晶圓代工龍頭股領頭大跌,指數跌破半年線,且上週外資對台股態度,僅有一個交易日站在買方,使得今年來外資賣超台股金額一舉突破千億元。
葉鴻儒表示,近期台股受內外部變數影響,國際方面包括貿易戰、地緣政治問題等紛擾,國內則有上市櫃首季財報陸續公布,且目前為產業淡季,可能讓台股短線呈現整理格局,需伺機尋求突破點。較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晶圓代工龍頭對於第二季展望不如預期,短線可能對於市場樂觀情緒有壓抑作用,須待市場消化權值股賣壓後,再重起漲勢;另外,隨時間進入季報公布與法說會高峰期,可能使個股波動加劇,研判須等到蘋果財報於5月初公布後才有機會緩和。
不過,葉鴻儒認為,台股基本面並未轉弱,不論企業盈餘成長動能與經濟面皆無虞,配合美股進入超級財報週,目前已公布財報的企業中,有近八成表現優於預期,除了有助於維持美股多頭力道,亦對台股投資信心與多方氣勢有所挹注,反而可趁行情震盪時逢低承接企業營運佳、展望看升之績優股。
編輯推薦 | ||
人壽保險 累積百萬投資型保險月領4,000
物價驚驚漲,保單也來湊一咖。今年起美元保單保費上漲三~四成,許多保戶趕在去年底搶購,一般預料,... | 財經時勢 新台幣升重傷壽險 公會擬訂措施新台幣勁揚讓壽險公司紛紛中傷,保險局對此指示壽險公會聯合各公司擬定降低匯率衝擊的措施,其中包括RBC... | 市場動態 防疫大作戰 不搭捷運、車險賠款率提高過去政府提倡綠色出行,鼓勵民眾少開車,儘量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但自疫情爆發以來,為減少人際接觸,加上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