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退休規劃
<電視座談>年金改革 退休規劃該如何?
文/黃晴冬 |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 2017.06.12 (新聞)


年金改革議題吵得沸沸揚揚,軍公教團體甚至為此走上街頭遊行,抗議政府「霸凌軍公教」。究竟年金改革影響了什麼?除了軍公教族群,又有什麼樣的改變?在未來,民眾應該如何規劃退休,才能因應這波改革衝擊呢? 

淡江大學保險學系副教授郝充仁表示,目前勞保正探討財務問題,朝著延後退休年齡的方向改變;而所得替代率1.55%相較於國保1.3%,也面臨是否要調整的抉擇。此外,現在勞保是用最高60個月計算薪資採計期間,而國民年金以最低薪資計算,產生各個制度的基礎年金要如何整合的問題。

至於軍公教的制度問題,「這是有其歷史背景的。」郝充仁直指,早期國家公務員薪水跟不上民間企業員工,所以從退休金下手補足,承諾給公務員更優渥的退休福利。但是民國80年代,國家公務員的薪資與一般企業員工相差無幾,退休福利卻更加豐厚,退休年齡較短、拿到的退休金與在職薪資差不多、加上活得久,造成軍公教退休金體系失衡。一旦有了缺口,就要政府承擔,偏偏政府除了「軍公教雇主」的身分外,也是服務全民的執政者,使社會公義遭受質疑。

不過,年金改革也讓民眾憂心「是不是領不到退休金」?壽險公司主管許志騰引用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現在的年輕人明白政府的退休金是不可靠的,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的退休金有七成~八成必須靠自己準備。但是低薪環境讓年輕世代心有餘而力不足,甚至不願成家,因為薪水可能只夠養活自己。

因此許志騰建議,複利乘以時間,就有極大力量!如果40歲族群每月提撥1萬元,想在60歲退休的話,可能要靠股票等市場起伏大、報酬也相較高的投資工具。若從20歲剛出社會就定期撥出部分薪資來投資,就能夠有更長的時間複利,投資工具的配置也更靈活。

郝充仁也提醒,人都會老,老年常見疾病的保障,就是年輕時不可不事先做規劃的保障,例如醫療險、重大疾病險、長照險……等等,先把需要的保障準備好,再來理財。

 

主持人: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董事長暨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發行人林麗銖
 

來賓:壽險公司主管許志騰、淡江大學保險學系副教授郝充仁(由左而右)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國健署:每36分鐘有1名婦女罹患乳癌 呼籲定期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
一年之計在於春,國民健康署在春天來臨時,再次邀請女性朋友們一起投資個人健康,提醒女性朋友們預防婦女癌...
財經時勢
南山登興櫃 勞資爭議成絆腳石
金管會對保險業申請上市櫃、及興櫃,設下「獲利能力、清償能力、適法性、其他指標」4大標準,該審查原則最...
財經時勢
33萬職災補償沒了 原因竟是「成交保單」!
保單成交竟也讓業務員笑不出來。一名李姓業務員告上勞保局,因為他騎車拜訪客戶時,不慎摔斷左腳,休養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