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MSCI 指數編纂公司於6月21日公布,從2018年6月開始將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全球指數,明年6月起生效。歷經三次MSCI審查不獲納入指數計算後,本次中國A股以中國大陸與香港互聯互通機制的正面發展,以及中國大陸交易所放寬對涉及A股的全球金融產品進行預先審批之限制等因素,終於叩關成功。MSCI計畫初始納入222家A股掛牌公司,基於5%的納入因子,這些A股約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0.73%的權重。此事件勢必影響資金布局,為亞洲股市行情帶來波動。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與宏利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游清翔指出,初期A股納入MSCI指數的權重並不大,在短期內可能不會帶來非常大的資金流動,但意義上宣告中國經濟與股市在全球經濟與投資市場中的地位提升,可望進一步推動中國金融改革與資本市場健全發展。
而針對A股行情,游清翔指出,中國企業獲利成長動能已逐步自底部回揚,以本地貨幣計算中國未來12個月每股盈餘年成長率的預期已調升至15%,該數值為2011年6月以來最強勁,對行情構成支撐,只是並非來自於獲納入MSCI指數的影響。
而獲納入MSCI指數僅管對市場中長期健全發展有利,但短期來說,中國股市管制度相對其他市場仍較高,對於須依指數調整被動增加資金配置於A股的外資機構而言,估計將採相對觀望態度,不會過度積極。且依據過去獲MSCI納入新興市場指數計算的市場經驗,增加投資配置後是否能獲得正報酬,需視當時景氣位置與市場指數高低位置而定。
至於H股與台股,游清翔認為短期影響不大,中長期則需視A股獲MSCI調升權重的速度而定,恐將難以避免承受資金排擠效應。
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龔曉薇指出,A股獲MSCI納入指數計算是明年6月才生效,短期亞股行情僅是反映市場對資金排擠效應的疑慮。然而,從中長期的市場潛力來看,亞洲各國GDP表現,包括台灣、韓國今年預估可達2%水準,印度、中國2017年度的GDP市場預期在將近7%的水準,都優於已開發國家;今年度市場預期亞洲企業獲利成長率可達19%,加上預期今年亞洲央行持續貨幣寬鬆政策,將可望持續吸引外資流入亞洲,帶動整體亞洲投資情緒齊揚。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中國人壽:失智風暴來襲 教你三大攻略迎戰全球失智人口逐年攀升,平均每3秒就會增加1人,每年約990萬人罹患失智症,世界衛生組織(WHO)預估... | 人壽保險 失蹤是否為意外? 身故金有差!... | 健康醫療百科 台灣兒童 8成有蛀牙
國民健康署指出,我國兒童齲齒盛行率將近8成,高於世界衛生組織(WHO)目標值50%以下甚多,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