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摩根投信:外資迅速回補 上週對亞股買多賣少 最愛印度與南韓
資料來源:摩根投信 | 現代保險雜誌 | 2018.03.19 (新聞)

無懼美國貿易戰爭疑雲,外資上週迅速回補亞洲股市,對亞股買多賣少,除印尼與菲律賓外,對其它亞洲市場全數買超,其中又以回補印度與南韓股市力道最強,分別資金淨流入9.4億美元與9.04億美元,其它包括台灣、泰國、越南、馬來西亞也都獲國際資金青睞。

隨著資金回籠推升市場走高,亞洲股市也普遍收漲,東北亞雙雄台韓股市上週週線雙雙大漲約1.5%左右水準,東協國家則以越南與泰國強彈逾2%表現最佳;總計今年來,亞股中漲勢最亮眼的以越南股市大漲近17%最強勁,台灣與泰國股市分別彈升3.62%與3.31%亦表現不俗。(見下表)

表:亞洲主要股市外資買賣超情形(億美元)

日期

台灣

南韓

印度

泰國

印尼

菲律賓

越南

馬來西亞

3/12當周買賣超(億美元)

4.72

9.04

9.40

1.26

-2.08

-1.26

0.29

0.95

3/12當周漲跌幅(%)

1.50%

1.40%

-0.39%

2.05%

-2.00%

-1.60%

2.38%

0.13%

2018年以來買賣超(億美元)

-12.53

-0.19

13.54

-15.97

-12.62

-4.50

4.35

5.74

2018年以來漲跌幅(%)

3.62%

1.07%

-2.59%

3.31%

-0.80%

-3.74%

16.86%

2.76%

資料來源:彭博,當地證交所,統計至3/16,印度、越南與馬來西亞統計至3/15,摩根投信整理。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表示,歷經市場不穩定的2月之後,亞股從上週起再次獲得外資青睞,主要是由於亞洲擁有企業獲利與經濟基本面支持,一旦市場雜音排除後,往往能率先獲回補趨勢。另外,亞洲銀行股受惠經濟回穩與改革收效,近期不良貸款比例下滑,信貸增長回升,整體獲利增長預期顯著提升,包括新加坡指標銀行股公布財報大幅優於預期,看好目前估值落後的大型中資銀行股re-rating行情可望啟動,帶動國際資金有先行回補卡位。

羅傑瑞(Jeffrey Roskell)說明,亞洲高股息率也是吸引資金回補的動力,根據統計,亞股中殖利率逾4%公司占整體企業約兩成之多,明顯優於美股僅11%為4%以上高殖利率股的表現,且目前亞股歷經前波修正後,又增添其投資價值,市場預期今年包括台灣、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市場,平均股息殖利率有望逾3%,高於美股的1.9%。

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由於今年來亞股走勢起落趨勢加大,若想穩健參與亞洲成長機會,不妨以股票與債券並進方式強化投資益,統計顯示,若自2005年以來單純以亞太高息苦投資,平均年化報酬率約8.9%,但年化波動率達19.8%,相較之下,若以亞太高息股與亞債各半的投資策略,平均年化報酬率仍有8.1%的好成績,但波動率能大幅下降至12.4%,不失為未來參與亞股的首選投資策略。

摩根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魏伯宇指出,中國1、2月工業生產年增長自12月的6.2%,跳升至7.2%,優於市場預期,固定資產投資與零售銷售動能均進一步加快,中國增長與需求回升均有利提升亞股企業盈利表現;受惠中國經濟回溫,帶動亞股整體買氣,根據彭博於MSCI亞太指數成分股超過1萬8千份分析師評級中,買入建議高達60%,比例為2011年10月以來之最,意即在獲利成長預期上調之下,市場對於「買入亞股」評級比例創2011年以來新高。

魏伯宇表示,就中國本身的經濟來看,今年兩會傳達更加重視「增長質量」的訊號,政策可望維持「緊貨幣、寬財政」,並將深化改革、鼓勵新創、加大對外開放以解決發展不平衡的結構性問題。由歷年表現觀察,A股多受惠兩會政策行情提振,其後一月、後三月A股平均漲幅達6%與8.6%。

另外,魏伯宇說明,A股今年將於5月正式納入MSCI指數,外資參與度可望持續上升,市場風格更著重基本面,過往偏重投機炒作而造成市場波動偏高,隨外資、養老保險金等法人長期資金陸續進駐下,業績良好、股息穩定,體質較佳的的大型企業持續可獲資金青睞。

摩根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指出,就東協各國來看,受惠全球景氣與需求回暖,東協出口全面性復甦,包括新加坡工業與製造業,印尼、馬來西亞的棕櫚油與煤礦、泰國的農產品等;隨著東協各國今年經濟指標全面加溫,讓市場看好東協未來的增長潛力。

另外,黃寶麗(Pauline Ng)說明,泰國走出國喪期,以及菲律賓的稅改制度調降所得稅率,均有利內需加溫,且市場預期隨資金輪動至內需題材,看好具備長期人口紅利優勢,盈餘增長由谷底翻轉的東協將更具補漲優勢,2018年東協經濟增長潛力持續看俏。

就選股上,黃寶麗(Pauline Ng)認為,看好東協銀行股走出壞帳周期,資產品質與獲利能力大幅改善,投資人可聚焦加碼東協銀行、金融股;消費類股上,可精選具良好增長潛力,不受新零售與電商衝擊如生鮮超市、居家修繕用品的相關公司。

 

 




編輯推薦
市場動態
大陸訊息集錦
【保險訊息】第一部保險業標準化規劃出台2007〜2011年全面推動 由全國保險業標...
醫療、健康保險
感冒太久還要做尿液檢查? 小心保險也可能拒保
邱太太感冒已有一段時間,原看診的醫師建議轉診到醫學中心詳細檢查,聆聽邱太太的描述,醫學中心醫師懷疑腎...
市場訊息
北醫聯醫:大腸癌末擴散伴惡性腹水創5年存活紀錄 醫生呼籲只要不放棄就有機會!
一名罹患降結腸癌合併阻塞及網膜轉移的癌末病患,經過減積手術、化療及標靶治療後,不僅成功控制病情,更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