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全球景氣明顯回暖,通膨朝各國央行目標邁進,美國在3月也宣布再啟升息,市場預期年底前聯準會將再升息兩次,顯示出全球已走出超低利環境,進入升息初階段,摩根投信指出,面對新的升息環境,找收益要另覓良方,投資人必需建立五大「收益新知識」,才能掌握正確的市場脈動。
摩根投信副總經理林雅慧表示,現在的投資環境已與過往大不相同,主要國家開始迎接通膨上升,全球經濟也持續好轉,反應在投資面上,近一至二年全球股市表現明顯超越債市,若只持有債券資產恐怕不足因應,另外,國際資金布局開始出現逐漸進入股票市場,投資人也應該跟上新一波投資趨勢。因此,面對升息環境,第一個收益新知識就是「由債轉股」。
林雅慧分析,根據歷史統計,在升息初期伴隨景氣及企業獲利成長,在此期間風險性資產表現較佳,股票漲勢更明顯優於債券,但對投資人而言,要立即從波動低、表現較穩健的債券往股票移動,並承受較高波動度,確實不是容易的事,此時透過股、債兼具的多重資產策略參與全球收益與成長,不啻為投資良方,且多重資產策略能隨市場脈動做調整,是因應升息的不錯投資工具。這也就是第二個收益新知識「採取多重資產策略」。
升息環境之下五大投資「新知識」
新知識(適用於升息環境) |
舊常識(適用於低利環境) |
由債轉股 |
由股轉債 |
透過多重資產策略參與全球收益 |
只注重債息收益 |
資金尋找美國以外投資機會 |
美國資產獨強 |
全球股市表現超越債市 |
投資人大買高收益債,台灣尤其明顯 |
國際法人資金逐漸轉入股票市場 |
資金湧入高收益債、投資等級債、新興債市 |
資料來源:摩根投信整理
林雅慧說明,過去國人偏好債券資產,是由於金融海嘯後全球陷入經濟衰退,各國央行大舉降息來挽救經濟,低利環境下,創造了長達近9年的債市多頭,國人資金更是大幅湧入高收益債市,賺取債息,對股市投資興趣低落。
然而,進入升息環境,不論從股市表現或資金面來看,都會出現股優於債的情況,投資理應順勢操作。
第三個收益新知識,就是「發現美國之外機會」。林雅慧指出,隨著美國帶動全球經濟好轉,美國以外的市場也紛紛出現上漲行情,市場資金跟著跨出美國,參與全球收益機會,像是歐洲近期經濟數據表現亮眼,歐元區3月製造業PMI 初值創6年新高,景氣動能轉強帶動企業獲利續揚,推升歐股3月以來成為全球領漲市場,加上歐股基金自3月起首次出現資金淨流入,扭轉過去資金失血窘境,在基本面與資金面齊力支持下,歐股後市漲升行情看俏。
林雅慧還表示,亞洲市場今年來表現同樣不俗,在景氣與通膨加溫之下,亞洲當前不僅具備經濟成長好轉與企業獲利加速雙重優勢,亞洲企業在較高現金流與偏低槓桿下,近年不論股息發放與股息成長均呈現強勁增長,讓亞洲高息股投資機會更多元化,吸引國際資金積極回補,特別是今年東北亞雙雄與南亞的印度最受國際資金青睞,年迄今三市淨流入金額就高達170億美元。
總結來說,林雅慧認為,面對不同於以往的投資環境,投資人首要建立「收益新知識」:股市表現超越債市、全球資金由債轉股、以多重資產策略參與全球收益等,跟著市場趨勢調整布局,才能讓核心資產在升息環境下持續創造收益,也不錯過追求獲利契機。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2013全球災損4.2兆 保險分攤逾3成
瑞士再保險sigma最新研究報告出爐,去(2013)年全球自然與人為巨災共造成2.6萬人喪生,... | 市場訊息 手機晶片紅海時代 聯發科毛利率下修至35%聯發科公布去(2015)年第4季營收617.13億元,季增8.3%,年增11.3%。毛利率首次跌破4... | 市場動態 國泰金控 肩膀上的巨人
自從金控法通過之後,國內金融界的盛事——打造金控版圖,理所當然的成為一年多來最發燒的話題,而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