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醫療、健康保險
壽險資金投入日間照護 多贏!
文/葉惠娟 | 2013.04.01 (月刊)

多起家庭照顧者因壓力過大引發的悲劇,讓家庭照顧者的苦再度受到重視。

根據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調查,為了照顧生病或身心障礙的家人,家庭照顧者平均每天照顧十四個小時,只有兩成的照顧者能夠連續睡超過四小時,八成的人隨時處於警醒的狀態,一成八的照顧者需要靠藥物入睡。由於工時長,壓力大,照顧者容易產生憂鬱、挫折、委屈、生氣等負面情緒。

家庭照顧者的身心壓力成為社會的不定時炸彈,每次引爆都令人心碎,究竟政府為家庭照顧者提供的長期照護資源為何?國內長期照護政策面臨那些挑戰?壽險業者在商品推出與資金投資可以有甚麼樣的新思維?

設置照管中心 整合長照資源

為整合長期照護服務資源,衛生署依照「我國長期照顧十年計劃(簡稱長照十年計劃)」,在二十二個縣市設置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簡稱照管中心),提供居家式、社區式及機構式服務。

由於各地長期照護資源不同,照管中心提供的服務也不同。依據長照十年計劃,各地政府基本提供的服務項目有居家護理、居家(社區)復健、喘息服務、照顧服務、輔具購買(租借)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老人營養餐飲服務、交通接送、長期照顧機構等八項。有的縣市還能額外提供在宅醫療服務、居家藥師、居家營養、緊急救援通報系統等。

新北市衛生局指出,生活自理有困難的民眾,可以到各區公所、衛生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各醫院出院準備服務、或透過衛生局網路申請長照服務。照管中心評估後,會依民眾實際需求提供醫療照護資源與生活照顧服務。以新北市為例,從申請、評估、擬定及核定照顧計劃,約需十二天。

在提供長照服務後,照管中心會持續追蹤半年到一年,綜整民眾失能狀況增減或調整服務內容。

住護理之家十二年 花費六四八萬

萬芳醫院護理部主任林富美表示,國人仍有在宅老化的傳統觀念,因此政府提供的長照服務著重在居家照護,為了讓家庭照顧者獲得喘息,政府每年提供十四~二十一日、每日一千元的機構喘息補助,以減輕民眾的照顧壓力。

如果無法自力完成長期照顧工作,家屬就得安排患者入住長照機構。林富美指出,依照老人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規定所設立的長期照顧、安養等老人福利機構,由各地社會局管理,收住對象為六十五歲以上的長照病患。而依照護理人員法設立的護理之家,則由各地衛生局管理,收住的對象不分齡。

林富美說,身上插有三管(氣切管、鼻胃管、導尿管)、生活無法自理的六十五歲以上民眾,長期照顧機構與護理之家都可收住,但如果年齡低於六十五歲,依規定只能選擇護理之家。

無論是長照機構還是護理之家,入住費用都不便宜。林富美指出,萬芳醫院附設護理之家從八十八年營運到現在,不乏入住超過十二年的長照患者。以三人房、每月四.五萬元計算,光是入住費用就高達六四八萬元。

有長照需求 自保不能少

台灣大學智慧生活科技整合與創新研究中心李劭懷博士表示,政府的財力有限、資源分配不均,使得多數長照患者仍無法獲得所需的服務,此外,照管中心目前已出現了幾個問題,第一,長照工作並沒有國家證照,照管中心專員大部份由護理人員與社工兼任;第二,照管中心專員沒有公務員資格,而且薪資低,常留不住人;第三,照護人力吃緊,以台北市照管中心為例,一位專員大約要負責二百~三百個個案,即使再專業最後都會因為太累而讓照護工作流於形式。

再從政府補助分析,李劭懷說,各縣市的長照資源與地方財政有關,地方政府沒有錢,就無法提供完整的照護服務,以復康巴士為例,有的縣市多達一、二百輛,但也有縣市連一輛都沒有!此外,僅低收入戶能夠獲得全額補助。

對於多數家庭而言,家中有一人需要長照,將是沉重的身心靈與經濟負擔。李劭懷認為,除了仰賴政府提供的長照服務之外,民眾也應該透過商業保險轉嫁未來可能面臨的長照風險。

面對長照需求 保險業可以更創新

長期研究國內外長期照護發展的李劭懷認為,保險公司除了給付長期看護保險金之外,也可以推出相關服務,例如提供保戶選擇長照機構的專業意見,並針對不同經濟能力的民眾提供不同的保險商品,或另外設計加值服務給付,例如入住長照機構後自費復健費用、一對一失智症治療等都可以從保單獲得定額給付。

此外,李劭懷認為,居家照護會面臨的沐浴、復健等問題與保險給付結合,是保險公司可以考慮的商品創新與資金投資方向。

至於日前各方多所討論的壽險資金投入長照產業,李劭懷認為,日間照護中心可以滿足長輩在宅老化的期望,國外已有保險公司經營的實例,再者,行政院長江宜樺擔任內政部長時就提出全台設立日照中心的構想,因此日間照護中心是值得投資的事業。

李劭懷認為建立企業化的優質日照中心,食材、尿布等耗材、輪椅等輔具大量採購議價空間大,將帶動很多產業發展,並吸引優質人才投入,是多贏且創新的長照經營模式。若侷限於非營利組織(NPO)營運的模式,長照機構恐怕很難真正滿足長照需求。

為了提供國人更好的長照品質,李劭懷認為應先建立營利性日照中心的試行模式,同時設立人才訓練中心,再複製成功經驗到全國各地,當日照中心營運產業化,保險公司更能設計符合民眾需求的創新商品。

台灣 老化速度非常快

受到不婚、晚婚、不生等因素影響,國內人口結構逐漸老化。根據經建會推估,二○一六年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將超過幼年人口,二○六○年高齡人口加上幼年人口約等於青壯人口,相當於一個青壯人口要扶養一個高齡或幼年人口,扶養負擔將非常沉重。

面對少子、高齡化夾擊,國人的長期照護問題將愈來愈嚴重,除了解政府提供的服務,以及為長照費用作準備,政府、民眾、保險業者都需要有更新、更寬、更長遠的思維。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國泰金控:「再度達標!!國泰金控完成三年節能計畫」
經三年努力,國泰金控於2015年8月31日榮獲經濟部「金融業、餐飲及鞋店業集團自願性節約能源」授獎。...
健康醫療百科
初春氣候多變 溫補提升免疫力
枝頭上含苞待放的花朵,傳遞著初春的訊息,在感受生機勃勃的同時,因為乍暖還寒、氣候多變,耳鼻喉科...
人壽保險
打火英雄久等了!消防員團保開辦
「打火英雄」消防員上山下海、救災救難,被稱為「離『殉職』最接近的公務員」。消防員每年出勤超過111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