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現在的保險已不像從前,需要業務員土法煉鋼、攀親帶故的拓展市場。隨著觀念的進步,保險逐漸變成是家庭理財規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保險不但伴隨著家人與孩子成長,更像是另一個父母在孩子長大成家後,繼續照顧著他們的未來,呵護人生中每一段時光的安全與幸福。
從一打開電視,進入眼簾的不論是電視廣告、購物電台的介紹,或是職棒轉播畫面上,球員球衣上的臂章,保險不但讓你看得到,也買得到;手機或家用電話,話筒另一端信用卡專員的聲聲祝賀,你是他們會員中萬中選一,極具尊崇,每天只要花費數十元…,保險不但讓你聽得到,也買得到。
現在的保險已不像從前,需要保險業務員用土法煉鋼的方式,一步一腳印,攀親帶故的拓展市場。保險已經是一個包裝多元化,種類多到讓您目不暇給,你可輕易的在生活周遭,無論是從平面廣告,電視媒體或網路上得到你所要的資訊,搭配自己的需求,選擇最符合自己需要的保險,保險已經在我們身邊無所不在,且不可或缺。
根據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二○○九年,國內每人平均壽險加上醫療或傷害險,很多人手上多達四到五張保單。還有很多家庭是在小孩子一出生時就投保,當這些孩子成年後,保險的保障回收效益已達到最高峰,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保險不但伴隨著孩子成長,更像是另一個父母在孩子長大成家後,繼續照顧著他們的未來,影響深遠。
回想自己第一次接觸保險,已可追溯至民國七十年代,當時社會民風保守,每個家庭的生活並不寬裕,而父親只是在軍中退休後,繼續在公家機關當個小小雇員,在母親並未工作及家中又有三個孩子的情況下,生活的擔子沉重的令人無法喘息,就在這種家中經濟不允許的情況下,家裡卻擁有了第一份的保險。
那是父親在軍中的舊部屬—王叔叔,他在退伍後從事了保險業,他鍥而不捨的精神,終於使得父親在人情的包袱下以母親的名義投保,雖然當時母親極力反對,但最後在父親的堅持下,也只能默默的接受這家中第一份的保單。在當時家中經濟拮据的情況下,總成為父母爭吵的話題,特別是在每年繳費的月份,我們的生活總是特別的辛苦,母親的埋怨也總是特別多。
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就在我念國中二年級時,父親卻突然因病撒手人寰,母親為了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亂了手腳,頓時家中失去了主要的經濟來源,母親為此被迫出外工作以維持家計。由於收入微薄,再加上保單的被保險人不是父親,無法因父親過世而獲得理賠,母親幾度想中止保險,卻都在王叔叔的勸說及幫助下,使得保單得以延續及保留;而這份保單也就這樣靜靜的擺在抽屜裡過了二十幾個年頭。這當中除了擺放繳費單據外,我們從未真正翻開細讀保單中的內容,但沒想到這份在家中毫不起眼的保單,卻對母親日後產生了很大的保障,也讓我們兄弟對保險的觀念,產生了很大的改變。
民國九十年,正當我們兄弟幫母親歡渡生日時,母親卻因不明原因的腹部劇烈疼痛而緊急送醫,經過醫生和護士密集的檢查及會診,最後判定為大腸憩室發炎。由於情況嚴重,必需立即住院觀察及治療,而當時醫院的健保病床不足,我們必需選擇另外自費的雙人病房,這樣雖然能使母親在較好的醫療環境下就醫及休養,但沉重的醫療負擔,卻使得我們兄弟又陷入了另一個深淵。
正當我們為此煩惱時,想起了那份擺放多年且泛黃的保單,當我們打開並細讀保單內容時,我們兄弟都不自覺的露出了多日不見的笑容,因為我們從不知道這份保單對醫療保障的規劃是如此的完整,彷彿冥冥之中感受到父親的庇蔭與保佑,終於使得這份保單在沉寂多年後,發揮了它最大的功效,有如即時雨般的給予我們幫助。
母親在二週後出院,雖然醫療費用不斐,但由於受到完整的理賠給付,並未造成我們生活上沉重的負擔,母親感慨萬千,兄弟們更因這次母親生病的親身經歷,對保險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讓我們體認到保險是未雨綢繆,是備而不用的。
二年後,我自軍中退伍並結婚,在二個孩子相繼出世後,我都給予他們完整的保險計劃,妻子對此甚為不解。因為她也來自一個對保險不信任的家庭,認為保險是一個浪費金錢卻沒有實際效益的商品,但在我的堅持及母親親身經歷的見證下,妻子最後也欣然的接受我的建議及保險的規劃,在我們多次與保險專員討論後,終於完成了一份最適合自己子女的保單,雖然保費在我們生活上佔了一定比例的開銷,卻也使得我們在生活上過得更安穩無慮。
當大女兒在國小三年級時,因騎車跌倒受傷,而小兒子也在三歲時因輪狀病毒住院一週治療,我們都因為有了保險的保障,不會因為孩子突如其來的生病或意外就醫而加重經濟的負擔,我們也能更專注於孩子的照顧,加速孩子身體的復原,這也是當初我們投保所期望的,也讓保險在疾病或意外發生時,產生了最大的幫助與效用。
現今社會上仍有大多數人認為有了社會保險的保障,就不需額外花費投保其他保險,其實這種想法是完全不正確的。因為社會保險只是基本的保障,如果我們要使得自身的醫療品質再提昇,保險的保障內容更完整,規劃一個屬於自己量身定作的保險是刻不容緩的。
另外除了人身險外,大多數的人也都忽略了所謂的財產險,台灣地處颱風及地震帶,每年的天然災害都造成人民生命財產上極大的損失,很多人流離失所,無法東山再起,皆因生命財產沒有獲得完善的保障,因此如何讓人們瞭解到除了人身險外,財產險的需要及投保也是相對的重要。
近年來,社會也吹起了庶民保險的觀念,這是保險推廣的一大進步,保險的理念與保障必須深耕至每一階層的民眾,我們必需讓過去中、下階層無法負擔較高保費的民眾,也能享受到保險所帶來的保障,讓社會上更多數人能在生命財產上分享保險所帶來的好處,社會也會因此更加的安定。我們必需摒除過去對保險錯誤的認知與誤解,勇敢的擁抱保險,在我們真正需要幫助時,就讓保險好好的愛我們吧!
編輯推薦 | ||
市場動態 顛覆思維的幕後英雄
九月下旬,由台灣、日、韓及中國選派出來的排球選手,聚集在苗栗巨蛋體育館,展開「亞洲男子排球四強... | 健康醫療百科 擾人的嗡嗡聲 17%成人患耳鳴
耳鳴雖非疾病,卻相當擾人。根據統計,約有17%的成年人患有耳鳴,65歲以上的老年人更高達33%... | 市場訊息 新光人壽:帶領青年逐夢的光 提升學子就業競爭力
「低薪」現象在台延燒多年,青年低薪更是普遍現象。22K薪資造成年輕人力外流,許多人紛紛尋求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