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人壽保險
安全感
文/何楷平 | 2018.04.01 (月刊)

最近一則新聞,讓我特別感興趣,就是聯合國上(三)月發佈的二○一八《世界快樂報告》,芬蘭拿下冠軍,台灣排名第二十六,是亞洲排名最前面的國家。

這是全球第一個以「快樂」為出發點的國際研究。有趣的是,不論是今年拔得頭籌的芬蘭、還是去年奪得冠軍的挪威,當地居民接受外媒採訪,被問到「為什麼你們感到快樂?」異口同聲都提到「安全感」。「我們有穩定的經濟、小孩念書是免費的,看醫生有很好的福利,就算老了無法工作,也不用擔心生活。」一位受訪的芬蘭居民這麼說。

 

確實,政府給予的「安全感」,讓北歐等國家在《世界快樂報告》榜上有名。不過,安全感是什麼?心理學家馬斯洛說,安全感是「從恐懼和焦慮中脫離出來的信心,能夠滿足一個人當下和未來各種需求的感覺」,在人性需求層次理論中,安全感僅次於生理需求,位居人性需求的第二順位,重要性不言而喻。

或許,每個人對快樂的定義不同;有人因為出國渡假感到快樂,有人因為買了新車感到快樂,有人因為創業成功感到快樂……。但這些快樂的背後,都需要強大的安全感來支撐。換句話說,若非有足夠的安全感,任誰都無法輕易感到快樂。

這讓我想起,最近剛結束的一趟旅行發生的小事。三月時,我造訪位於印度洋上的一個島國──斯里蘭卡,一個歷經二十多年的內戰、二○○九年才對外開放觀光的國家。

 

因為交通不便,我決定包車,於是上網找了一位當地司機。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旅途中,我們不斷遇到伸手要錢的人:敲車窗要錢、站在路邊要錢,甚至西裝筆挺的人,也面不改色的伸手要錢。更令人訝異的是,不論對方是誰,我們的司機每次都給錢。

有一天我再也忍不住問他:你為什麼每次都給錢,不給的話會怎麼樣嗎?

「不給不會怎麼樣,但宗教信仰讓我們知道,給得多,才能得到更多,而且幫助別人,我覺得很開心!」一個人均GDP僅台灣六分之一、不到四千美元的國家,一個月薪三萬盧比、換算台幣不到六千元的司機,因為宗教給予的安全感,讓他不致於因為多給了點錢而有所擔憂;他甚至因此得到了快樂。

安全感就是「對風險無所畏懼」吧!北歐國家的人,因為政府給予的安全感而感到快樂,而台灣平均持有二.五張壽險及年金險保單、保險密度屢創新高、壽險滲透度蟬聯全球第一,也許,台灣人的安全感,保險也有不少貢獻吧!

 

延伸閱讀:

追求高度安全感 台灣人年花12萬買壽險

保險是保安全 保幸福最重要的良方

 

 

 




編輯推薦
健康醫療百科
冬天如何補身? 對症下藥為上策
華人社會普遍對於「中醫療法」有根深柢固的信任感,更相信以中藥補身是想要維持身體健康或調養的不二法門。...
市場訊息
富邦人壽:定期壽險、重疾險銷售雙冠王 3招投保撇步 富邦人壽網路投保精打細算建構完善保障
「結婚不是奔著離婚去的,就像保險也不是為去世買的」是近期熱播戲劇《她們的名字》中,一針見血的人生金句...
公、勞、農、健保
工作十八年 退休金才五十七萬多?!
桃園蔣先生問 我年輕時在台北的貿易公司上班,後來為了照顧父母轉到住家附近的晶片廠工作,到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