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退休規劃
買對年金險 退休不必苦哈哈!
文/鄭慧菁 | 2013.01.01 (月刊)

台灣的人口老化速度世界第一,各項社會保險卻相繼傳出破產疑慮,為自己做好退休規劃已成當務之急。

存退休金的理財工具很多,包括股票、基金、債券、定存、商業年金險,而商業年金險是最具強迫性、又能對抗長壽風險的工具。

炒短線賺利差 年金優勢難彰顯

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助理教授張婉玲指出,長壽風險是指實際壽命超過預期壽命,而產生退休金不足的問題。年金險是以「生存」為給付條件,也就是只要「活著」就「有錢領」,具有活愈久、領愈多的優點。

保障退休後的經濟生活是年金保險最重要的功能,可是許多保戶卻採取「炒短線」的作法,只要累積的帳戶價值高於所繳保費,就辦理解約將資金挪做他用,成為最「名不副實」的保險商品。

賺到就出場 退休規劃成隱憂

固定利率的傳統年金,因利差損問題而陸續停賣,只剩二、三家壽險公司還有銷售,目前巿面上的年金保險,以利率變動型及投資型二種為主,前者的利率會隨著銀行二年期定存利率變動,後者則可透過投資債券型或股票型基金,獲得長期穩定的報酬或創造較高的投資收益。

利變型年金只要不中途解約,就能保證領回總繳保費,也就是具有保本的功能。至於投資型年金的帳戶價值,則會隨著投資環境、投資標的漲跌而變化,因此無法確定開始領年金時,帳戶價值究竟有多少。

年金險沒有死亡保障,所以不必扣危險保費,其中,投資型年金的保費扣除附加費用後,就能全數用來投資,加上又有免費轉換標的的優勢,因此很容易被當做基金的替代工具。

利變年金的宣告利率跟著定存利率走,扣除附加費用率之後利率還是會比定存高一點,因此往往等到資金閉鎖期一過,就有保戶為了賺利差而提前解約,造成壽險公司的財務困擾。

退休規劃 民眾偏愛還本壽險

民眾不愛用年金險做長遠退休規劃的原因不難理解,實踐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杜繩武表示,同樣一筆錢,不論放在利變年金或投資型年金,帳戶價值的累積速度都不如增額壽險來得明確。

杜繩武指出,目前台幣增額壽險的預定利率約二~二.二五%、美元增額壽險約二.五~二.七五%,而利變年金的宣告利率只有一.一二~二%,相較之下,增額壽險的利率水準的確略勝一籌。

以躉繳一百萬元保費為例,宣告利率二%、首年附加費用率三%的利變年金,在利率不變的前提下,六年後保單價值準備金約為一○七.一萬元。若增額壽險以二.七五%預定利率增額,則六年下來單價值準備金已增加至一一六.五萬元。

領相同的錢 增額壽險多繳一.五倍

增額壽險保單價值準備金的累積速度較快,但得付出更高的保費。

張婉玲舉例表示,小王在四十歲購買一張繳費二十年的利變年金,假設宣告利率維持二%,六十五歲開始每年領十四萬四千元,即每月一萬二千元,並保證給付二十年,則每年保費約需十二萬元。

若選擇投資型年金,且每年投報率達五%,則年繳八萬五千元保費,每月即可領一.二萬元的年金給付。必須注意的是,變額年金的保戶須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因此較不適合保守型的退休準備者。

假設小王買的是繳費二十年期、預定利率二.七五%的還本型增額終身壽險,且六十五歲起每年領取十四萬四千元,則四十歲開始每年保費約需三十萬元,較利變年金高出一.五倍。

張婉玲分析,小王如果僅想要補足勞保及勞退金不足的缺口,以確保退休後的所得維持在一定的水準,則建議選擇利變型年金保險,減少保費負擔。

軍、勞、農、國保 退休 年金險怎麼買?

做為退休規劃,年金險該怎麼買?張婉玲引述國際勞工局(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簡稱ILO)的資料指出,公共年金的給付額應為退休前薪資的五十五%,使退休者可維持基本的生活水準。如果還要支付醫藥、交際與旅遊等費用,則所得替代率應達到八十%。

至於隸屬不同社會保險的族群,將來退休後的所得替代率有多少?如何透過商業年金險彌補退休金缺口?

