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嘴唇長水泡 原來是「黏液囊腫」!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 2017.04.24 (新聞)

嘴唇經常長水泡嗎?小心!這其實是「黏液囊腫」。究竟,黏液囊腫如何產生?又應如何正確治療呢?

黏液囊腫是口腔內常見的小唾液腺體疾病,在唇、頰黏膜、舌頭、上腭、口底都可能會發生,其中以下唇為最常見的發生部位。口腔內約有800~1,000個小唾液腺體分佈,分泌的唾液量非常少,一旦分泌的黏液無法順利排出到口腔而淤積在黏膜下,就可能會形成黏液囊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牙科醫師林慧娟表示,口腔黏膜的黏液囊腫是因為小唾液腺分泌的黏液無法順利排出所造成的囊腫,不是腫瘤。

林慧娟指出,在組織病理上,黏液囊腫主要分為兩種:外滲性黏液囊及滯留性黏液囊腫,不過在臨床上並無法加以區分。外滲性黏液囊腫是小唾液腺分泌的黏液經由破裂的腺管或腺泡溢流至鄰近組織形成黏膜的腫大。滯留性黏液囊腫是唾液腺腺管開口阻塞使得分泌的黏液無法順暢排出而使腺管或黏膜表面腫大。一般在性別上並沒有特別的好發差異。

黏液囊腫發生的原因,通常為外傷,如撞擊或是進食時意外咬到後所造成,通常好發在小朋友與年輕人。臨床外觀為無痛的小結狀突起,黏膜呈現藍色或粉紅色平滑表面,大小由數公釐至數公分不等。許多病人發現後會以為是水泡而自行刺破,刺破後會有如水或蛋清樣的物質流出,水泡明顯消退,但幾天後就會再發現原本位置又再復發。林慧娟建議勿自行處理,以避免造成傷口感染。若水泡自行消退則觀察即可,無需後續治療。

對於黏液囊腫的治療方式有切除手術、局部藥物注射、冷凍治療及雷射汽化手術等,目前仍以切除手術為主。病灶周圍的小唾液腺體若是沒有全部切除可能導致黏液囊腫的復發,而影響復發最重要的是將病灶周圍與肌肉層上的小唾液腺體全部移除,以減少殘留的小唾液腺體再次形成黏液囊腫。手術後常見後遺症為嘴唇產生麻痹感,通常於半年內可自行改善。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3月號現代保險雜誌 精彩內容~寫錯一個字 一百萬保險金差點飛了!
錯一個字,代價可能要一百萬元?住在屏東的潘姓女子,名字中有一個「琦」字。潘女的父親在二○一五年十二月...
財經時勢
​棄月薪八萬鐵飯碗 「賠錢」也要投入保險業(下)
業務團隊被挖角 戰力銳減遭高層關切 一九九二年九月,還在學校當老師的王授仕,開始兼職賣保險。原...
財經時勢
台灣的產物保險業
產物保險公司經營汽車保險、火災保險、海上與陸上運輸保險、船體保險、航空保險、健康保險、傷害保險與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