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期待壽險資金進長照
| 2012.12.01 (月刊)

金管會近日積極與工程會協調,著手對壽險業投資長照產業的障礙進行修法,相較於日前對保險業投資不動產祭出七大控管措施,判若天壤。

其實,金管會與工程會對推動長照產業之所以如此積極不難理解。台灣是世界上人口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政府推估,二○六○年後台灣六十五歲以上失能人口將高達一三四萬人,是目前四十二萬人的三.二倍。台灣老人照護資源開發的速度顯然趕不上這個無法逆轉的趨勢。

目前老人照護最仰賴的是外籍看護及「政府或非營利組織(NPO)」所提供的長照服務,二者比例各占五十%。

外籍看護所提供的服務以居家照護為主,但隨著東南亞經濟好轉,輸出國已開始逐步調整勞工政策,二○○七年,菲律賓勞工當局就推出禁收仲介費政策,硬性規定外國聘僱菲勞基本薪資至少四百美元,且仲介費需向外國雇主收取,這些政策上路後,已導致赴台菲勞人數銳減三成。未來居家看護的重擔,必須由國人自己承擔,對入住式的長照機構需求也更殷切。

根據內政部社會司統計,二○一一年全國老人福利機構共有計一○五一所,其中公立的有十五所、公設民營十一所,私立則分為財團法人及其他小型機構,共有一○二五所,這些都是福利政策民營化的非營利機構。

目前長照機構並未開放公司化的營利組織參與,主要是擔心受照顧者費用負擔的問題。然而,非營利組織雖然不追求「利潤」極大化,卻不表示不必兼顧收支平衡。由內政部委託天主教耕莘醫院經營的北區老人之家頤苑安養中心,院民的安養費將由四五○○元調漲至九三○○元就是一例。

非營利組織一旦財務失衡,可能出現專職人員無法專心任職,若過度依賴政府,則將形成不健康的經營體質,這些現象對接受照護的人未必是福。

提升長照機構的服務品質,是政府積極引導壽險資金進入的主要原因。此外,壽險業推出長期看護保險已有十七年的經驗,如能從保險給付、養生專區開發、養生會館、老年社區改造,到設立長看機構,提供一連串服務,就能確保現金給付真正用在照顧被保險人的晚年生活,同時解決沒錢養老、沒人照顧的雙重問題。

這樣的願景值得保戶期待。








編輯推薦
市場動態
<電視座談> 申請理賠一次OK
壽險公司的理賠件數平均一天超過2萬件,如果理賠文件沒備齊、醫療診斷證明書或死亡證明書記載的內容...
市場訊息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預告》2025保險信望愛獎頒獎典禮
共譜保險永續篇章2025年【保險信望愛獎】於8月5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盛大登場!現場...
健康醫療百科
<電視座談預告>國民體育修法 運動傷害有保障!(詳全文)
旅美棒球選手王建民因為運動傷害被迫離開大聯盟,不但失去500萬美元的年薪,還陸續花了7年的時間不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