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6月號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出刊搶先看~想用新式醫療 你的保單夠強嗎?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 2017.06.03 (新聞)

根據調查,有超過六成民眾手中已備有醫療險,國人對身體健康的重視顯而易見,醫療科技的發展也未令人失望,日新月異的技術及新藥,讓絕症一個個銷聲匿跡,根據西班牙Cybermetrics Lab醫院資訊化程度調查,台灣醫療水準被譽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重症治癒率比其他國家高,生在寶島福星高照。  喜新厭舊是現代人的通病,許多人追求達文西微創手術、腫瘤免疫療法、加馬刀、光子刀、基因檢測……等更新、更安全的治療方式,不願選擇過時療法,但口袋不夠深,這些新式醫療想用也用不到,因此不少人懂得未雨綢繆,用保險為醫療費用做準備。  其實,保險也跟醫療技術一樣會過時。翻開早期買的保單,許多目前常見的手術、處置,卻未詳載在手術列表中,更有許多手術早就不需要住院,超過七年沒更新醫療險的你,將會發現ㄧ個非常殘酷的事實,罹患疾病恐怕還得再自掏腰包不少錢!  口袋不夠深 罹癌只能望新療法興嘆?

隨著時代演進,醫療科技不斷進步,醫療水準名列前茅的台灣自然也不在話下!以近年流行的達文西外科手術機器為例,截至去(2016)年底全亞洲約476台,光是台灣就引進約30台,置備機器密度全球最高。

台灣民眾被不斷創新的醫療科技圍繞,看似能在疾病中求得更多生機。但是,特別的治療方式、甫上市的藥物和技術要價不菲,除了少數「貴族」負擔得起,多半病友是看得到吃不到,徒增傷心。人命無價,但患病後的醫療費用,卻日日夜夜在折磨家庭。新式醫療,真能解決患者心事?

抗癌新寵兒 免疫治療打擊惡瘤!
「以癌症治療來說,科技發展2、30年,早已今非昔比!」臺北醫學大學臺北癌症中心主治醫師廖裕民指出,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手術……等治療方式不斷發展,以乳癌來說,從前多半是做大手術將全乳房切除,現在只要針對腫瘤切除部分乳房,術後再加上放射線治療、化療,就有機會保全身體髮膚抗癌成功。

而傳統二度空間放射線治療在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使周遭的健康細胞受創,部分器官更受限於耐受劑量,在劑量不足的情況下難根除腫瘤,導致局部復發或轉移。新的三度空間順形放射治療、強度調控放射治療、立體定位放射手術(俗稱光子刀),不受臟器內視線死角的限制,治療位置更為精確,減少治療次數,病人副作用發生率也更低,在2015年有條件給付肺癌、肝癌患者,受惠患者約省下20萬元。

其實,近年更大的醫學革命展現在「藥物」。人體的免疫系統會殺死外來病原,之所以無法作用在癌細胞上,是因為癌細胞會分泌某種蛋白質讓免疫系統停止工作;而近年免疫方面的研究有了突破,解析出控制癌細胞生長的基因,進而發展出標靶藥物,最近熱門的免疫療法(Immunotherapy),就是用藥讓免疫系統重新啟動,殺死外來入侵者。

在癌症治療選擇上,會根據不同疾病、期別,以傳統化療搭配新一代的標靶治療或是免疫治療。亞東紀念醫院藥學部藥師王明賢表示,傳統化療的標靶藥物健保覆蓋率頗高,如果符合適應症、臨床用途,大部分都由健保支出,現階段免疫療法在市場上尚有兩、三種藥物還未納入給付。

醫療M型化? 3月療程近百萬元 因應患者的治療需求,健保也慢慢跟進,逐步開放給付標靶藥物。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2015年癌症醫療費用中,藥物就占四成,其中多數都屬標靶藥物。使用最多的藥物是治療早期或轉移性乳癌的「賀癌平(Herceptin)」,約花費健保21億元;其次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用藥「基利克(Glivec)」、肝癌用藥「蕾莎瓦(Nexavar)」等,皆花費十多億元。

不過,就算健保開放有條件給付標靶藥物,早期癌患想要搶先使用,還是得自費才行。以蕾莎瓦為例,肝癌必須蔓延到肝門靜脈、淋巴結或肝外轉移等條件才能申請健保給付,若病況不符標準,其他治療又沒有顯著成效,就要自費服藥,以每顆一千元來計算,單月就得花約十五萬元。

