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MSCI 指數編纂公司於6月21日公布,從2018年6月開始將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全球指數,明年6月起生效。歷經三次MSCI審查不獲納入指數計算後,本次中國A股以中國大陸與香港互聯互通機制的正面發展,以及中國大陸交易所放寬對涉及A股的全球金融產品進行預先審批之限制等因素,終於叩關成功。MSCI計畫初始納入222家A股掛牌公司,基於5%的納入因子,這些A股約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0.73%的權重。此事件勢必影響資金布局,為亞洲股市行情帶來波動。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與宏利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游清翔指出,初期A股納入MSCI指數的權重並不大,在短期內可能不會帶來非常大的資金流動,但意義上宣告中國經濟與股市在全球經濟與投資市場中的地位提升,可望進一步推動中國金融改革與資本市場健全發展。
而針對A股行情,游清翔指出,中國企業獲利成長動能已逐步自底部回揚,以本地貨幣計算中國未來12個月每股盈餘年成長率的預期已調升至15%,該數值為2011年6月以來最強勁,對行情構成支撐,只是並非來自於獲納入MSCI指數的影響。
而獲納入MSCI指數僅管對市場中長期健全發展有利,但短期來說,中國股市管制度相對其他市場仍較高,對於須依指數調整被動增加資金配置於A股的外資機構而言,估計將採相對觀望態度,不會過度積極。且依據過去獲MSCI納入新興市場指數計算的市場經驗,增加投資配置後是否能獲得正報酬,需視當時景氣位置與市場指數高低位置而定。
至於H股與台股,游清翔認為短期影響不大,中長期則需視A股獲MSCI調升權重的速度而定,恐將難以避免承受資金排擠效應。
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龔曉薇指出,A股獲MSCI納入指數計算是明年6月才生效,短期亞股行情僅是反映市場對資金排擠效應的疑慮。然而,從中長期的市場潛力來看,亞洲各國GDP表現,包括台灣、韓國今年預估可達2%水準,印度、中國2017年度的GDP市場預期在將近7%的水準,都優於已開發國家;今年度市場預期亞洲企業獲利成長率可達19%,加上預期今年亞洲央行持續貨幣寬鬆政策,將可望持續吸引外資流入亞洲,帶動整體亞洲投資情緒齊揚。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富邦金控:第四屆蔡萬才台灣貢獻獎開跑 延長收件至6月30日受COVID-19疫情影響,原訂於2021年徵件、評選、贈獎的第四屆蔡萬才台灣貢獻獎延期一年,隨著台... | 市場訊息 健康署:遠離子宮內膜癌 就從「警覺出血」開始子宮內膜癌是女性常見的婦科癌症,好發於50歲以上、特別是停經後的女性。由於此類癌症早期警訊為陰道異常... | 市場動態 體驗式學習的最夯教育訓練課程
業務員的學習是有效的嗎?課堂上學到的東西,是否在離開教室後就逐漸忘記?
有別於傳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