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永遠的守護神
文/蔡月嬌 | 2017.12.19 (新聞)

短短三個月經歷媽媽的病、殘、死,讓人措手不及,家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離我們遠去,而當初勉為其難成交的保單轉化成媽媽的愛永遠與我們同在。

在醫院工作時認識的學姊轉戰壽險業,她讓我有機會重新認識保險、檢視保單,並發現保障的缺口進而投保防癌險,而學姐不斷關心我,讓我對壽險從業人員這份工作產生了好奇心,慢慢的接觸保險、了解保險的功能後,我辭去護理師的工作,加入壽險行銷的行列。

原本認為壽險行銷只是一份單純的工作,但經歷母親的病、殘、死之後,讓我重新體會保險的真諦與價值。

從事壽險四年來辦理第一件豁免保費,甚至於死亡理賠案件竟然是自己的媽媽。

還記得剛接觸保險時,第一位客戶是我的爸爸,第二位客戶則是為了支持我而勉為其難成交的媽媽。仍記得在四年前,幫媽媽作保單檢視時,發現媽媽所有保單壽險保額大約只有一百五十萬,且大部份是儲蓄險,因而了解媽媽是一位以理財規劃為主的客戶。考慮媽媽有不動產節稅的需求,必須預留稅源,我建議媽媽規劃投資型保單把壽險保額拉高到四百六十萬,不過年繳保費約二十四萬,一般年近六十的婦女應該無法接受也沒有自主權決定。而媽媽為了支持我,勉為其難的成交這張保單,因保額高又達體檢年齡,所以媽媽還答應去體檢。若不是為了支持女兒,我想一般主婦真的很難投保保額這麼高的險種。

沒想到,今年七月媽媽卻不幸成為我第一位辦理死亡理賠的客戶。

六十三歲應該在家享清福的媽媽,還在市場裡辛勤的工作。媽媽是勤儉持家的傳統職業婦女,除了春節的年假外,其餘的時間都在工作,非常健康又開朗,是市場裡非常受歡迎的老闆娘。

今年三月的某一天早晨,我跟平常一樣到公司晨會,突然接到爸爸來電,電話裡傳來緊張的聲音「媽媽今天工作時,身體不適,妳趕快回來接媽媽到醫院檢查。」因為在醫院工作十年的經歷,所以不論婆家或娘家只要與醫療有關的問題都會先通知我協助處理,何況這一次身體微恙的人是媽媽,緊急處理照會文件後,連忙趕回娘家。

看到媽媽躺在床上,跟平常精力充沛、辛勤工作的樣子簡直判若兩人。我心急如焚的問「媽!妳哪裡不舒服?」媽張開眼看我,連話都無法回答又閉上眼。當我攙扶媽媽下床,發現她根本站不穩,不得不聯想這可能是腦部問題,該不會是腦中風吧?

請爸爸準備簡單的盥洗用具及衣物後,送媽媽到醫院急診,看著生病的媽媽覺得自己很不孝,平常為了工作疏忽關心,沒想到竟病得如此嚴重。媽媽告訴醫師「最近只有頭暈,其它沒有不舒服,今天突然沒辦法站,嚴重頭暈、很想睡。」

急診醫師評估媽媽無特殊病史,除了身體軟弱之外無其他症狀決定先觀察。就在這個時候媽媽開始嘔吐,機警的醫師意識到可能是腦部有異狀,建議做腦部電腦斷層攝影。

過了大約半小時,急診醫師示意我到護理站,指著腦部電腦斷層影像告訴我「妳母親腦部有一個約四到六公分的腫瘤,可能是腫瘤或者是血管瘤,要進一步做核磁共振攝影才能診斷,但是為了安全,必須馬上住加護病房觀察,因為腫瘤已經壓迫到延腦了。」

第二天,安排核磁共振攝影,醫師看了報告表情凝重的告訴我「妳母親右側顳葉的腫瘤屬於神經膠質瘤,發生至今應該只有半年,如果不開刀的話,病情將會惡化,甚至抑制呼吸而死亡,但接受手術可能會影響情緒、語言與記憶,及影響左手與左腳運動功能,手術後要接受放射線治療與化學治療,不過可以延長半年到兩年的壽命。」

