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摩根資產管理公布2017年度【兩岸三地投資人退休意向調查】,為連續第二年進行該調查。今年調查結果發現,兩岸三地投資人平均理想退休金額約1200萬元,以香港1540萬元最高,台灣1264萬元居次,中國819萬元最低。對於目前儲存退休金進度,台灣和中國投資人的已儲存退休金平均各為397萬元和251萬元,相對於理想退休金額的達成率皆為三成 (31%)。
至於為準備退休所選擇的投資工具,台灣和中國投資人相當保守,皆以保險為首選,分別有43%和54%投資人偏好保障功能取勝的保險,不過,仍有約三成台灣投資人(31%)和中國投資人(29%)選擇以基金儲存退休金。反觀香港投資人行動相當積極,高達94%投資人選擇股票,基金以58%緊追在後,至於昂貴的房地產僅有7%投資人選擇。
摩根投信董事總經理邱亮士表示,退休已經成為全民話題,每個人都想早點退休實現第二人生,但常不知如何開始著手,因此,摩根自2014年起執行台灣和中國兩岸投資人調查,並連續第二年將調查範圍擴及到香港,加上去年起推出全台第一個「摩根退休快樂指數」,鼓勵民眾從財富、健康、自我實現三面向打造均衡的退休人生,早一步實現第二人生的夢想。
邱亮士說,財富只是快樂退休的一環,但卻需要長時間累積,因此,民眾在準備退休金的過程中,要注意理想退休金和投資工具之間的搭配,包括投資工具、報酬率和所需投資時間長短,因此,邱亮士建議,退休財富規劃除應趁早開始外,更應該定期檢視並進行適當調整,早一步開始理財,讓財富為退休生活加分。
投資理財有助退休早一步 投資人理想退休年齡56歲 實際退休年齡約55歲
退休可能比你想像地更快到來,根據本次調查結果,台灣投資人理想退休年齡平均為56歲,而實際退休年齡為55歲,兩者相當接近。另一方面,香港投資人的理想退休年齡最晚,打算工作到63歲才退休;中國投資人則預計53歲退休,實際退休年齡51歲。(見表一)
摩根投信執行董事劉玲君指出,雖然多數民眾內心可能設定60歲退休,但退休實際發生的時間點,往往比計畫來得更快,例如必須照顧家中長者或健康因素,而被迫提早離開職場。
劉玲君說,根據勞動部統計2010-2015年台灣民眾平均實際退休年齡,男性為63.3歲,女性為60.6歲,而本次受訪者理想退休年齡56歲、實際退休年齡55歲,比台灣民眾平均能夠「退休早一步」,很可能是因為受訪對象為投資人,投資理財有一定經驗,因此在財富準備較充裕的情況下,投資人能夠選擇較早退休展開第二人生。
表一:兩岸三地投資人的理想和實際退休年齡
市場 |
台灣 |
中國 |
香港 |
理想退休年齡 |
56歲 |
53歲 |
63歲 |
實際退休年齡 |
55歲 |
51歲 |
n/a |
說明:以上數值為平均值,係採中位數及人數計算而得。n/a表示香港並未訪問此題。
資料來源:摩根資產管理,調查市場涵蓋台灣、中國及香港三地,調查期間為2017年上半年。
理想退休金額香港1540萬元最高 台灣1264萬元 台灣和中國預估退休後月花費2.8萬元
兩岸三地投資人的理想退休金高低與當地物價水準息息相關,平均而言,兩岸三地投資人的理想退休金額約1200萬元。其中,香港期待值最高,為1540萬元;台灣居中,為1264萬元;中國則為819萬元,為唯一兩岸三地中理想退休金額不到千萬元的市場。
再者,觀察台灣和中國投資人的儲存退休金進度,分別為397萬元和251萬元,對照理想退休金,達成進度皆為31%。至於預估退休後每月花費金額,台灣和中國投資人估計每月花費金額分別為2.8萬元和2.9萬元。(見表二)
劉玲君表示,以兩岸三地的主要城市物價水準和經濟穩定增長來看,「千萬退休金」幾乎是退休的必要財富門檻,雖然多數台灣和中國投資人認為1000萬元以下的退休金就足夠,但兩岸三地投資人期待的退休金額平均已逾1200萬元。若工作40年時間,欲存到1200萬元退休金,每月至少要存2.5萬元。
劉玲君認為,對多數人來說,每月要撥出2.5萬元存退休金並不容易,但千萬不要因為認為金額太高或距離退休還很遠而放棄早一步開始的黃金機會。劉玲君說,退休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階段,想存退休金只要記住二件事「投資多管齊下」且「趁早開始行動」,存到理想退休金並非遙不可及,例如透過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方式,每月3000元就可以開始,不僅門檻較低,之後也能隨加薪或年齡增加,適度提高金額,賺取時間複利的報酬。
雖然,民眾預估退休後每月只要花費2.8萬元,但劉玲君提醒,這應該只是支應基本開銷,不能滿足多數民眾期待退休後能夠遊山玩水、自在生活的心願,更何況還要顧及退休後的養生和醫療成本,因此,在準備退休的過程中,不論在財富、健康和自我實現三方面,態度都要更積極。