保險顧問陳怡伶表示,從商業保險理賠看來,手術理賠動輒20萬元起跳,標靶治療的口服液,一套療程高達數十萬元,如注射藥賀癌平自費每劑61,000元,一年打13劑就將近80萬元,非一般家庭所能負擔。廖裕民更指出,免疫療法包含放射線治療與藥物,一個月需花20~30萬元,通常在2、3個月的治療中會看見療效,也有部分病人要拉長到四個月、半年,數個月下來,百萬元的存款就如流水東去。

至於新藥是不是非用不可?王明賢澄清,許多民眾陷入這類迷思,有經濟不寬裕的患者甚至為此傷心,覺得用不到新藥的自己沒有得到有效治療。

「在選擇藥物方面,醫療團隊一定都會跟患者、家屬充分溝通過,了解療效、副作用以及所需費用,」王明賢說,新藥多半副作用較少,也可以縮短服藥期跟次數,這些好處是用金錢換來的,但是新藥的出現並不在推出「萬靈藥」,而是在給予患者「更多選擇」,不代表以往的藥物就治不好病症。患者在能負擔的範圍內選用新藥,治療期得到更好生活品質;若是超過家庭預算,也可優先使用健保藥,治療失敗、副作用太大再考慮自費藥物。

醫療險進化 雜費給付 比較安心!
陳怡伶認為,許多保戶過去買的醫療險多是「住院日額型」,防癌險一張大概就能解決住院、手術、門診、放療、化療等需求,但是治療方式推陳出新,自費藥品、手術費用提高,需要從「實支實付」險下手顧保障。「醫療險的雜費保額愈高愈好!」陳怡伶表示,醫療險在疾病、意外都能理賠,癌症手術、標靶藥物也能以雜費給付,保障範圍廣,治療不用為錢綁手綁腳。此外,兩張以上實支實付,可支應龐大的癌藥支出,只要事先確認保單可接受副本理賠,就能達到保障倍增的效果。

癌症長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防癌險也是許多民眾的保險口袋名單,投保防癌險建議選擇初次罹癌後一次給付的商品,好處其一是金援自由運用,其二是只要罹癌就賠,不用再收集各項單據申請給付。有其他家族病史者,可以再投保具長照功能的重大疾病險,通常包含癌症、阿茲海默症、多發性硬化症、帕金森氏症……等特殊疾病,不僅有一次金給付,達一~六級殘更有長期照顧保險金。規劃保單以循序漸進為原則,從基本的醫療險開始,再視需要多添防護。

◎行動支付 保險創新的下一步!
行動支付是時下最夯的討論議題,舉凡食衣住行、通勤、繳稅等都能「一機搞定」,保險更是行動支付待開發的處女地……

◎團體年金 最強留才利器!
從在職到離職退休,公司利用團體意外、健康、壽險、年金險,無縫接軌地持續照顧員工,還有什麼工具會比團體保險更能留才?

◎全國22家壽險公司總體檢
2016年壽險市場營業的本國公司有20家、外商分公司4家,資產總額合計22.25兆元,較前(2015)年增加近10%,總保費收入3.1兆元,成長率7%。本文即揭露民眾認識每一家壽險公司的經營狀況必須知道的6大重要指標。

◎基金會為乳癌患者 爭取到17次中醫門診保險金
中醫住院或中醫門診,經常引發保險理賠爭議,主要是多數保險公司認為,中醫並沒有積極與直接的治療效果,真的是這樣嗎?

更多、更詳盡的報導都在已出刊的6月號(343期)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
全省各大書局均售

訂閱及團體購買熱線:(02)8866-5238轉168
傳真:(02)2838-5039
門市地址:台北市德行西路33號9樓
南區服務處:高雄市興中一路335號 (07)535-2023

 

 

 




編輯推薦
調查&排名
2016年10大最具價汽車品牌
​各大汽車品牌的形象、銷售成績、研發創新,在2016年度有何全新變化?創新車商如何異軍突起?傳統車商...
市場訊息
南山人壽:失智症驟然迫降 「憶」起為您撐起愛的保護傘
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資料顯示,推估台灣十年後(民國120年)的失智人口將超過46萬人,屆時每100人之...
市場動態
態度決定高度沒把握的事絕對不做!
國華人壽協理葉光傑,從民國67年踏進保險業後一待就是28年,且當中從來沒有過跳槽到其他家壽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