勞保 月薪五.三萬、年資三十年,所得替代率約五十%

張婉玲分析,勞保被保險人年資三十年、月投保薪資五萬三三四○元,則勞保年金的所得替代率約為三十五~四十%,加上勞退年金可達五十%。

若要將所得替代率拉高到八十%,不妨從四十歲起購買利變年金保險,每年繳二十萬元保費,等到二十年的累積期滿後,就能每月領取一.六萬元的年金給付,彌補退休金缺口。

軍保 服役十五年、上尉退休,軍保加退伍金可領二七二萬

軍人只要服役滿二十年就有終身俸,所得替代率至少八十五%;但國軍正在大幅精簡員額,因此不是每位職業軍人都有機會服役滿二十年,占不到上階職缺,無法取得終身俸資格而被迫退伍者大有人在。

根據「軍人保險業務須知」規定,軍保滿五年給付五個基數;自第六年起至第十年,每超過一年給付一個基數;保險超過十年者,自第十一年起至第十五年,每超過一年給付二個基數。

假設服役十五年、上尉十級軍官退伍,退伍時的本俸為三萬四○九五元,可領二十個基數的保險金,也就是可以領到六十八萬一九○○元,加計新制退伍金約二○四萬元後,共可領到二七二萬元。建議以躉繳的方式,購買二七○萬元的利變年金,在宣告利率二%,且維持利率不變的前題下,二十年後帳戶價值可達三七八萬元,進入給付期後,每年約可為自己增加十八萬九千元收入。

國保、農保 加保逾三十年僅月領七千元

如果沒有固定工作或家管,參加國民年金保險滿三十年,每月領到的老年年金約七千元;曾參加農保者,只要符合資格,每月亦可領七千元老農津貼,二者的給付金額約為基本工資一萬八七八○元的三成七,所得替代率相當低,因此更應即早為老年生活做規劃。

如果可在四十五歲,家庭責任漸漸減輕的時候,為自己多存一筆退休金,以每月繳一萬元、繳費十五年、宣告利率二.九二%計算,假設利率維持不變,當六十歲退休時,可選擇一次領帳戶價值約二二二萬元;亦可選每年領取十二萬元年金,保證期間二十年,等於平均每月有一萬元準備金,且活得愈久領得愈多,可擁有尊嚴、有品質的高齡生活。

分期繳年金險 保費佔收入三十%為限

至於年金險保費占所得的幾成比較合理?張婉玲建議,民眾不妨善用「一三六法則」,即每月收入六十%用於消費、十%繳納壽險、傷害險及健康險等保費,其餘三十%拿來儲蓄與投資。

其中儲蓄與投資部份主要是用來準備退休金,因此,如果要購買分期繳年金保險,則每月保費最好不要超月收入的三十%。

強迫儲蓄 用年金做好退休規劃

商業年金險的功能是將保戶在退休前準備的資金,轉換成退休後固定的生活費來源。可惜的是這個因應長壽風險的商品,卻因為商品本身的設計而被部份民眾拿來當作短年期儲蓄使用。

在決定把錢「領」出來用之前,應該問問退休後的自己,是不是更需要這筆錢。

把錢再多放一會兒,讓年金險名副其實,就能活到老領到老,退休也不必苦哈哈。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新制今上路!企業掛職缺 薪資不到4萬禁「面議」
《就業服務法》新制今(30)日起上路,雇主招募人員時,對薪資未達4萬元的職缺須公開薪資級距,不得再寫...
市場訊息
宏泰人壽:10天農曆春節連假是出國旅遊好時機 宏泰人壽提醒出發前務必投保海外旅平險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各國邊境及防疫管制措施隨之逐步放寬,加上今年農曆春節連續假期長達10天,國人出...
財經時勢
2017要買好保險 在這裡
壽險公司推出的新商品令人目不暇給,一家大型公司在市面上流通的保障項目可能上千種,想要從中找到滿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