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在新流感爆發之前,沒有人可以預知正在醞釀中的傳染病毒即將傾巢而出。同樣的,在發現罹癌之前,也沒有人知道癌細胞已經埋伏在身上多久了。正因為這樣,健康時就要為生病時做準備,除了養生、健身、預防之外,保險當然是必要的一環。
收入減少 很多病更是生不起
但是失業率仍居高不下,60餘萬人失業影響所及可能就是60幾萬個家庭,很多人不得不撙節開銷。但是健康險實在省不得,因為有些病連收入還不錯的時候都「生不起」,更別說不景氣的時候了。
試想,當家庭收入減少的時候,很多費用都得如常支付,例如房租、房貸、孩子的學費,基本生活費、水電費、稅捐…,萬一再有人在這個時候生場病,那對家中經濟可真是雪上加霜。
其實越是不景氣保險越重要的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問題是出在「生吃都不夠,哪還能曬乾」(台語)。
這個時候,一年期的健康險(或稱醫療險)就是最好的選擇了,不管是拿來應急,或補強原有健康險的缺口都好。
產、壽險健康險 長短期互補
過去健康險是壽險公司的「專利」,但是從去年第3季開始,產險公司陸續推出健康險之後,民眾就多了一個選擇。
產險公司的健康險皆為1年期,剛好與目前壽險公司的保單大多為長年期互補。此外,也有3家壽險公司提供1年期的住院醫療險。
不論是擔心未來是否有持續繳費能力,而不願意投保長期保單者、預算不足的社會新鮮人,或已經有長期醫療險而想加強特定期間的保障缺口者,都可以利用一年期健康險來代替或補強。
對於習慣壽險公司的長年期健康險主約或者長期壽險的健康險附約的民眾而言,1年期的健康險算是很新鮮的商品。
5大特色 投保產險健康險必讀
1年期健康險比較值得注意的特色包括:
因為保險期間僅1年,保費1次繳清,所以不會有豁免保費。非保險事故所致的契約終止,例如被保險人因病身故,保險公司則會依日數比例退還保費。
長、短年期健康險都有等待期間的規定,如果是疾病住院,大多是30天,重大疾病60天(少數公司為90天),如果癌症險更長達90天。雖然等待期間依規定必須反應在保費計算中,但扣掉等待期,第1年實際的保障並非1整年。如果是1年期保單,實際保障可能僅剩11個月甚至9個月。但也因為這樣,有些產險公司的首年投保保費,會比續年期保費便宜1/12至3/12。至於癌症險,若被保險人在等待期間確診罹癌,則保險公司會以退還保費,契約不成立的方式處理。
當然如果第2年在原投保公司續保,保險期間可以銜接,不再有等待期間。
受限於目前主管機關的規定,產險公司的健康險保單跟其他各種產險保單一樣,都未保證續保,因此如果被保險人第1年的理賠情況不好,保險公司可能不接受續保。有的產險公司會在商品介紹上加註,採「條件式續保」,並說明除了違反告知件續保時會重新評估之外,其他都依續保當時該公司核保準則的整體續保條件處理,不會依個別被保險人的身體狀況篩選;或說明除非被保險人健康狀況有重大變化或有不良就醫記錄,否則都會依原條件續保。
採自然保費,大多以5年為一個保費計算級距,但各公司略有不同。續保必須依當時年齡適用的費率重新計算保費。
被保險人有隨時終止契約的權利,疾病住院保險大多依各公司訂定的短期費率表退還未到期的保費,例如6個月的短期費率為65%,如果投保後6個月退保,保險公司退還35%的保費(1-65%);有的則依日數比例退費,若是6個月後退保,則退還50%。但如果是癌症險,只要已領初次罹癌保險金,就不再退還保費。
目前大多數產險公司所推出的健康險大多會搭傷害險或其他保險,做組合式專案銷售,所以如果只是要買單純的健康險就得找有單獨提供醫療險的公司。
壽險1年期健康險 必須保證續保
雖然壽險公司的健康險多為長年期,但仍有3家公司推出1年期商品。
壽險公司的1年期健康險與產險最大的不同,在於壽險公司的商品依壽險業銷售健康險的規範,必須保證續保,以及壽險公司可以提供疾病身故保險金,其他例如無豁免保費、中途退保返還未到期保費等,因為是「1年期」必然規定,則並無差異。
壽險公司在續保時,有的住院醫療險還提供前一年無理賠事故的保費折扣。而1年期醫療險因為專攻「住院」,給付項目遠比壽險長年期保單少,保費也較低。
吸收壽險精華 產險健康險同中求異
產險公司在壽險公司開辦健康險40幾年之後才推出健康險,不僅承習壽險業累積經驗,也在法令核准開辦的漫長等候中,有足夠的時間研究各家壽險公司保單、做教育訓練,因此商品設計不只集壽險業精華,各家產險公司的商品也朝同中求異的方向設計,因而有相當程度的差異化。加上產險業長期經營各種責任險,常涉及人身傷害醫療理賠,對健康險的理賠問題並不陌生,因此不論核保或理賠的基礎都算扎實。
只是民眾知道產險公司也買得到健康險的仍是少數,而已經知道的民眾又很容易因為「不保證續保」幾個字裹足不前。此外產險公司的銷售體系,不論是業務員或銀行等其他通路都比不上壽險公司,因此開辦近一年來,業務仍不如當初預期。
到今年8月底止,產險業的健康險保費收入僅約8,549萬元,比起壽險業同一期間的初年度保費收入265.6億元,真是小巫見大巫。而且光是富邦與國泰世紀2家產險公司就各占了2千多萬元,明台則有1千多萬元,3家合計就超過65%;其他有推出健康險的,業務也都不如預期,有些公司的健康險在開辦之後,只是聊備一格,當然也有連健康險商品都沒有的,有的則尚未達主管機關開辦門檻。
不過,投保健康險確實等不得,等到疾病找上門通常為時已晚。如果受限於經濟條件,買張一年期健康險是「先求其有,再求其好」的最佳應急之道。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怡安砸300億美元天價收購韋萊 晉升全球保經一哥全球第二大保險經紀公司怡安集團(Aon)發佈公告,將以300億美元的全股票交易,收購全球排名第三的韋... | 健康醫療百科 癲癇正名「伊比力斯」 破除異樣見光「伊比力斯症」俗稱「癲癇」,是兒童神經科門診最常見的一種兒童慢性病,1,000個人當中,約5到10人... | 市場訊息 元大人壽:保單借款紓解開學季經濟壓力 滿足短期資金急需暑假即將結束,面對即將到來的9月開學季,不少父母還在為籌措孩子的學雜費煩惱。元大人壽表示,民眾若有短... |