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本文重點】衛福部預告修訂《醫師法》遠距醫療規定,修改「醫生若非親自診察,不得進行診療」規定,未來醫生可透過遠距視訊設備看診,然而和醫療息息相關的壽險公司,22家只有3家動作。 |
科技提升醫療品質,尤其遠距醫療更是爆發性成長,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指出,亞太地區遠距醫療市場預計每年以12%速度增長,2020年會達到18億美元,而老化速度愈嚴重的地區域需要遠距醫療。
亞洲人口結構劇變,預計2030年全球有6成65歲以上人口居住在亞洲,中國、台灣、日本、韓國、新加坡……等東亞國家的老化速度又更勝一籌。因此很多國家除了實施強制性退休計畫,對醫療保健也很重視,尤其針對遠距醫療技術研究。
發展遠距醫療,歸在東亞國家的台灣不落人後,事實上,在外國人眼裡台灣遠距醫療物美價廉CP值高,但使用狀況並不普及,不過上(10)月底衛福部預告將修訂《醫師法》遠距醫療規定,目前公布使用對象為慢性病患、出院後追蹤病患、長照機構病患、國際病患,將會再新增健保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者,預估至少600萬人受惠。
依現行法規,醫生若非親自診察,不得進行診療,但修法過後醫生可透過視訊設備遠距看診,對偏鄉地區解決交通不便的問題,省下交通費也省下舟車勞頓的力氣,不過也有人認為,遠距醫療看診無法見到實際病患的全貌,恐怕會發生誤判病情的問題。
醫療技術的進步是事實,那麼醫療保險也必須跟上,保險功能不再只有支付病後的醫療費用,醫療保險的範圍還要涵蓋預防保健及鼓勵客戶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新加坡一家保險公司對心臟有問題的保單持有人進行遠程監控,以便即時獲取體況異常狀況,並在問題更嚴重以前及早治療,有些保險公司通過健身設備和應用軟體追蹤顧客健康和習慣,並以此做為定價。
目前台灣有3家壽險公司與醫療院所及遠距設備合作,將遠距醫療照護與商品結合或針對發生體況問題客戶提供免費遠距醫療,僅國泰一家,南山則是限定提供年繳保費達標準的VIP客戶,遠雄則提供遠距醫療器具購買優惠,對比其他19家還未動作的壽險公司,這3家壽險公司在保險轉型上已有所動作,遠距醫療在壽險業滲透率僅1成5,待《醫師法》修訂完成後壽險公司不得不提早開始行動。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 ||
醫療、健康保險 實支實付理賠修法設限? 對業者恐為「雙面刃」
本文重點:日前傳出金管會將取消實支實付副本理賠,引起廣大民怨。究竟,實支實付... | 財經時勢 Q1等價保費 年減8.94%
受到類定存保單停售效應的影響,今(2014)年第一季壽險新契約保費收進2,990億元,年增16... | 市場動態 公益 提升保險業的競爭力
壽險公司在台灣立足半世紀,民眾對保險重視的程度與日俱增,壽險投保率已從一九九八年前的六十九.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