表二:兩岸三地投資人的理想退休金與達成進度
項目 |
年度 |
市場 |
||
台灣 |
中國 |
香港 |
||
理想退休金額 |
2017年平均 (約當新台幣) |
1264萬元 |
819萬元 |
1540萬元 |
已存的退休金額 |
2017年平均 (約當新台幣) |
397萬元 |
251萬元 |
n/a |
儲存退休金達成率 |
31% |
31% |
n/a |
|
預估退休後每月花費(約當新台幣) |
28110元 |
29162元 |
n/a |
說明:以上數值為平均值,係採中位數及人數計算而得。n/a表示香港並未訪問此題。
資料來源:摩根資產管理,調查市場涵蓋台灣、中國及香港三地,調查期間為2017年上半年。
兩岸三地投資人選擇退休投資工具 台灣和中國偏保守 基金投資門檻低容易入門
兩岸三地投資人準備退休金時所選擇的投資工具,台灣和中國態度保守,偏好具有保障功能的保險,二地各有43%和54%投資人選擇透過保險存退休金,高度要求安全感勝過投資;香港投資人最積極,超過九成(94%)偏好以股票作為準備退休金的主要投資工具,風險承受度最高。基金挾低投資門檻優勢,在兩岸三地獲得三成至近六成的投資人支持,分別是台灣的31%、中國的29%和香港的58%。(見表二)
摩根投信執行董事劉玲君指出,台灣和中國投資人為存退休金選擇投資工具時,意向非常相似,前三項全數為保險、房地產和定存,反映二地投資人追求高度安全感的特質,惟與去年調查結果相比,台灣和香港偏好保險的投資人增加,台灣從38%上升到43%,香港亦由30%增加到50%;僅中國比率卻是由61%降到54%。另一方面,房地產對台灣和香港投資人的吸引力下降,台灣從四成降到三成,香港更是只有不到一成(7%)。
劉玲君分析,從準備退休金的角度來看,保險的本質仍是以保障為主;定存族則須留意是否能應付累積退休財富期間的通膨風險。房地產則因為有頭期款的高門檻,未必適用於想累積退休財富的新手。
劉玲君說,至於基金因為投資門檻較低,多數基金3000元就可以開始定期定額,因此成為投資人儲存退休金時,熱愛的投資工具之一。台灣和香港投資人選擇基金比率明顯提高,台灣由27%上升到31%,香港更是由49%大幅增加到58%。
劉玲君說,每人終其一生大約花40年時間工作,除了完成許多人生的階段性目標外,很重要的,還要準備退休後大約30年的花費。因此,準備退休金好比長期作戰,一方面,不論是選擇的投資工具或是投資標的,都應該要多元化,適當分散風險;但另一方面,必須考量投資工具的適切性及方便管理的程度,千萬不要投資自己不熟悉的商品。
最後,劉玲君提醒投資人,準備退休金的過程中,要隨年紀和經濟景氣適當調整,年紀愈輕時,態度和產品都可以較積極,隨著年紀漸增,產品取向轉趨保守,配合退休後以收益為目的、每月需有穩定現金流、資產能抗通膨等需求。只要持之以恆,當能達成理想退休人生!
表三:兩岸三地投資人的五大退休投資工具
五大理想退休投資工具 |
||||||||
排序 |
台灣 |
名次 變化 |
排序 |
中國 |
名次 變化 |
排序 |
香港 |
名次 變化 |
1 |
保險(43%) |
▲ |
1 |
保險(54%) |
▬ |
1 |
股票(94%) |
▬ |
2 |
定存(33%) |
▬ |
2 |
房地產(50%) |
▲ |
2 |
基金(58%) |
▬ |
3 |
房地產(33%) |
▼ |
3 |
定存(42%) |
▼ |
3 |
儲蓄保險(50%) |
▬ |
4 |
基金(31%) |
▬ |
4 |
當地股票(37%) |
▲ |
4 |
外匯(24%) |
▲ |
5 |
當地股票(30%) |
▬ |
5 |
基金(29%) |
▼ |
5 |
定存(21%) |
▼ |
說明:名次變化係與2016年調查結果相較。
資料來源:摩根資產管理,調查市場涵蓋台灣、中國及香港三地,調查期間為2017年上半年。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日幣持續貶值 小心匯損賠上退休金日本央行貨幣政策會議在上(1)月29日,以5票贊成和4票反對,決議推行負利率政策,該國利率自本月16... | 醫療、健康保險 病理報告出爐前的住院,癌症險都不賠!?嘉義卓太太,遇到的問題:我先生務農,身體一向硬朗,但是今(103)年過完春節後,他的體重就急速下降,... | 市場訊息 富邦藝術基金會:國際大師無秒差登台 分享文創趨勢力!富邦藝術基金會【2015春季富邦講堂】自四月中開始舉辦,堅強的國際講者陣容引起學員熱烈迴響,短短一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