這突如其來的噩耗,讓我不寒而慄,媽媽一向注重健康,怎麼會罹患這麼嚴重的疾病?但醫師只能回答「原因不明」。

聽完醫師解說,家裡緊急召開會議,討論是否接受手術及安排手術的醫院。後來經由親友介紹,轉診至台中某知名醫學中心,找到台中首屈一指的神經外科主治醫師主刀。

擔心媽媽術後影響記憶,甚至可能成為植物人或死亡,忐忑不安的我在手術室外等待,並與家人們祈求媽媽手術順利,術後在加護病房看到媽媽身上插滿管子,包括連接呼吸器的氣管內管、導尿管以及右邊太陽穴位置手術的傷口,我輕輕叫了一聲媽媽,媽媽試圖張開眼睛想回答我,但由於嘴巴含有氣管內管無法說話而不停的咳嗽,但看到清醒的媽媽,我終於卸下心中石頭破涕為笑,趕緊安撫媽媽放輕鬆。

與癌細胞抗戰是我們艱鉅的任務,而陪伴媽媽術後的放射線治療與化學治療計畫更是當務之急,為了短短十五分鐘的放射線治療,必須從南投開車到台中,來回約兩小時,但我們每天按時至治療室,為期三十天從不間斷,因為媽媽是我們最愛的人,我們的共同目標就是抑制癌症細胞擴散。

媽媽臥病期間,最能感受到保險真正價值的莫過於爸爸與我,雖然住院龐大的的醫療費用家裡還付得起,包括開顱手術自費項目林林總總大約十萬元左右,營養不良而造成血中白蛋白低下,又未達注射白蛋白標準所以要自費,一瓶約一千八百元,一位難求的神經外科病床,每天還需補貼健保病房差額一千五百元,醫療給付的理賠金讓爸爸感受到保險真的不是騙人的。

原本爸爸對保險就不是很認同,家裡所有的保險規劃全是媽媽處理,這次的醫療費用幾乎是保險公司買單。從事壽險行銷工作,讓媽媽擁有一張終身醫療帳戶,並幫媽媽辦理豁免保費的手續,這些都讓爸爸免去繳交保險費的煩惱。在接受放射線治療時又可額外申請癌症放射線治療的保險金補助,補貼弟弟辛苦的接送爸媽兩地奔波的油料開銷。

不堪化學藥物的摧殘,媽媽越來越虛弱,甚至無法坐起來吃飯,當媽媽無法用言語表達時,我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病情急速惡化,媽媽陷入昏迷。

再次住院,醫師宣佈任何治療都無法治療四處擴散的癌細胞,神經外科醫師會診安寧緩和病房的主治醫師跟我解說醫療計畫,這樣的安排等於宣判媽媽的死期。在短短的一個星期內,還來不及轉安寧病房,癌細胞已嚴重侵蝕媽媽脆弱的身軀,醫院護理人員來電表示媽媽血中氧氣濃度急速下降,要我盡快到院辦理出院,帶媽媽回家。

空氣中瀰漫著悲傷的氣氛,大家靜靜陪伴媽媽走完最後一程,我靠在媽媽耳邊輕輕說了一聲「媽,我愛您!」我最親愛的媽媽在七月十四日的凌晨與世長辭。這時終於體會何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面對親人死亡的不捨大於害怕,短短三個月經歷至親的病、殘、死,讓人措手不及,家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離我們遠去,在大家泣不成聲之餘,我與爸爸辦理媽媽的後事以及理賠事宜,勉為其難成交的保單轉化成媽媽的愛,永遠與我們同在。

撰寫這篇文章時不禁潸然淚下,但仍鼓起勇氣寫下這個親身經歷刻骨銘心的故事,想以壽險從業人員與受益人的角度詮釋保險的意義,喚起國人對保險的重視,保險的價值深植我心,期待保險的黃金價值能深入每個家庭。

 

歡迎加入<現代保險Fb粉絲團>&<現代保險LINE@好友

 




編輯推薦
健康醫療百科
氣喘控制好 健康陪到老
「氣喘」是一種呼吸道慢性發炎疾病,好發於幼童,原因可能是由感冒引起,或是本身帶有過敏體質。初期...
市場訊息
南山人壽:攜手健康守護圈夥伴 打造AI樂齡健身房 伴高齡長輩活絡身心
保險是公益與關懷的事業,也是社區關懷服務的延伸。根據國發會推估,臺灣將於西元(下同)2025年進入「...
市場訊息
愛上保險無法自拔
成交一張四百萬元保額的保單,就已經需要耗費大量心力的溝通,那麼,成交一張四十億元的保單呢?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